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老婆用白糖粉煮了壹鍋剁碎的冬瓜,半幹不濕的時候拿出來做餡,做成冬瓜角,然後放油鍋裏炸。丈夫見炸好的瓜角焦黃油亮,吃起來皮脆滑,香甜可口,忍不住說好。走親訪友後,糕點師傅讓妻子做了壹大包瓜角,請他們到廣州給蓮香樓的師傅們品嘗。
蓮花茶館的師傅都是做點心的。我從沒見過什麽精致的點心。壹開始我也沒當回事,只是出於禮貌嘗了嘗。誰知道,他們吃了之後都忍不住說很好吃。老板聽到聲音就趕過去嘗了嘗。他以為是名點,馬上得知是糕點師傅的老婆做的,就叫“潮州老婆餅”。
後來蓮香樓的老板看到這個潮州老婆餅這麽好吃,制作簡單,用料簡單,投放市場肯定會大受歡迎。打定主意後,他在蓮香樓做了潮州老婆餅。並讓面點師改進,將材料加工成細點,做成圓形,表面塗上壹層鴨蛋白,放入烤箱烘烤。老板也覺得原名太俗,改成了“冬絨酥”
老太太的糕點流傳甚廣。在廣州、上海、香港以及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哪裏有潮人,哪裏就有老太餅。
1949中秋節期間,上海潮州幫餅店曾經送過壹個老婆餅給京劇大師梅蘭芳。梅嘗後,在專書《茶食大師》中要求。1982年,梅京劇之子梅在北京嘗了老婆餅,然後按照父親寫的四個字還了回去。
著名商店:
“元成潮州老婆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普寧縣麻紮村人黃在上海創辦了遠成食品廠,並開辦了遠成好食品店。本店制作的遠成潮州老奶奶糕在上海享有盛譽,是饋贈名流的佳品。許多名人嘗過元成潮州老太太餅,無不稱贊,題詞或贈詩,使元成潮州老太太餅更有名氣。
除了京劇大師梅蘭芳以“茶食大師”的雅號贈送潮州老太太糕外,著名書法家沈以“酥脆可口,制作精良”為題贈送。老作曲家陳靈犀獻詩曰:“占其腮,館子出奇軍,而喜賈,名聞天下,恰似留精君子。”潮州老奶奶餅在20世紀40年代在北京和上海成名,是上海最高檔的蛋糕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