但四川人給人的整體形象是幹練、精幹、健康,很少大腹便便。這是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就是吃不胖。原因有三:
第壹個又油又滑。川菜的油大部分是植物油,只有火鍋有壹些黃油,葷菜有壹些動物油。食用油有壹個特點。壹次吃多了會被腸胃吸收,吃多了會滑腸。所以長期吃川菜的人很少會便秘。據說吃那麽多辣椒會上火便秘。但他們不會,只是因為吃油太多滑腸。
第二,主食被稀釋。人長胖的主要外部條件是長期過量食用主食。碳水化合物是高含量的糖,包括76%的大米、72%的玉米和73%的小麥粉。也就是說,壹斤大米裏有0.76斤糖。
四川人不像北方人吃,蘸醬的蔥白填滿餅筒。他們吃飯不狼吞虎咽,也不像廣東人那樣細嚼慢咽。四川人以吃蔬菜為主,主食為輔。相對來說,蔬菜吃多了,主食的比例就小了。這樣吃就不會吃太多主食,不容易胖。
第三,勤奮積極。四川人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很少久坐不動。甚至玩遊戲,都很開心,全身都在動。當妳運動很多的時候,妳會消耗更多,多余的脂肪會被消耗掉,然後才能儲存起來。
01,四川人主食碳水化合物低。
首先,飲食結構與肥胖密切相關。
肥胖指數最高的北方地區,膳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高,以精細面食(如面條、饅頭)為主,而不是粗糧。
但在四川人的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成分廣泛,吃的比較雜。
常見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健康食物有糙米、谷物、全麥面粉、燕麥、豆類、土豆、水果等。
精細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現代工業加工的糖類食品和細面類食品。
包括白米飯、白面條、精粉饅頭、白面包、餅幹、蛋糕、糖果、含糖飲料等。
它們的升糖指數很高,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血糖,提供高熱量,但多余的熱量會儲存為脂肪。
精細碳水化合物的大量攝入成為促進肥胖的罪魁禍首。
在四川人的飲食結構中,因為碳水化合物占的比重比較低,所以愛吃面食的地區的人不那麽容易發胖。
02.慢慢吃火鍋會有飽腹感。
四川人經常吃火鍋,吃的時間很長。
壹邊擺龍門陣壹邊吃美食,隨便吃1-2小時。慢慢吃火鍋其實會增加飽腹感,實際吃的食物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多。
吃飯時發胖的風險是細嚼慢咽的4倍以上。
日本岡山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跟蹤調查證實,吃得快容易導致肥胖,其肥胖率非常明顯。
相比油膩、暴飲暴食等其他飲食習慣,吃得太快影響體重。
專家建議,為了防止中年肥胖引發高血壓和糖尿病,年輕人應該及時改掉吃快餐的壞習慣。
口腔護理和肥胖治療領域的專家建議,壹口米飯要咀嚼20 ~ 30次。
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妳可以了解壹下四川人的“慢”~
03.火鍋選擇黃油危害較小。
重慶火鍋用的黃油是飽和脂肪酸,是最穩定的脂肪酸。
吃火鍋是壹個長期、高溫、反復的烹飪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飽和脂肪才能穩定不被氧化。
如果用植物油,煮久了其實相當於地溝油。油脂已經被氧化,會嚴重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體內炎癥,而肥胖往往與炎癥有關。
對於油脂來說,氧化油的危害遠遠超過飽和脂肪。人體需要壹定比例的飽和脂肪,這個比例和體內自然比例差不多,也就是10%,但是人體根本不需要氧化脂肪。
而且天然黃油中脂溶性維生素多,成本較高。
吃黃油火鍋的話,湯底只是用來刷鍋的。如果不大量消耗油脂,那壹定是黃油比植物油好太多了!
而且,平時做飯也要註意。如果用植物油,不要反復高溫長時間煮,否則油在鍋裏會氧化,吃了對身體最有害。
04,四川重油,但是進油不多。
很多人覺得四川菜很辣,油很重,吃四川菜會把肚子裏的油全吃光。其實這還不夠客觀。
人們認為油膩的菜,如水煮肉片、水煮魚、水煮牛肉、水煮牛蛙等。實際上只是看起來很油。
植物油或大豆油浮在這些菜的表面。這些油經過了幾十種香料的提煉,主要作用是提味,並不是人們直接食用的。
其次,川菜清淡的菜很多,都是家常菜,以燉、煮、炒為主。
比如水煮白菜,是壹道味道清淡的川菜。它最初是由著名的川菜廚師黃在清宮禦膳飯堂時創造的。後來被川菜大師羅發揚光大,成為國宴上的精品。
這種輕食也是四川人餐桌上的“常客”。
主要是喝茶,包括早茶,10早上到中午的中間茶,下午茶,下午茶,晚上茶,熬夜後的夜茶。茶館,茶店,茶館,茶店隨處可見。茶在四川人的飲食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壹日無食,不如壹日無茶!
供參考!
為什麽四川人肥胖指數低?1.四川人的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肥胖與飲食結構密切相關。北方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高,以細面食為主,而川菜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相對較小,而且食材廣泛,食物混雜。
2.慢慢吃火鍋會有飽腹感。
四川人經常吃火鍋,吃火鍋的時間比較長。細嚼慢咽其實會增加飽腹感,所以其實食物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多。
3.四川重油,但不是很多油。
很多人覺得川菜很辣,油很重。他們認為吃川菜就是把胃裏的油全吃光。其實像水煮肉片、水煮牛肉之類的菜,只是視覺上油而已。
大豆油或植物油浮在這些菜的表面,主要作用是提味,人們並不直接食用。
最重要的是,川菜的清淡菜很多,而且都是家常菜,以燉、煮、炒為主。
川菜的原汁原味就是各種菜,既健康又原汁原味。
眾所周知,四川人愛吃辣。因為四川地處盆地,氣候濕潤,吃辣椒可以祛寒除濕,所以辣椒成了四川人必不可少的食材。吃辣椒可以加速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幫助人體燃燒更多的熱量。
根據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們吃了紅辣椒後會燃燒更多的熱量,降低食欲。但並不是說吃辣椒就是減肥的壹種方式,而是在健康飲食的基礎上,吃辣椒對控制體重有積極的作用。
第二,四川人骨架小,輕微肥胖不會太明顯。有骨架的人視覺上更容易胖。
第三,川菜不是用來直接吃的。作為日常調料,妳不會吃那麽多油直接進肚子,自然不會因為這個而肥胖。
同意主食少的觀點。我在家用小碗吃飯。我嫁到華中某省後,直接被嘲笑餵貓。
世間好事不強求,彩雲易碎,玻璃易碎。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讓我們後悔不已,希望時光能夠倒流。
在我們眼裏,川菜壹直都是重油辣。妳在餐桌上看到川菜,往往是壹口大鍋,裏面放很多辣椒。四川人能吃辣,愛吃辣。他們喜歡辛辣油膩的食物。這和他們生活的當地環境有關系。
看看川菜裏的毛血旺,麻辣魚頭,火鍋等菜。裏面的熱油真的很嚇人。但是很奇怪為什麽四川人吃那麽多油,那麽多辣。四川人很少胖,四川的姑娘都很漂亮。
搜了壹些答案,終於明白了。
四川人雖然愛吃重油和辣,但其實吃的油比較少。為了有辣味,壹道菜裏往往放滿了辣椒,但配料很少。雖然是大鍋飯,但是吃的菜很少。
而且四川人吃這些重油和辣的時候主食吃的少。眾所周知,只要使人發胖的元素是碳水化合物和糖,這兩種是最容易使人發胖的。四川人主食吃得少。相對於其他地區,這裏的人更喜歡吃紅薯粉之類的,所以四川的胖子數量比較少。
四川人喜歡慢慢吃火鍋,細嚼慢咽很正常。這是有優勢的。細嚼慢咽很容易讓人有飽腹感,讓人食欲下降而不自知。所以,即使吃火鍋,四川人也能把握壹個度,不會吃太多,不會吃不夠,自然會控制自己的食量。
這麽可愛的我難道不值得關註嗎?
油重辣,剛好經過腸道。
谷物更適合中國人的腸道。四川人的主食是米飯。以前是看菜再吃,現在菜豐富了,飯也總吃。大魚大肉之後,還是要吃點泡菜。四川人用泡菜“穿梭飯”,而米飯則是“用油切”。四川人認為藥食同源,連農婦都知道哪些菜是清的,哪些是有益的。川菜的主餐是涼菜配酒,熱菜配飯,清湯配漱口水(恢復口腔酸堿平衡)。至於吃米飯長胖,是外國人研究的,只能參考。
首先,川菜炒菜用的油是植物油,脂肪含量不高。
二、川菜蔬菜種類多,肉的比重小(相對於東北菜、西北菜等北方菜)。
第三,四川人吃的不多(和北方人比),主食吃的少(和北方人比)。
最後還有壹種說法,吃辣其實有助於減肥,因為辣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加速攝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它所含的辣椒素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
川菜炒菜用的油是植物油,脂肪含量不高。川菜蔬菜種類多,肉的比重小(相對於東北菜、西北菜等北方菜)。四川人吃的不多(還是和北方人比),主食吃的少(還是和北方人比)。有壹種說法是,吃辣其實有助於減肥,因為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加速攝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它所含的辣椒素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