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散文”記憶中的紅薯香

“散文”記憶中的紅薯香

溫陽

“賣紅薯的,新鮮好吃的紅薯。”中午路過農貿市場,看到兩個小哥哥小姐姐提著壹個帶著土腥味的籃子,紅醬野瓜在賣。“多少錢壹斤,甜的?”在孩子們熱情的問候下,我拿起壹個放進嘴裏,輕輕地咬了壹口。突然,壹股熟悉的甜味瞬間溢出了我的嘴...童年時在山坡上尋找野生紅薯的場景在眼前重現。

說起野紅薯,現在的孩子可能根本沒聽說過,更不用說知道它們是什麽,它們長什麽樣。

野生紅薯往往生長在田邊,壹種長而匍匐的野生藤蔓,看起來像蜈蚣。即使在貧瘠的砂巖或板巖的縫隙中,它們也枝繁葉茂,充滿綠色。成熟的季節,戳壹下藤蔓上厚厚的葉子就能找到。壹根藤上往往有幾十個,大拇指大小,像小枇杷,果皮上散落著白色的小疙瘩。未成熟的野生紅薯呈灰褐色或青色,但成熟後則變成紅色,很有吸引力。野生地瓜也分公母,公地瓜的果肉充滿紅色汁液,清香可食用。母紅薯壹扒開,只有褐色的瓜子沒有水,有的還含著小螞蟻。大人說誤食會胃痛,甚至中毒。如果我們不小心誤食了母地瓜,會立刻嘔吐出來,那就別提多尷尬了。

“紅薯6月6日熟,7月半爛。”童年的時候,夏天壹到,朋友們就開始期待野瓜的成熟。那是我們小時候的美味。那時候大部分孩子家裏都很窮,父母也沒有閑錢給他們買零食。他們貪吃的時候,就要翻山越嶺找野果吃。

當時野紅薯剛熟,院子裏的三五個朋友就興致勃勃地邀請他們上山去挖野紅薯。六月的烈日下,大家都顧不上弄得壹身油,或弓著身子,或半蹲著。他們聚精會神地打開綠色的紅薯藤,仔細尋找著熟透的紅薯——用手輕輕壹捏,紅紅軟軟的紅薯熟了。有時候,從壹根藤蔓上,可以摘下幾個熟了的地瓜擠在壹起。“哇,這裏這麽多!”“看,這個好大”...斜坡上有壹陣子尖叫聲和笑聲。

不壹會兒,我們每人收獲了滿滿壹袋煮熟的地瓜,於是我們得意洋洋地回家了,輕輕地把野生地瓜倒進壹口大鍋裏,然後從鍋裏倒了幾大勺清涼的井水到鍋裏,再用手輕輕地把附著在瓜皮上的土洗掉。洗完之後,它們壹個個變得幹凈有光澤。看著那些紅彤彤、閃閃發光的紅薯,像壹盞盞紅色的小燈籠,我們像壹只只貪吃的小貓,口水直流。我們迫不及待地抓起壹個放入口中,然後吃了個精光,炫耀地大叫:“好甜啊!”甜甜的果汁很清爽,真的很愜意。

往事如煙。自從上班進城後,雖然這麽多年沒吃過家鄉的野紅薯,但那鮮甜的味道壹直留在記憶裏。它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歡樂,伴隨著我的童年成長...

“都賣給我!”我把弟弟妹妹籃子裏剩下的野瓜都買了。兩兄妹高高興興地替我包好,客氣地對我說:“謝謝叔叔!””我急忙擺擺手。事實上,應該說謝謝的是我。是小哥哥小姐姐讓我重溫了已經遠去的純真美好的童年記憶!

“巴蜀文學”產生了

主編:筆墨書卷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社》副刊評選基地。

所有在巴蜀文學平臺上同期被大量閱讀的優質稿件,都將被達州廣電報刊使用。

請註意轉發。

投稿郵箱:gdb010 @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