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是中國傳統紅茶中的瑰寶,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主要產於安徽省祁門縣,周邊石臺、東至、黟縣、貴池等縣有少量生產。年產量約5萬噸。祁宏以其美麗的外觀,鮮艷的顏色和濃郁的香氣而聞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第二類:滇紅
雲南紅茶,壹種大葉茶,主產於雲南臨滄、保山等地。以外形肥美緊實、毛色金黃、香氣高、滋味濃而著稱,是中國紅茶的後起之秀。其形狀緊實、肥壯雄偉,幹茶色澤潤澤金黃,湯色鮮艷,香氣鮮長,滋味濃爽,刺激性強。葉色紅、嫩、亮,為中國獨有,是風靡全球的紅茶。
春茶壹般比夏秋茶好,因為采收期不同,品質有季節性變化。春茶條肥,骨重,清潔度好,葉嫩均勻。夏茶正值雨季,芽葉生長快,節間長。雖然芽露在外面,但清晰度較低,葉片略硬且雜。秋茶處於幹燥涼爽的季節,茶樹的生長和新陳代謝減弱。成品茶身骨較輕,純度較低,較春夏季茶不嫩。雲南紅絲絨的外露是其品質特征之壹。它的毫色可分為淺黃、菊花黃、金黃色。鳳慶、雲縣、長寧的茶多為菊黃色,猛海、雙康、臨滄、普文的茶多為金黃色。同壹個茶園,春季采集的毫色壹般較淡,多為淡黃,夏茶毫色多為菊黃,秋茶多為金黃色。
雲南紅又香又香。滇西的雲縣、鳳慶、昌寧的茶葉香氣較好,尤其是雲縣部分地區出產的茶葉,香氣悠長、馥郁。滇南茶滋味濃,刺激性強,滇西茶滋味醇厚,刺激性弱,但回味清新爽口。
第三類:洪敏
福建紅茶是鄭和、譚洋、柏林的統稱,都是福建特產。三種茶的產地、品種、品質、風格都不壹樣,各有各的消費者。盛興持續了壹百年。
紅茶的種類。政治
鄭和按品種分為大茶和小茶。
大茶采用的是政和大白茶,是閩紅三大茶中的上品。外觀緊實肥美,色澤潤澤,內湯紅色,香氣高甜,味道濃郁,葉肥紅。
小茶以小葉種為原料,條索細而緊,香似祁宏,但不持久,湯略淺,滋味醇厚,葉色均勻紅艷。政以大茶為主體,宣揚其香味濃郁的優點,將小茶與高香適當結合,所以高政顯得特別勻稱,透著心香。
百年政治,壹經問世,就享有盛名:19世紀中期,產量達到壹萬多噸。戰後茶園荒蕪,到1949年產量只有900多噸。此後努力恢復傳統質量風格,產量和質量有所回升。60年代後,由於綠茶改制,僅維持少量生產,年產量約800噸。
第5類:譚洋
譚洋分布廣泛,主產福安、柘榮、壽寧、周寧、霞浦、屏南北部。
譚洋外形細長均勻,毛白,色澤黑而有光澤,味道鮮甜,湯色明亮金黃,葉底均勻光滑。其中,產於譚洋、壽寧、周寧山區的茶葉,香氣醇厚,條索肥美,產於東南臨海的霞浦地區的茶葉,色澤鮮艷,條索美觀。
紅茶的種類。白林
柏林產於福鼎縣太姥山柏林、虎林壹帶。太姥山位於閩東北部,毗鄰浙江,地勢高,山青水秀,怪石嶙峋,峽谷縱橫,懸崖林中常種茶樹。茶樹根深葉茂,芽白晶瑩。65438+50年代。閩粵茶商在福鼎經營加工茶葉,廣泛采集浙江的柏林、崔郊、苕溪、黃岡、虎林、平陽、泰順等地的紅茶,集中進行柏林加工,柏林由此誕生。20世紀初,福鼎禾茂制茶品牌,充分發揮福鼎大白茶的特點,精選上等芽葉制茶,外觀緊實細膩,內含大量橙、黃、白,香氣清新宜人,取名“橙紅”,意為橙紅色,風格獨特,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柏林茶是小葉紅茶的壹種。當地小葉群品種具有絨毛多、發芽早、產量高的特點。普通柏林細長彎曲,絨毛多呈顆粒狀絨毛球狀,色澤黃黑,色澤淡雅明亮,香氣清新純香,滋味鮮甜,葉底鮮紅帶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