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網上流傳壹份中國農科院專家列出的“轉基因食品”名單。名單證明了聖女果、黃瓜、小甜瓜和大彩椒的“非轉基因”身份。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王誌星表示,其實在農業部官網上有大量關於轉基因問題的詳細回答,包括清單的內容。“政府仍在努力將轉基因的申請公之於眾。
"
在壹個表格裏看清楚“轉基因食品”
根據名單,目前我國市場上的轉基因食品主要來自大豆、油菜籽、玉米及其相關產品的進口,而棉籽油和木瓜產自我國。
至於聖女果、黃瓜、甜瓜、大彩椒,都是“躺著拍的”。很多人認為頭色與常規蔬果不同的可能性是轉基因的。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所長王強指出,這是無稽之談。“農作物品種在自然界是有差異的,小番茄和小黃瓜完全是因為常規的選擇育種。歐洲土豆有適合炒菜、油炸、制泥等烹飪方式的品種,除了有助於飲食多樣化外,與轉基因無關。
王強說,完成壹種轉基因食品是非常困難的,但不是任何作物都能做到。
壹份清單不僅對誤傳進行了解釋,還對轉基因家庭進行了梳理,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與國外相比,我國實行了更為嚴格的轉基因標識制度。
2012年,美國加州就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問題舉行了“公投”,最終53%的市民反對標識。
“主要是鑒定所需的人工成本相當高。
這也是轉基因食品標識無法在我國農貿市場普及的重要原因。
"
美國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的平均種植比例占該作物種植比例的90%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生產和銷售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油菜、西紅柿、木瓜等來自植物的轉基因食品超過3000種和品牌,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超過5000種,還有來自凝乳酶等轉基因微生物的食品。
王誌興說,“很多品牌的色拉油、面包、餅幹、薯片、蛋糕、巧克力、番茄醬、鮮木瓜、酸奶、奶酪等都在壹定程度上含有轉基因成分。”。
公眾誤解“轉基因可以吃,不能種”
7月10日,王誌星表示,名單內容其實並不是自己的功勞,農業部在官網已經有了更詳細的內容。
比如“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在中國是如何監管的?”"中國轉基因生物的安全評估程序是怎樣的?"等等。
其中壹部法律規定,用作加工原料的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不得改變用途,即不得在中國種植。
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批準任何壹種轉基因糧食作物的種子進口到中國種植。
“之前很多人誤解了這壹點,指出為什麽中國的轉基因只能吃不能種。
對此,王強解釋說,就目前的轉基因技術而言,美國種植的轉基因大豆運到中國銷售,價格比中國種植的便宜。
“況且國家對轉基因作物有嚴格的要求,不同用途的轉基因作物需要通過不同的安全評估。
"
更何況中國現在每年需要進口6000萬噸大豆,全部自己種植,至少需要5億畝土地,這在耕地緊張的中國絕不是壹個小數目。
轉基因是壹項新技術,公眾對它缺乏真正科學的了解。王強說,只有通過不斷公開透明的信息,才能逐漸消除誤解。農科院的專家說,政府正試圖公開轉基因應用、實驗和評估的所有方面。
(謝忱、陳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