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馬薩拉不可或缺的角色之壹。
丁香蔡氏教室
丁香起源於印度尼西亞的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現在大多數熱帶國家都有種植。主要產區為印尼的桑吉巴、坦桑尼亞、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和斯裏蘭卡,其中印尼產量占總產量的80%。
丁香花是怎麽來的?事實上,它是壹種香料,由丁香樹的花蕾曬幹制成。它的名字Clove來源於拉丁語Clavus(意為指甲),因為幹燥後的花蕾呈褐色,看起來像指甲,真的讓人很難聯想到它原來的樣子。需要註意的是,木犀科佩蘭屬的“飛機草、飛機草”也就是俗稱的紫丁香,不要混淆兩者。
幹燥前的丁香花蕾。
紫丁香像釘子壹樣生長。
丁香美食
丁香有壹種強烈的香味,主要來自丁香酚,它可以在蒔蘿、肉桂和肉豆蔻中找到,並且有相當持久的香味。
丁香本身有苦澀的味道,但和食物壹起烹飪後會轉變成溫和的甜味,可以讓烹飪更加醇厚。可以說是燉菜必不可少的調料之壹,非常適合搭配肉類和甜食。世界各地的傳統吃法包括:美國人習慣直接把丁香插在火腿裏烤,德國人會把丁香加到面包甚至酒和飲料的食譜裏,中國人常用茴香燉豬腳或羊腿。
好吃的印度菜不能沒有丁香!
印度著名的“辣米飯”會將茴香籽、月桂葉、丁香、馬薩拉香料粉和肉桂棒與白米飯壹起翻炒,然後煮熟。味道還挺迷人的!不想麻煩在家做飯,還有壹個簡單的版本:煮飯的時候加1 ~ 2瓣,煮出來的白米飯會有壹種特別的香氣,很好吃!
雖然辣,但是丁香很適合做甜點和飲料,配合蘋果、巧克力、咖啡的口味。蘋果派、西方人每年聖誕節都會喝的熱香料蘋果汁、南美玻利維亞傳統名菜巧克力奶粥、南亞流行的印度香料奶茶等經典搭配。
說到蘋果派,大家首先會想到肉桂。下次試試加丁香,可以嘗到不壹樣的味道~
丁香也有醫療作用。
除了烹飪,丁香還用於傳統醫學,如印度草醫學和中醫。據記載,丁香早在漢代就已入藥。在現代西醫中,丁香精油被認為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成為牙醫的溫和止痛劑。因此,如果妳想在臺灣省購買丁香,妳可以很容易地在中藥店以及專門的香料店找到。
丁香香做驅蟲劑也可以。
丁香的濃烈氣味也很適合驅除害蟲!在室內用紗布掛丁香有助於驅趕蒼蠅和果蠅。另外,據《早安健康》報道,日本人還會用丁香和酒精自制防蚊液,也就是說100g的丁香要在500c.c的酒精中浸泡三天左右,再混合100c.c的橄欖油或嬰兒油,可以有效防蚊。
西方人會在柑橘類水果中插入丁香作為芳香的裝飾品。
丁香的用法
丁香比較硬,不能直接吃,味道會太濃。記得煮好後拿出來,以免誤食。建議可以和其他藥材、香料壹起放在紗布裏再加入菜裏燉,這樣更方便撈出。
使用食物時,建議用幹燥的量勺取用,或者將瓶中的香料倒入幹凈的手中再放入鍋中;不要把香水瓶直接灑在火鍋上。蒸汽進入瓶子會破壞香水。也建議在加菜之前可以用手指稍微搓壹下,可以讓香味更濃郁。
丁香保存方法
市面上有幹丁香顆粒和磨碎的丁香粉。壹般來說,香辛料顆粒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大約3 ~ 5年。粉狀香料建議壹年內使用,風味最佳。幹香料壹定要放在密封的容器裏,放在室溫陰涼的地方或者冰櫃裏,不要放在高濕度的冰箱裏,以免水分變質。
丁香粉使用方便,但是香味也容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