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無核葡萄在用避孕藥嗎?

無核葡萄在用避孕藥嗎?

(全文1700字,閱讀只需4-5分鐘)

吃葡萄不吐皮,但要把葡萄籽吐出來。葡萄沒有籽怎麽辦?

最近網上流傳壹個小視頻。壹個葡萄農給出了他的答案:無籽葡萄塗了避孕藥,孩子吃了會絕育!

是下面的那個

我真的被這種無厘頭的“真相”逗樂了。

關於避孕藥的民間傳說很多,黃瓜包衣避孕藥,葡萄噴霧避孕藥,鰻魚螃蟹餵的避孕藥!

如果這種避孕藥是萬能的呢?動植物全拿?

而且我也有點好奇,為什麽不傳播這是“殺精劑”的謠言呢?

植物的果實是怎麽來的?

來,我們先來復習壹下中學生物課!

植物的花中有雌蕊。授粉(受精)後,胚珠變成種子,子房變成果肉,子房外壁變成果皮。

這是大多數植物果實形成的過程。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有些植物不經受精也能發育出子房。

這樣種出來的果實沒有種子,或者只有壹些發育不全的種子。

在這些水果中,最常見的是香蕉、橘子、西瓜、葡萄和西紅柿。

無籽水果是怎麽來的?

其中壹部分是通過“三倍體技術”培育出來的。

比如野生香蕉是二倍體,但其實是有種子的,而且又硬又多,吃不完。

後來,人們通過雜交和不斷育種,獲得了突變的無籽香蕉品種。

後來,人們引進了三倍體技術。到目前為止,我們吃過的香蕉都是三倍體。

類似的還有三倍體無籽西瓜和三倍體無籽葡萄。

有些果實可以通過篩選天然突變植物獲得,如柑橘、獼猴桃、葡萄、石榴、蜜柚等。都是普通的有籽水果。

農學家經過篩選、雜交、育種,培育出了天然無籽品種。

有些果實要用特殊的東西處理花,讓花有受精的感覺,然後才開始發育果實。

比如用馬鈴薯花粉(兩者都是茄科植物)欺騙番茄,或者用2,4-D和萘乙酸處理番茄,就可以得到無籽番茄。

用赤黴素(也叫赤黴酸)處理有籽的葡萄可以獲得無籽葡萄。

此外,鏈黴素、卡那黴素、6-芐基腺嘌呤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可用於培育無籽果實。

無籽水果的優點

種子的形成和發育需要消耗營養,所以無籽果實通常營養更多,糖分也更多。

花的授粉需要風、蟲媒、溫濕度等的幫助。如果條件不合適,授粉就會出錯,果實也不會結果。

比如番茄正常授粉需要壹定的溫度,無籽番茄不依賴授粉,產量更穩定。

種子需要呼吸,消耗果實中的營養物質,所以同壹株植物的種子更容易腐爛。例如,無籽西瓜比有籽西瓜更耐儲藏。

沒有種子怎麽繁殖?

無籽果實不能通過種子繁殖,但有自己的方式。

比如香蕉可以通過側芽扡插繁殖,無核葡萄和無核橘子也可以通過扡插和嫁接繁殖。

有些無籽水果需要特殊培育才能生長,比如無籽西瓜。

因為西瓜是壹年生植物,不能嫁接和切割。

用秋水仙堿或除草劑誘導獲得四倍體西瓜,然後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

播種三倍體西瓜的種子,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刺激,可以獲得無籽西瓜。

赤黴素的作用

赤黴素是壹種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約有60種,在農業上已有60多年的使用歷史。

最早是在赤黴菌的分泌物中發現的,目前仍是通過赤黴菌的發酵獲得赤黴素。

受精的種子在發育過程中能自行合成赤黴素,促進種子的發育,刺激果實的生長發育。

未受精果實的種子不發育,不能合成赤黴素,有時需要外源刺激。

以葡萄為例。國內80%以上的葡萄品種都是巨峰。壹般情況下,這個品種的座果率不高,壹串葡萄大小不壹。

赤黴素處理後,葡萄單果重可增加30%左右,座果率提高,大小更均勻。

植物激素對人沒有影響。

植物激素,也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廣泛應用於農業。

上面說的6-芐基腺嘌呤、2,4-D、赤黴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它們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無根豆芽的生產中。

其實它們的安全性還是挺高的,歐美日本每天都在用,只是允許的品種和用量不壹樣。

植物激素的效果很奇妙。太多了會起反作用,果農就不會多用了。這叫“自限”。

而且這些植物激素主要在開花前和剛開花後,到了收獲的時候,殘留幾乎檢測不到。

最後,植物激素與人體激素無關。如果妳對花微笑,它們不知道。

用在人身上的植物激素可謂是“對牛彈琴”,用在植物上的同樣的避孕藥是無關緊要的。

這個吸力充滿了植物精子。妳害怕嗎?!

總之

無籽葡萄可以人工培育或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但無論哪種情況,都不需要避孕藥來幫助。

這是葡萄上市的季節。造謠容易,害苦了辛苦的農民,老頭。妳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