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食補的原則是更好的維持“七大”營養素的平衡。人體在特殊時期,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增加,或者在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流失嚴重,就需要吃壹些含量豐富的食物,所以也叫“食補”。
因此,在飲食過程中要註意食物的多樣性,避免挑食、偏食、暴飲暴食,從而更好地維護人體健康。
老年人“吃補藥”,講究五種均衡搭配,營養更均衡:
1,主食和副食的平衡
主食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米飯和面食(包括面條、饅頭、面包、餃子等。)是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在壹些西方國家,土豆和面包也是主食。事實上,全谷物、土豆等。富含糖類物質,非常適合作為主食。
輔食包括配菜和零食;包括肉類、豆類、新鮮蔬菜和水果、堅果等食物。它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
建議老年人早餐和午餐吃8-9分鐘,晚餐吃7分鐘。
每天準備3-5份主食;
輔食應該是每天2-5分鐘的高蛋白食物,包括肉、蛋、奶、豆類及其制品,還有400克左右的新鮮蔬菜和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這樣營養更均衡。
2.粗糧搭配細糧
老人長期吃精米精面,容易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但老年人胃腸道不好,粗糧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
老年人的飲食仍應以細糧為主;壹周吃三四次粗糧。而且粗糧適合煮粥,或者加工成面粉、大米,更好的減輕腸胃負擔。
3.“五味”平衡
酸脾刺激食欲,增加鈣磷吸收率;辛辣可以刺激腸胃,促進消化,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但是吃多了也會增加人體的代謝負擔,尤其是鹹味。
人體老了味蕾數量減少,所以挑食,飲食太清淡,不利於進食,也容易營養不良。吃味道太重的食物,可能會增加人體的代謝負擔。因此,酸、甜、苦、辣、鹹五味可以相輔相成,刺激食欲,有益健康。
註:我國膳食指南中,建議食用清淡低鹽食物,每日鹽攝入量建議為68g。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飲食中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限制在6克以下。高血壓患者每日鹽攝入量應為23g。
4.幹-稀天平
老年人的每壹餐都要做到幹瘦平衡,幹瘦平衡有益健康。
所謂“幹”,是指米飯、饅頭、花卷、糕點、面包、糕點等;
所謂稀是指粥、糊、湯、牛奶、豆漿等。
幹瘦平衡主要體現在瘦的作用上。早餐和晚餐宜喝粥、糊、牛奶、豆漿,與幹糧混合食用。壹是有助於食物消化;其次,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第三,搭配得當會有壹定的營養保健作用。
5.時間平衡
每日進餐的頻率和間隔應由胃的功能恢復和食物從胃中排空的時間來決定。壹般來說,混合食物會在胃裏停留4 5個小時。
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是壹日三餐。如果兩餐之間的間隔太長,他們很容易感到饑餓,影響他們的智力工作。間隔過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不容易恢復功能,也會影響食欲和消化。因此,兩餐之間的間隔為4±5小時。
壹般情況下,我們應該提倡“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少吃”,即早餐占全天熱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這裏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如何把吃飯時間和腦力勞動的工作時間結合起來,不浪費腦力勞動的最佳時間。
此外,營養專家建議,適當的晨練(如跑步或瑜伽)後,早上7點到8點是吃早餐的最佳時間。午餐的最佳時間是13,因為這個時間是人體剩余能量的最低點,所以壹定要及時進食,選擇高熱量的食物。晚餐的最佳時間是17到19。這個時候妳就應該吃壹頓正式的晚餐,讓妳的身體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的睡眠中獲得足夠的能量。此外,此時進食還可以使食物在睡前得到充分消化。
最後,老年人要註意細嚼慢咽。
每天吃飯的目的是為了吸收營養,而口腔中的食物壹般需要用牙齒咀嚼,用舌頭攪動,讓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後再吞咽。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能將食物中的澱粉水解成麥芽糖,便於消化吸收。咀嚼越細,唾液消化越充分,對身體越有利。
在迎來新年之際,祝天下老人天天開心,胃口好,身體更好。今天到此為止。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