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黃金時代,壹定有更多精品。”
豫劇《江姐》是金枝戲曲藝術發展中心成立以來的第壹部作品。李金枝對這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中心寄予厚望。“去年7月,在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該中心成立。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以中心的名義吸引壹批專家,打造壹些精品。可以說,江姐是中心生的,中心也是為江姐而設的。”
李金枝感慨地說,自己演戲幾十年了,現在的年紀正是創作的巔峰,所以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壹定要在最好的時機排出壹部精品。“現在的演出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戲曲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這對我們豫劇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創作出更有吸引力的劇目,觀眾才會走進劇場。”
李金枝說:“作為壹名演員,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有壹個好劇本。歌劇雖然是‘角落’的藝術,但劇本會是錦上添花。從前陣子趙本山在鄭州的二重唱,到前幾天楊麗萍的《雲南映象》,都是好演員、好劇的典範。他們成功了,他們也把壹度沒落的民間藝術從低迷中拯救了出來。他們的成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豫劇《江姐》在鄭州演出結束後,李金枝將和演員們壹起巡回演出。接下來,她將嘗試把電影《斷藍橋》搬上豫劇舞臺。"那壹定是壹項激動人心的發明。"李金枝說。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率洛陽豫劇團進京演出《穆桂英》,在北京引起轟動,被譽為“洛陽牡丹”。1984年,豫劇洛陽第二劇團進京演出,青年演員李金枝主演的《金雞引鳳》,以其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壹致好評,被譽為“洛陽小牡丹”。現在她又去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戲劇節,主演《浪漫女人》獲得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李金枝在短暫的藝術生涯中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實屬不易,這是黨的關懷和培養、老師們的辛勤教導和我勤奮學習的結果。
活動年表
1991年,農歷韋辛年: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中國傳統戲曲演員獲獎名單:
李金枝(湖北十堰豫劇團)
白(黑龍江龍江實驗劇院)
胡小鳳(河北邯鄲東風豫劇二團)
楊乃彭(天津京劇團)
李桂蓮(晉劇院)
薛亞萍(山東京劇院)
宋轉轉(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晉劇團)
胡(湖北武漢漢劇院)
楊赤(大連京劇團)
林(江蘇省昆劇院)
李喜華(湖北潘翔襄陽縣豫劇團)
顧秀榮(河南豫劇壹團)
丁凡(廣東粵劇團)
胡金芳(江蘇昆曲劇院)
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劇團)
陳力(江西贛劇團)
王永光(湖南湘劇團)
鄧晚霞(香港鄧晚霞京昆劇團)
馬(川渝川劇團)
王(吉林省戲曲學校)
馬(吉林省嘉安縣黃龍劇團)
王海波(臺灣省新生代戲劇表演團體)
2月4日,1992,農歷任申正月初壹:1992,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1992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CCTV 1播出。晚會以“匯聚名家精品,奉獻藝術與美”為宗旨,主流提問,全國規格。其鮮明的主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高雅的藝術品位,在引導廣大觀眾的欣賞潮流、提高審美情趣、凈化文學舞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晚上的戲劇和曲藝節目如下:
5.京劇《十八羅漢鬥悟空》(董文華,天津青年京劇團等。)
6.《國語聚會》歌劇合唱團(均由文華大獎獲得者表演):
豫劇《牡丹亭》節選(河南豫劇學院,李金枝)
上海歌劇《月亮照在媽媽心上》節選(陳瑜,上海上海劇院)
湘劇《過梁》節選(湖南王永良湘劇院)
節選自龍江戲《荒唐寶玉》(白,黑龍江省龍江戲實驗劇團)
晉劇《閨閣戲》節選(楊,陜西話劇院團委)
贛劇《朱良的婚禮》節選(圖惠玲,江西話劇院)
黃龍戲《騎在黃龍上飛上天》(吉林省農安縣黃龍劇團的驚雷)
梨園集團英國京派唱段精選
20.宮門帶節選(顏興鵬)
21.摘錄自姚期(孟廣祿)
22.節選自《女子釋》(李世基)
23.坎羅吉(張學津)
24.真相的故事(梅葆玖)
百花齊放爭艷越劇團(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32.《孔雀東南飛》節選
33.節選自楊乃武和大白菜(陶慧敏)
34.摘自《西廂記》(毛·)
35.《紅樓夢》節選(邵巖、江瑤、夏賽麗、陳慧玲、宜顏、朱丹萍)
37.京劇《香香和》在路上(9折)(北京市西城區春芽京劇團:朱9歲,蔡可欣[11歲])
43.京韻大鼓《金門潮》(羅玉生)
44.曲藝合奏《看花燈》(中國北方曲藝學校)
46.京劇交響合唱團毛澤東的《詠梅》(中央樂團擔任合唱,邱莉指揮,張克瑤飾演毛澤東,李維康、楊春霞、劉長瑜、楊淑蕊演唱)。
2005年2月9日,農歷正月初壹:文化部2005年春節電視節目播出。
2005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在CCTV 1播出。晚會以“匯聚名家精品,奉獻藝術與美”為宗旨,主流提問,全國規格。其鮮明的主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高雅的藝術品位,在引導廣大觀眾的欣賞潮流、提高審美情趣、凈化文學舞臺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晚上的戲劇和曲藝節目如下:
1.前言:賀新春(由於魁智、趙寶秀、孟廣祿、李勝素演唱,中國京劇院、二炮文工團、吉林歌舞劇院、北京東城少年宮、空軍藍天幼兒園、北京老藝術家舞蹈團演出)。
31.《我的母親紅娘》(選自豫劇《朝陽溝》)(王輝、李金枝演唱,吉林歌舞劇院演出)
38.歌劇《秦香蓮》(高(秦腔)、阮(京劇))
2005年5月22日,農歷四月十五:大型現代豫劇《長相思》演出。
經過壹個多月的封閉排練,大型現代豫劇《長相思》在鄭州藝術宮上演。
現代豫劇常香玉講述的故事,始於2004年6月1日,豫劇大師常香玉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臨終之際,她的腦海裏開始回望自己81年的人生:壹個因唱戲而被族人趕出家門的小女孩,歷盡艱辛,最終成為“豫劇皇後”,但在達官貴人眼中,她依然是壹個可以隨意羞辱的戲子。是解放軍拯救了劇團,讓常翔宇找到了做人的尊嚴,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從此,常香玉把她對黨和人民的感激之情變成了壹首歌,在全國各地傳唱。她把壹生都獻給了心愛的人,最終成為壹代藝術家,人民藝術家。
與以往單純的評書不同,該劇以全新的視角、全新的結構、全新的敘事方式,揭示了壹代豫劇大師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境界。“這是壹部詩劇,是河南豫劇史上的新創造。”河南藝術研究院劇目室主任、文學評論家楊壽林說。
常香玉這個角色由常派弟子、國家文華獎和梅花獎獲得者、國家壹級演員王輝和李金枝連梅飾演。由第六屆全國藝術節大獎獲得者李立宏擔任導演,河南省著名青年劇作家韓峰、楊林、李立宏擔任編劇。為了把這部劇拍成經典劇,舞美、道具、音樂、燈光等。都是國內壹流的專業人士玩的。
2006年9月17,農歷三月二十五日晚:大型歌劇交響音樂會《梨園飛歌》舉行。
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在悉尼歌劇院演唱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大型交響音樂會《梨園飛歌》。《梨園春》在澳大利亞的演出,是豫劇第壹次登上世界舞臺。
作為今年“中國文化澳大利亞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場名為“梨園飛歌”的演出匯集了所有主要的中國戲劇。這是第壹次以交響音樂會的形式表演中國傳統戲劇。中國和澳大利亞通過電視技術合作實現了首次跨洋直播。
演出團隊由100人組成,包括、肖翔宇、孫亮、、、、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和“梨園春”的部分獲獎者。他們向觀眾展示了包括豫劇、京劇、川劇和柳琴戲在內的經典片段。悉尼當地藝術家和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同臺演出。
65438+2007年10月22日,農歷十二月初四,下午:河南謝穎藝術團2007年新年演出。
河南謝穎藝術團等在河南人民會堂演出豫劇,別出心裁,組織了壹場“哭戲”,為觀眾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