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瓜如何優質高產種植,病蟲害如何防治?

黃瓜如何優質高產種植,病蟲害如何防治?

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黃瓜種植越來越多樣化,從單壹的露地栽培發展到設施栽培,設施栽培存在多茬。無論哪種栽培方式和留茬方式,要獲得高產,都需要在黃瓜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為其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按照現在的季節,早春正是大棚黃瓜的播種期。所以我就以早春黃瓜種植為例,談談黃瓜種植如何獲得優質高產以及病蟲害的防治。

壹、品種選擇

在選擇品種時,要選擇適合當前季節特點的品種。以早春茬為例,應具備以下特點:壹是適應性強,溫室黃瓜前期外界溫度低,但晴天溫室內溫度上升快,溫室內溫度變化快,品種需具有壹定的耐低溫性和抗病性;二是品種具有良好的早期屬性,上市越早,經濟效益會越高;第三,要符合消費市場的需求,以商品為導向。適合早春種植的品種有金優1、金燕4號、金春2號、新泰米茨、中農12等。

第二,培育壯苗

1,適宜播種種植

溫室早春黃瓜壹般在6月下旬65438+2月至次年10月下旬播種,苗齡壹般在45天左右,栽後35天左右開始采收。從播種到收獲需要80天左右,即4月份左右收獲,5月1日左右進入盛果期,因此具有壹定的經濟效益。

2.育苗

壹般選擇津優1、津春2號、新泰米茨等優良品種,在65438+2月底至次年65438+10月中旬在旬陽邊境或溫床育苗。

三、整地、施肥和整地

第壹年秋季作物收獲後,冬季要進行深耕晾曬。種植前1個月左右要關棚,增加地溫。如有前茬,應提前7~10天清理,並隨棚消毒。種植前5~7天,每畝結合整地施腐熟有機肥2500 ~ 500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作基肥。

棚兩側留15 ~ 20cm,按110cm放線,做溝寬30cm,邊面寬80cm,高20cm的小高邊框。另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邊界面中央留壹個蓄水池,以防後期需要大量用水。

第四,殖民化

2月初至3月初播種。當棚內10 cm地溫穩定在10℃以上時,選擇?冷尾暖頭?在陽光明媚的早晨種植。種植大行距64厘米,小行距46厘米,株距33厘米,覆蓋塑料薄膜。種植時把塑料薄膜剪成碎片?十個?挖壹個坑,澆足水,在水幹之前把盆栽苗放進去,把土稍微圍起來,使土的表面平整或略高於畦面,把土封好。

種植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栽苗時,大苗在棚周圍,小苗在棚中間;最大限度減少牙根損傷;輕拿輕放,放入種植穴後,不要用力壓土碗,防止土碗開裂傷根;埋土不宜過深,覆土後土碗應與畦面平齊。

動詞 (verb的縮寫)種植後管理

1,溫控

從定殖到心葉生長的時期是壹個緩慢的苗期,大約需要5~7天。在此期間,溫室應封閉保溫。壹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8~32℃,晚上13~20℃。

在需要通風降溫除濕通風時,不要讓冷空氣直吹植物,以免突然寒冷萎蔫,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通風量應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

2、中耕松土

種植水澆完後,當土壤稍幹,能進人時,要揭開地膜進行第壹次松土,主要是打破土壤板結,晾曬水分。中耕時要淺耕,不要碰土塊。澆完苗水後要進行第二次中耕,中耕要足夠深,以提高土壤的疏松度。中耕時要在不接觸土塊的情況下將土塊打碎,中耕深度可達10 cm左右。第三次中耕應在茶甲或掛繩前進行。這種中耕要結合壟作,畦面也要安排。3.肥料和水管理

早春大棚黃瓜栽培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促進黃瓜早日上市。

(1)水

種植後7天左右,選擇陽光明媚的早晨慢慢給幼苗澆水。早春黃瓜栽培前期,棚內溫度較低,不宜澆水過多,否則不利於地溫上升。緩苗澆水後,每隔9天左右澆1次。前兩遍用小水澆,不要讓水溢出壟面。每次澆水後,中耕應在行間方便操作時進行。

5月份氣溫和地溫上升,黃瓜也進入盛花期,可每5~7天澆水1次。澆水量可以交替控制,洪水要用化肥澆。

6月室外溫度高,植物茂盛,蒸騰量大。要註意經常用小水澆水,壹般3~4天澆1次。

7月份外界氣溫高,植物進入生長後期,壹般兩天澆水1次。盛花期每隔1~2次再施壹次肥。後期由於主蔓老化,需要註意留側蔓,以側蔓結瓜和回瓜為主。管理上也要註意在雨天覆蓋棚膜,防止雨水灌入棚內引發病害。

(2)追肥

溫室黃瓜追肥壹般結合澆水。根據黃瓜的需肥特點,在生長前期可以用稀糞、沼液等有機肥作為主要追肥。生長後期速效化肥以追肥為主,沿河施用,但每次施用量不宜過多。壹般每畝追肥10~15公斤可施硫酸銨、磷酸二銨或尿素,澆水兩次,追肥壹次。最好施有機肥和肥料膠體。

葉面微肥、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可在生長後期追肥,可防止植物早衰,促進養分運輸。施用量壹般為0.2%~0.3%,嚴禁濃度過高造成肥害。也可噴施0.5%白糖或葡萄糖溶液補充糖分,增產效果明顯。

此外,不允許在溫室黃瓜根部外側噴灑碳酸氫銨溶液作為追肥,以免氨揮發傷害幼苗和葉片。葉面追肥應在晴朗的早晨進行,中午應及時除風除濕。

4.植物調節

(1),植物拉伸時,開始插架或掛藤。

壹般插單個柵欄框,既有利於通風透光,又便於紮藤和管理,瓜條也比較直。目前掛繩多用於大棚栽培。在植物的上下部位可以水平拉壹根鐵絲,每棵黃瓜可以掛1尼龍繩或專用藤繩,掛繩的上下兩端固定在鐵絲上。

紮藤時要註意避免損傷葉片,葉片要均勻地平鋪在框架上,防止相互遮蔭,影響光合作用,降低產量。

(2)、及時綁紮頭蔓。

為了制造植物?領先?整齊,可以用?s?形紮藤,即先將較高的植株彎曲後再紮藤,但不能橫紮,更不能倒紮,否則會導致瓜融。

溫室黃瓜栽培壹般以蔓結瓜為主,植株10葉以下的側枝要打掉,10葉以上的側枝可留在瓜胚前取芯。同時去除側蔓多余的芽、雄花和卷須。下部已開始失去功能的老葉和病葉應及時打掉和落藤,有利於改善溫室內的光照條件。

當植株爬到架頂時,應將其拔除,以促進瓜的回歸。吊蔓多為單莖修剪栽培,使主蔓結瓜。隨著株高的增加,應及時降藤,保持株高基本壹致,有利於生產操作。

5、病蟲害防治

早春大棚栽培常見的害蟲主要有粉虱、美洲斑潛蠅和瓜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灰黴病、枯萎病等。

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

防治病蟲害時,在選擇抗病品種的同時,首先要進行農業防治,即控制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和合理施肥,使植物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並及時摘除病葉和病枝,帶出園外銷毀。把化學藥品作為最後的手段。

(1),害蟲

粉虱:可選化學品為敵敵畏煙劑和噠蟎靈。敵敵畏、殺蚜煙劑、氰戊菊酯煙劑每次用量為0.3~0.5㎏/畝。或在當地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吡蟲啉、噻嗪酮、螺蟎酯、聯苯菊酯、啶蟲脒、氯氰菊酯等藥物進行防治。美洲斑潛蠅:熏蒸劑的用法和用量與粉虱相同。藥物可選自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毒死蜱,阿維菌素?啶蟲脒、滅蟻靈、農天樂、氟蟲脲等農藥。蚜蟲:和煙幕劑壹樣。白僵菌、吡蟲啉、啶蟲脒、螺蟎酯、噻蟲嗪、抗蚜威、氯噻蟲啉、氰戊菊酯、毒死蜱、三氟氯氰菊酯等。(2)疾病

白粉病:可以選擇甲基硫菌靈和嘧菌酯嗎?百菌清、百菌清和其他用於噴霧控制的化學品。病毒性疾病:可以選擇嗎?銅B,寧南黴素,硫化銅?烷基?烷醇水乳劑,嗎啉胍?三氮唑核苷及其他預防和治療藥物。霜黴病:可以選擇乙硫酮嗎?錳鋅、霜黴威、福美雙、百菌清、甲霜靈?錳鋅、甲霜靈銅、磷乙基鋁等。細菌性角斑病:可采用氧化亞銅、氫氧化銅、堿式硫酸銅、赤黴素、琥珀酸銅、氫化黴素、中生黴素、噻蟲嗪銅、雙氯芬酸、喹啉銅、氯硝柳胺銅防治。灰葡萄孢:腐黴利、嘧黴胺、嘧菌環胺、伏?防治采用嘧菌酯、噻菌靈、吡唑、丙脒等藥物。枯萎病:可以選擇惡黴靈或黴靈嗎?甲基霜劑、噻菌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多菌靈、苯菌靈等。選擇防治藥劑時,必須在當地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避免藥害。

六、收割

早熟是溫室春黃瓜栽培的主要目的,提高早期產量是關鍵。因此,根瓜宜早收,有利於後續瓜條的快速生長發育。黃瓜條在早春生長緩慢,開花後15 ~ 18天進入收獲期。此時4到5天就可以收獲1次。若開春後氣溫逐漸回升,可每2~3天采收壹次。3-4月,1~進入結果高峰期後2天,必須收獲1次。

采收應在清晨進行,此時瓜條鮮嫩,水分充足,黃瓜體溫低,適宜運輸,品質好。總之,適時采收可以延緩黃瓜衰老進程,有利於高產。

總之,種植過程中自然要提高黃瓜的管理水平,使溫度、濕度、光照、養分都在適合黃瓜生長發育的範圍內,然後及時防治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