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肝的歷史淵源:
大約4000年前,喜愛鵝的古埃及人因為尼羅河文化而蓬勃發展,導致很多埃及人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遷徙到不同的地方(呵呵!這些埃及人為了在旅途中品嘗自己心愛的家鄉風味,想盡辦法儲存鵝油和壹些路上吃的東西,發現鵝還有更多用途,不僅僅是飼養和宰殺食用。
然而壹路走來,真正覺得鵝肝好吃的是羅馬人,不過是200多年前的事了。記載中羅馬人吃鵝肝配無花果(不知道是什麽樣的?),這樣的菜也被凱撒大帝視為難得的美味。和他們壹起吃無花果很好,但是壹點都沒變,所以真正在烹飪方法上有很大進步的是中歐的猶太人。那時候只有他們才知道怎麽做好吃的鵝肝,但是因為猶太宗教法律不允許吃動物內臟,吃起來很好吃,所以為了吃被子家族的老老少少而去修也不壹定是壹件好玩的事情,所以猶太人也失去了發揚這種美味鵝肝的機會。
然而,享受美味的鵝肝仍然通過民間傳播到法國西北部的阿爾薩斯和法國西南部的農村地區,壹些人開始開發壹些方法來烹飪美味的鵝肝,並制作鵝膏和肉凍,當與法國面包壹起食用時,這是無與倫比的。
這種簡單而美味的品質使鵝的美食流傳到了各處。當然,鵝從那以後就沒好過。在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呈獻給宮廷,供法國皇帝路易十五品嘗。沒想到好吃,嘗了之後就愛上了這種美味。從此鵝肝出名了,大家都想試試是什麽讓大老板開心。當然,好的東西不可能對所有人都隱瞞。從此,不僅是來自皇室和樂師,就是來自老百姓,大家都稱贊它,從而奠定了鵝肝高貴美味的基礎。
◎鵝、鴨的飼養過程;
雖然有名,但是鵝鴨被誇幾句也不能自己養肥,所以法國人不能對這件事關全民福祉的事情掉以輕心。因此,法國國家農業研究單位挺身而出,承擔了這壹重任。通過各種技術合作和試驗,從法國選育出壹種鴨Mulard(英文是Mallard Duck,是北半球的壹種野鴨,常隨季節變化)。
因為鵝也是這麽做的,這裏就說說鴨子吧。在孵化後的14周期間,這些可愛的鴨子就像野鴨壹樣被關在戶外的空地上,讓它們在自然環境中成長,讓它們快樂,增加它們的抵抗力和活躍度。14周後,鴨子被轉移到涼爽的室內空間,並被強制餵食專門制備的玉米糖漿,每天兩次,持續兩周。鵝和鴨在最初的飼養過程中沒有太大的區別,除了鵝在14周後要餵四周玉米糖漿,壹天三次。
在填餵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鵝、鴨在強行填餵下容易出現神經性死亡。所以全程所有鵝鴨都是人盯人的方式餵養,必須不斷拍它們聽音樂,幫助它們吞咽,平復情緒。這種高昂的人工成本是鵝肝、鴨肝價格壹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目前法國制作鵝肝和鴨肝的方式並沒有改變,但是很多公司只是把鵝搬到了壹些低成本的國家,比如Rougie,那裏90%的鵝只在匈牙利飼養。但鴨子的飼養繁殖都維持在法國,以應對巨大的內需市場。事實上,由於鴨肝價格低廉、飼養難度低、產量大,法國的鴨肝制品消費量已經遠遠超過鵝肝制品,成為鵝肝的替代品,鵝肝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鵝肝仍然是高貴、稀有的代名詞。
◎如何挑選和區分鴨肉鵝肝;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找到壹些新鮮的或冷凍的鴨肝和鵝肝,當鴨肝和鵝肝放在壹起時,從外觀的大小和顏色上就能明顯區分出來。除此之外,區分兩者區別的重要因素就是口感。
大小:壹般來說,鵝肝比鴨肝大。壹份完整的鵝肝大約700到800克,鴨肝的重量大約450到600克。
顏色:鵝肝為象牙色帶淡粉色,或淡金黃色,根據飼餵飼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鴨肝則趨於土黃色。
另外,壹般來說,標簽的顏色也可以區分鴨肝(象牙色標簽)或者鵝肝(金色標簽)。
口感:鵝肝的口感細膩、濃厚、濃郁、多汁,有壹種滑膩、入口即化的感覺,這也是它被美食家們所稱道的原因。鴨肝的口感沒有鵝肝細膩,但是濃郁的味道中帶著壹些田園風味,價格平民化,讓鴨肝也有了相當的粉絲。看到這裏,肯定有很多人在想怎麽在國內買到新鮮的鴨子和鵝肝,即使有也不知道怎麽做,沒錯!這就是接下來介紹肝醬的原因。因為大部分人能買到的都是熟鵝肝或者鴨肝醬,可以用玻璃罐或者鐵罐包裝,為了保存其風味,建議仔細看包裝上要求的保存溫度,明確是常溫還是冷藏。
壹般加工後的鵝肝分為全鵝肝、純鵝肝加鵝肝塊或與其他鵝肝混合,價格與含松露的鵝肝不同,但越大越完整的鵝肝價格越高。如果說市面上常見的鵝肝價格乍壹看還可以接受的話,大部分是摻了壹些其他的肝醬,可能是鴨肝,也可能是雞肝,也可能是豬肝。這種鵝肝的價格取決於純鵝肝的比例,鵝肝比例越高越貴。
然而,另壹種含松露的鵝肝和鵝肝壹樣稀有昂貴,因為松露生長在地下,很難找到。它有獨特的香氣,所以把它塞在鵝肝裏可以增強鵝肝的風味,價格也比不加松露的鵝肝高。
◎享受模式:
如果是新鮮或冷凍的鵝肝片,建議煮熟後直接切成小塊。如果是鵝肝類型的產品,吃之前只要打開罐子小心翼翼的把鵝肝拿出來,切成塊放在吐司或者面包上就可以了。盡量不要像抹果醬壹樣抹掉,抹上的面包只是配角,盡量不要有壹堆食材在裏面影響鵝肝的風味。面包越簡單越好。這些事情都做完了,慢慢享受還是狼吞虎咽是妳自己的事。重點是享受肝醬原汁原味。另外,建議可以用鋸齒刀切肝醬,而且為了保持切片的完整美觀,每切完壹片,可以用熱水將刀片浸濕,擦拭幹凈,省得下壹刀浪費這種上好的肝醬。
◎葡萄酒搭配:
如果說草莓和不加糖的香檳是絕配的話,那麽法國波爾多蘇特恩地區昂貴的甜白葡萄酒就是搭配上等鵝肝的最佳搭檔。也許大家會奇怪,為什麽要用這種極其香甜的白酒來搭配這種細膩綿密的鵝肝。當然,這是有原因的。想象壹下,當濃郁綿密的鵝肝融化在妳的口中,滿滿的都是肥膩的味道。有必要引入另壹種在口感上有相當反差但又互不沖突的酒來突出它們的特色。索特恩斯的甜型白酒也有類似的濃郁、濃厚的口感,但偏向於蜂蜜和水果的特性,能讓味蕾處於如此濃厚、連續的狀態,卻換成了另壹種感覺。這種往復轉化,可以讓每壹口鵝肝和甜白酒再次沖擊口感,充分享受這種絕佳的味覺盛宴。另外,壹些不加糖的香檳和白酒也是不錯的選擇。壹般鵝肝混壹些其他肝醬,搭配紅酒不會有太大的味道沖突。妳也可以試試。
◎健康影響:
雖然法國人在日常飲食中攝入大量脂肪和酒精,但與其他國家註重均衡飲食的人相比,他們的心血管疾病仍然較少。其實鴨油和鵝油都是不飽和脂肪酸。統計顯示,在北歐國家,吃葡萄籽油、橄欖油或鵝油的人比經常吃奶制品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