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品種的選擇目前國內主要種植的百香果品種有三種:黃色百香果、紫色百香果和雜交百香果,每壹種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黃色百香果的果皮呈亮黃色,果形大而圓,是三種百香果中價值最高的。黃色的百香果不僅漂亮,而且好吃。理論上最有市場前景,但有壹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具備自然授粉的能力,需要人工授粉,會耗費大量的種植成本。或許這就是“無果之果”,代表品種是華陽1。
紫色百香果正好彌補了黃色百香果不能自然授粉的缺陷。此外,其甜度、產量、維生素含量最高,但也有抗病性差的缺點。紫色百香果成熟時,果皮呈紫色甚至紫黑色,果形為蛋形,代表品種為紫香和華僑香。
雜交百香果是黃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雜交而成。成熟時皮膚紫紅色,抗病性是三者中最好的。果肉飽滿,單果大,產量高。它結合了黃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的優點,是壹種比較完善的種植品種。代表品種為臺農1。這種百香果主要種植在廣西博白縣雅山鎮的種植基地。
百香果需要環境。壹般來說,百香果適合在20-30度生長。如果年平均溫度低於18度,室外種植會出現壹些問題。我們經常遇到北方小面積種植,基本很難結果。百香果需要充足的陽光。因為百香果需要充足的陽光,建議百香果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土壤肥沃,土壤PH值較好。但PH值不能低於5.5,酸度過大會導致百香果根系受損。
百香果種植過程中的種植前準備
壹般采用3.5 m *4 m的行距,壹畝地種50株為宜,不毛之地可適當增加密度。建議提前2-3個月挖坑,將10-20斤腐熟農家肥放入坑內,還可添加鈣鎂磷肥,或直接使用商品有機肥或生物菌肥,並覆土。
選擇正確的品種
現在品種很多,可以根據口味、外觀、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需要註意的是,有些品種需要人工授粉。
殖民過程
壹般三月份開始種植。可以選擇購買的果苗,在種植穴挖壹個20厘米的洞,然後把果苗放進去,分層填土,壓實。可以用海精靈根敷作為固根水,壹般噴灑濃度為500-800倍。建議種植後用稻草覆蓋樹盤,以保水保濕,提高果苗成功概率。
田疃管理
百香果種植需要腳手架,壹般是水平腳手架。有的農民會在百香果果園裏種蔬菜之類的。不建議種植葫蘆科作物,避免與病毒交叉感染,結果後也不建議間作其他作物。夏秋兩季可以耕種,冬季註意清園。年輕的百香果樹需要改造。壹般60 cm以下的腋芽要擦掉。成年百香果樹禁止重新修剪,過度修剪會導致百香果減產。
百香果的腳手架搭法百香果的腳手架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臥式、柵欄式和人字式。水平腳手架最適合在平地上種植百香果。腳手架高度約2.5米,水泥柱長度約3米,每隔4米豎立1根水泥柱,水泥柱埋入地下約25厘米。然後用鋼絲繩、纖維繩、鉛絲等繩索將水泥柱連接起來,構成壹個30厘米× 30厘米的網格架面。如果當地多雨,陰天,建議用柵欄架種植百香果。柵欄框架的采光比棚架好。
百香果的肥水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百香果根系較淺,水平根系較大,直徑5-6米。建議註意根系的維護和有機肥的使用。壹般在種植後半個月到壹個月,可以施壹次海精靈根施或其他生根肥,可以反復施。
百香果需要大量的氮、鉀元素,建議在開花前或開花後施用高鉀復合肥或水溶肥,提高花的品質。如果施復合肥,壹棵樹壹般半斤為宜,強果期可以再施壹次強果肥,可以高鉀肥為主,冬肥建議施有機肥+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
害蟲防治
西番蓮病蟲害主要是蚜蟲、薊馬、果蠅等。莖腐病和病毒病是常見病。建議可使用吡蟲啉、毒死蜱防治蚜蟲,薊馬、果蠅可使用全捕果蠅誘捕球,病毒病主要用於殺滅蚜蟲等媒介。莖腐病的防治藥劑有高錳酸鉀、惡黴靈、咳嗽菌、精制指甲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