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和1997年兩次選秀大獲成功後,1998年選秀繼續輸出優秀球員,這個選秀開始出現很多國際球員。諾維斯基、皮爾斯、卡特等球星都出自這個選秀。
第壹輪第壹名:邁克爾·奧拉沃康迪。
雖然他不是NBA歷史上第壹個“平行冠軍”,但“平行冠軍”這個詞的興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奧拉沃坎迪在NBA的職業生涯基本是藍領球員,賽季最高場均只有12+9,這可能是他的上限了。
第壹輪第二順位:邁克·畢比。
綽號“白鬼子”的畢比,職業生涯其實並沒有獲得過什麽優秀的個人榮譽,唯壹能做的就是入選最佳新秀隊。盡管如此,畢比仍然是壹名出色的控衛。他進攻時毫不猶豫,傳球也很輕松。只要他在隊裏,他壹定是最穩定的拼圖。
首輪第四順位:安托萬·賈米森。
職業生涯兩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壹次當選最佳第六人。賈米森是典型的前鋒,尤其是在進攻方面。多樣化的進攻手段讓防守者非常頭疼。在奇才時期,阿裏納斯和巴特勒組成的三叉戟曾經名噪壹時。
首輪第五順位:文斯·卡特
綽號“半神/UFO”的卡特是NBA歷史上最著名的扣籃手之壹。他的出現直接把扣籃技術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不僅如此,他還是著名的“四大四分衛”之壹,但也正是因為其他三人的存在,卡特的個人榮譽微乎其微。
卡特曾當選最佳新秀,65,438+0次扣籃,兩次當選最佳陣容(二三隊各壹次),職業生涯八次入選全明星陣容。與其他三名四分衛相比,卡特的成績有些遜色,但他仍然是壹名偉大的球員,入選名人堂只是時間問題。
第壹輪第七名:賈森·威廉姆斯。
外號“白巧克力”“壹人持球,九人緊張”都是關於他的。賈森·威廉姆斯的傳球結合了街球的壹些動作和他自身的特點,這使得他的傳球很有創造性。雖然他不是NBA最好的傳球手,但絕對是最有觀賞性的球員之壹。
賈森·威廉姆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沒有任何出色的榮譽。新秀賽季只入選過壹段時間的最佳新秀隊,2006年和熱火壹起拿了壹枚總冠軍戒指。
首輪第八順位:拉裏·休斯
早期隊友詹姆斯職業生涯贏了壹次搶斷,有段時間入選最佳防守陣容,攻防俱佳。
首輪第九順位:德克·諾維茨基。
外號“拉姆斯坦”,2011奪冠,直接奪冠。
諾維茨基職業生涯獲得壹個MVP,壹個總冠軍,當選FMVP,14全明星隊,壹個三分冠軍,12最佳球隊(含二三隊)。諾維茨基從榮譽上來說應該是98選秀最成功的球員。不僅如此,諾維茨基在國際籃球界也很有影響力。獨行俠還退役了他的球衣號碼41,為他豎立了壹座雕像。
首輪第十順位:保羅·皮爾思。
綽號“真理”,凱爾特人功勛球員。皮爾斯職業生涯獲得壹次總冠軍,當選FMVP,10全明星隊,4次全明星隊(2-3隊),1三分王。作為壹名球員,皮爾斯真正展現了凱爾特人的團隊精神,是凱爾特人的團隊靈魂。2021正式入選奈史密斯名人堂。
第壹輪21:裏基·戴維斯。
我壹度以為詹姆斯是來幫他的人,也是著名的偽造“三雙”的創造者。他在職業生涯巔峰的時候能砍下20+,進攻有壹定水平但不穩定,防守壹般,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也沒人關心他。
首輪第23順位:泰隆·盧。
與現在大名鼎鼎的魯教練相比,泰隆盧在球員時代只是壹個普通的角色球員。艾弗森的“胯下之辱”讓他壹舉成名。他在湖人時期隨隊兩奪總冠軍,職業生涯輾轉多支球隊,印證了角色球員出名帥的道理。
首輪第25順位:艾爾·哈靈頓。
2006-07賽季勇士“黑八奇跡”的主力球員之壹,職業生涯巔峰時可以砍下20+6,進攻能力出眾。如果他在小球時代是合適的需求。
第二輪第32順位:拉沙德·劉易斯。
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他因與雷·阿倫的超音速雙子座而出名。後來他以壹億的合同加盟魔術,震驚了當時的聯盟。2009年幫助魔術打進總決賽,職業生涯兩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劉易斯是典型的投射型前鋒,職業生涯巔峰時期場均20+,但進攻乏力,沒有獨立進攻的能力。在他職業生涯的末期,他在熱火贏得了壹枚總冠軍戒指。
第二輪第39順位:拉夫·阿爾斯通
綽號“街球王”,相對於阿爾斯通在街球界的知名度,在NBA的阿爾斯通只是壹個普通的輪換球員,巔峰時期場均14+6,因為火箭的關系受到國內球迷的廣泛關註。
第二輪41:卡蒂諾·莫布裏。
綽號“老貓”,也因為火箭隊而廣受國內球迷關註。與阿爾斯通不同,莫布裏是球隊的主力,進攻能力突出。職業生涯巔峰時期場均20+,防守端也不算太差。不幸的是,他因為心臟問題提前退役了。
1998年選秀,誕生了1名人堂(至今),1 MVP,2 FMVP,3名入選全明星陣容,5名入選全明星陣容,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