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領導介紹
王奎紅,現任浙江省林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林業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學會竹子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A&F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林業局跨世紀培養人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壹級人才、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期從事竹子栽培加工、植物生理學研究,曾獲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獎、浙江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國家星火模範”等榮譽稱號。他是我省竹子研究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王奎洪同誌主持或參與了50多項科研和推廣項目,獲得16項科技進步獎。其中“竹材深加工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壹等獎;筍用林高產結構調控技術研究、環保型中密度復合板研發、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竹林可持續經營技術分別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中國竹子》等專著11部,其中主編6部。負責浙江省竹類研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在竹子栽培、竹子加工、竹機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科研上,王奎紅同誌堅持從實際出發,註重科技與實踐的結合,註重研究和解決困擾林農經濟發展的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他經常深入林區,把科技知識送到林中田間地頭,把相關實用技術傳授給當地林農,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姜波,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浙江省林產品質量檢測站站長、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博士,國家林業局顧問,江西農業大學、浙江A&F大學、西南林業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林業學會森林食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林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重點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崗,獲得“151”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青年科技獎、省先進農業科技工作者、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等榮譽稱號。長期從事森林培育和生態研究,主持或主要參與完成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省重大科研項目32項,獲得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0),浙江省科技壹等獎1項(2008)。出版《森林生態系統快速建設理論與技術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專著8部、論文集2部,發表主要論文5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制定技術標準和規範8項,鑒定林木良種8個。領導創新團隊建立和推廣了我國區域森林生態系統快速建設理論,豐富了多功能森林經營技術體系,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取得了壹些新突破,建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網絡,在生態林建設、櫸樹良種繁育、生態功能評價、林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並將及時運用原創研究成果,帶領團隊積極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朱廣權,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森林培育技術研究和黨務工作。1997去日本福井深造1年。先後主持或主要參與完成***12省重大項目、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省基金項目、林業廳重點項目、麗水市重大項目。取得了6項具有實用價值和顯著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其中“爆破提高飼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的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蘑菇栽培基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短輪伐期蘑菇林栽培技術的研發”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森林經營技術決策咨詢系統的研發”獲省林業學會二等獎。食用菌膠囊標準化養殖技術開發研究獲省林業局、省林學會科技推廣二等獎,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加工中的應用研究獲麗水市科技進步壹等獎。發表學術論文21篇,合著著作3部。劉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二級培育人,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培育博士。曾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浙江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獎等榮譽稱號。1993以來,先後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南山區蘭花資源調查與評價”、省林業廳重點推廣項目“森林蔬菜栽培利用技術推廣”、浙江省生態省建設考核重大項目、麗水市重大科研推廣項目“高效工業原料林短輪伐期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省重點科技項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樹種引種快繁技術研究”,省林業廳合作項目“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樹種選擇與高效培育技術研究”, 省重點科技項目“特種技術材料新品種選育與定向培育試點研究”、“東京野生茉莉高級食用油林定向培育與煉油技術研究”、省創新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項目“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遺傳育種創新”現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種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浙江省A&F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中國翅莢》、《農業部規劃的景觀地圖學教材》、《森林蔬菜的利用與栽培》、《生態系統健康與生態工業建設》等。朱堂軍,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培育和林業碳匯研究。浙江A&F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省山核桃協作組、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林業碳匯與計量)核心成員。主持國家林業局“948”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質良種雜交配置技術引進)、省重大重點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良新品種引進選育與評價)、浙江省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等6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外省市項目9項,分別獲得省科技進步壹等獎1項,省林業廳“科技興林”壹等獎2項。發表論文16篇,其中作者1篇,如《浙江省清潔發展機制下造林和再造林項目潛力分析》等。參與編寫《浙江省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術圖解》、《困難山地造林技術規範》等專著。浙江省林業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陳順偉;浙江省森林資源生物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業學會林產化學分會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轉化項目“農產品加工與安全技術”顧問,“151人才工程”二級人才,浙江A&F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曾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長期從事林產品加工的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主持了國家科技重點項目、國家林業局“948”、省科技重點項目等12項科研項目,其中浙江省重大科研項目“高品質竹醋液機械化連續生產技術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的生產規模、產量、質量等方面處於國內外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林副產品廢棄物制清潔炭關鍵技術研究及中試”項目,開發出成型機、炭化爐等成套設備產品,分別出口俄羅斯、韓國、德國等11國家,是目前國內生物質致密成型生產機制炭的主流設備。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省科技獎二等獎5項(含主持2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1,發表學術論文60篇,出版專著3部。作為技術總監簽署了21份技術轉讓服務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