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胃癌的發生非常隱蔽,但在早期還是可以發現壹些蛛絲馬跡的。
但往往這些不起眼的報警信號會被人忽略,從而延誤病情。
胃癌有哪些預警信號?
如何與普通胃病區分?
應該如何檢查和預防?
01,胃癌早期癥狀:咽部灼熱。
案例1: 2016 10黑龍江的左先生感覺嗓子不舒服,嗓子壹直很辣,尤其是吃辣的時候。這種情況以前從未發生過。引起警惕後,他趕緊去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果然發現了早期胃癌,是胃癌的壹種。?
從胃鏡和食管鏡的影像學檢查報告單上可以看到,食管內有壹個26 cm處的小息肉,賁門表面約3、4 cm處可見壹個帶絨毛的病竈。從病竈來看,已經是進行性腫瘤了。
賁門是胃的最上部,與食道相連。賁門處的腫瘤約占胃癌的20%,小彎側的拐角處是胃癌的多發部位,約占40%,胃體部的腫瘤約占20%。
食道是鱗狀上皮,不同於胃,經不起胃酸的刺激,所以食道和胃結合處的賁門黏膜非常脆弱。研究表明,賁門癌的發病率與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喉嚨熱的癥狀壹個是刺激性食物引起的,壹個是胃裏胃酸反流引起的。
賁門癌,有人叫食管癌,食管下端的癌,有人說是胃癌,其實是真的。在這個地方,賁門上至食道,下至胃,兩者連在壹起,這個地方是最容易發生癌癥的部位。
食管導管的厚度不同,它比與賁門相連的其他部位更薄。每次我們咽下壹口食物,它就要進入胃裏了,賁門就會打開,把食物放進去然後再合上。賁門不能壹直開著,不然會變酸。食道是中性的,而腸道是堿性的,只有胃是酸性的,胃液的酸性比醋更酸性。
每個人都有打嗝反酸的經歷。胃之所以酸,是為了消化食物。如果胃的門沒有關上,胃裏的食物和胃液就會倒流。反流的胃液像醋壹樣酸,像水池清潔液壹樣在食道裏沖洗,每天刺激食道。所以在賁門這個位置,是容易發生癌癥的地方。
專家提醒,壹定要高度重視早期病變。首先要通過病理明確診斷,然後才能進行微創手術,如電切、激光等。如果不及時治療,息肉很可能會變成早期癌癥。
02.胃癌的早期癥狀:脹氣和疼痛。
案例:2015年春天,26歲的江西小夥子小李在上班時接到醫院的電話。原來,妻子小玲前幾天因為胃脹疼痛有了胃鏡檢查的結果。胃鏡病理診斷顯示潰瘍(胃竇小彎側)為稍厚的粘液細胞,量少,除粘液細胞癌外。
飲食不規律、易怒、生悶氣都是養胃的不利因素。田主任壹問病史,發現小玲之前有過腹脹不適,飯後腹脹並隱隱作痛。這種感覺持續了半年左右。
醫生發現胃角惡性度高但早期病變,及時進行了微創腹腔鏡切除。手術後,小玲恢復得很好。
胃痛是胃癌早期和晚期可能容易被忽視的另壹個信號。表現為隱痛,因為最初的炎癥在黏膜,由內臟神經支配。內臟神經與皮膚中的神經不同,內臟神經的定位不準確。所以腸胃炎,闌尾炎,胃潰瘍,早晚期胃癌引起的疼痛都是隱隱的,隱隱的,隱隱的。
這種疼痛的特征是:
飯後疼痛加重,難以緩解,持續,不規則。
當胃癌浸潤、穿透胃壁時,發生胃穿孔,胃內容物進入腹腔,容易發生腹膜炎。而且由於壁層腹膜的神經支配是軀體神經支配,對疼痛比較敏感,會產生刀割般難以忍受的疼痛。
專家提醒,如果劍突下有隱痛、脹痛、莫名的不適,壹定要引起重視。
胃不舒服,各種疼痛的區別
通常暴飲暴食的痛苦是短暫的,經過鍛煉或時間會逐漸消失。
潰瘍的疼痛很有規律,飯後壹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
十二指腸潰瘍是饑餓痛,飯後三到四個小時,比較規律;
胃癌或腫瘤相關疼痛更劇烈,隱隱作痛,難受,即使有藥物也不會緩解,而且不規律,持續時間長。
註意,疼痛並不是胃癌的特定癥狀,疼痛可能是由於消化不良和胃部炎癥引起的。
胃癌早期癥狀:惡心嘔吐。
案例:二十多歲的小王吃了韭菜豬肉餡的餃子後惡心嘔吐,胃部劇烈不適。她沒當回事。她在半個月後的另壹次惡心嘔吐中大量吐血,送到醫院才發現是胃癌中期。
惡心嘔吐是田主任在門診遇到的最常見的主訴。如果腫瘤發生在幽門,食物排空受阻,可能會出現惡心和嘔吐的癥狀。
專家提醒,長期忽視飲食,經常吃冷硬食物,都可能成為胃部病變的原因。
惡心和嘔吐的區別
嘔吐是常見癥狀,急性腸胃炎也會引起嘔吐,但病因明確,輸液治療後三到五天即可恢復。
胃癌引起的嘔吐需要很長時間,嘔吐出來的殘渣會有隔夜的食物。更嚴重的人可能在十天半月前就把食物堆積在肚子裏了。
專家提醒,韭菜與胃癌的發生沒有直接關系。韭菜和芹菜的纖維很粗,有利於腸道蠕動和排便,但是纖維粗的會比較難消化。有些人吃韭菜後可能會感到胃灼熱。
胃很脆弱,怕磨,怕燙,怕重口味。在飲食方面,妳必須吃壹些對妳的胃有好處的食物,妳也必須吃健康和規律的飲食。壹日三餐,稀稀落落,厚積薄發,保護腸胃健康。
04.早期跡象是什麽?
不要對這些小問題掉以輕心。...
2016年,全國胃癌協作組對400例早期胃癌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後,
發現早期信號主要包括:
1.上腹痛占83.3%;
2.食欲不振占39.5%;
3.胃脹占37.8%;
4.惡心占37.5%;
5.上腹部不適占36%;
6.消瘦占35.8%。
這些癥狀和普通胃病沒什麽區別。壹不小心就大錯特錯,耽誤了發現和治療。
因此,壹旦出現上述不適,就要及時做胃鏡檢查。
05.需要怎麽查?
我很可疑,應該做什麽檢查?...
我們應該做哪些檢查來進壹步確定消化道癥狀的診斷:
1,血常規,大便常規優先。
這是因為長期慢性出血會導致貧血。
曾經有壹個病人,因為貧血轉院到武漢各大醫院。按貧血治療,仍不見好轉,腹部CT檢查確診。
大便常規潛血試驗呈陽性。如果能看到明顯的血便,這個檢查價值不大。
2.腫瘤標誌物的篩選
這種篩查的特異性不強,推薦臨床指南作為篩查工具。對於陽性結果者,需要進壹步的特殊檢查。
3、胃腸鏡檢查。
這是相對更直接的證據。相當多的門診病人拒絕這項檢查。在美國,建議40歲以下每3-5年做壹次胃腸鏡檢查,40歲以上每1-2年做壹次。
在此提醒大家,胃腸鏡檢查是排除胃腸道惡性疾病最直觀、最有價值的檢查,千萬不要因為個人原因而拒絕這項檢查。
4.腹部CT檢查
腹部CT對於胃腸鏡檢查不能到達的小腸是有價值的。在壹些生長在腸道外的胃腸間質瘤中,胃腸鏡檢查可能不會發現陽性結果。這時候CT作為輔助診斷是有價值的。
5.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者,應在35歲時進行首次檢查,並增加檢查頻率。
最後:
再來說說胃腸息肉
腺瘤必須切除並定期復查。
最後,其實很多患者會問,在消化道發現息肉需要治療嗎?
70%以上的息肉是良性腺瘤,95%的大腸癌是由腺瘤逐漸發展而來的。因此建議內鏡下完整的息肉切除術是必要的預防措施,也建議每年完成壹次內鏡復查。
1.健康說說“胃癌是可以發現的!三個小癥狀已經提醒過妳了,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快速看壹下!》
2.No.1腸胃消化不良沒事?那我就告訴妳:這些都是胃癌前期的預警信號!》
3.胃腸病“警惕胃癌的早期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