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天麻1的食用方法,鮮天麻羊肝粥
原料為鮮天麻150克,羊肝60克,洋蔥3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將羊肝用清水煮熟後切成丁,大米磨成細粉,蔥切成米備用。鍋裏放適量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蔥米,炒熟後加入2000克水。米粉用冷水調成糊狀。水開後加入,再加入鮮天麻、羊肝丁、精鹽,煮成粥。
養肝明目,治頭暈的功效。
2、天麻煮雞蛋
功效:治療頭痛、頭暈。
配方:鮮天麻60克,雞蛋3個,水1000克。將新鮮天麻切片放入鍋中,放入水中煮30分鐘,然後打入雞蛋煮熟。
用法:每日壹次或隔日壹次。
3、天麻、枸杞煮豬腦
功效:對腦震蕩後遺癥引起的頭暈頭痛有壹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配方:鮮天麻1.00g,枸杞1.5g,豬腦2對。將鮮天麻片、枸杞加水煎煮1小時,放入洗凈的豬腦中煮熟。
用法:每日壹次或隔日壹次。
4.天麻山藥燉乳鴿
功效:具有滋補肝腎、健胃健脾、補氣益肺、滋腎固精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病後虛弱、陽痿、早泄、糖尿病、婦女血虛、月經不調、閉經、頭痛、頭暈等。
配方:鮮天麻、鮮山藥、洋蔥各65438±000克,乳鴿4只,豬肉250克,熟五花肉片、腰花250克,清水綠豆粉絲、生菜、蓮藕各65438±050克,豆腐幹200克,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鹽65438。將高壓鍋置火上,加入雞湯、天麻、山藥、乳鴿、姜片、豬肉、蓮藕片、豆腐幹、料酒、胡椒粉、鹽、蔥白,燒開,撇去浮沫,加閥壓1 0分鐘,停火降溫,再加入其他原料、雞精,再燒開,即可食用。
用法:吃肉喝湯。
鮮天麻的功效甘、平;入肝經;平肝息風止痙。用於頭痛、頭暈、四肢麻木、驚風、癲癇、破傷風。
1,平肝熄風:天麻能養血熄風。可用於治療血虛、肝風運動引起的頭痛、頭暈,還可用於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
2.防治心血管疾病:可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微收縮腦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
3、降血壓: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天麻多糖具有免疫活性。
4、祛風止痛:用於風痰所致的頭暈、頭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天麻適用於內風引起的頭暈。內風引起的頭痛有三種:壹是肝陽上亢,癥狀:頭痛、頭暈同時出現;二、痰堵在中間,表現癥狀:經常感覺頭很重;三、腎虛患者,癥狀:頭痛頭暈伴有記憶力減退癥狀。天麻不適合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暈。
天麻1怎麽吃,天麻竹筒粥的功效
原材料:
天麻10g,粳米10g,竹瀝30g,糖適量。
烹飪方法:
將天麻浸泡,切成薄片,與粳米壹起加水煮粥,加入竹瀝和糖即可食用。
如何吃和吃多少:
1天分兩次服用粥和天麻片。
功能:
平肝熄風,清熱化痰。
適應範圍:
適用於肝風痰熱型癲癇(發作前頭暈、頭痛、胸悶、乏力、心煩易怒,發作時突然昏厥、神誌不清、抽搐、吐痰,醒後如常人)。
原材料:
包括天麻10g,牛尾2條,母雞,肘子,扇貝調料。
生產方法:
在鍋裏煮母雞和肘子。天麻洗凈,放入缸中,加水,蒸透,切片。將牛尾按關節切碎,加水、蔥、姜、白酒放入鍋中煮沸,去除其異味。將煮好的母雞、肘子、湯汁放入鍋中,再放入牛尾、貝類,調好味,文火燉2小時左右。煮熟後,去掉牛尾,去骨留肉,整齊地放入盤中,然後插入幹麻片,挑出原汁中的母雞、肘子等料,用澱粉勾芡,淋少許香油。
2.天麻鱔魚火鍋的功效
處理方法:
將天麻洗凈,放入蒸鍋中蒸熟;鰻魚宰殺後,從背部剖開,去骨去腸,切去頭尾,切成6-8厘米長的小塊;豬裏脊肉根據肌肉纖維線條斜切成大薄片;用壹層很薄的水澱粉編碼;將豬心用水浸泡,取出後切成薄片;刮去蓮藕的糙皮,切片;平菇洗凈,撕成小花,瀝去浮水。
將上述原料分別放入盤中,圍在火鍋四周待用。炒鍋置火上,放油至四成熱,放入姜末翻炒至香,放入鮮湯燒開,撇去浮沫,放入天麻片和蒸天麻原汁,放入料酒、精鹽、胡椒粉、味精等。,舀到熱鍋裏,大火燒開,即可熱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香油、精鹽、味精、醋做成調味盤,每人1盤蘸著吃。
特點:
湯濃味美,鱔魚滑嫩,有祛風活血、壯陽強筋、強身健體的功效。
功效分析:
鰻魚性味甘、溫,入肝、脾、腎經,有補虛、祛風濕、強筋骨之功效。與天麻配伍,可用於治療氣血虛弱、氣血不通引起的頭暈、腰腿痛、頑固性風濕病。
註意事項:
死鰻魚是不能食用的,因為它體內有大量的組胺,吃了容易中毒;最好不去血就把鰻魚活殺了。
3.天麻燉鯉魚的功效
烹飪方法:
魚的鱗、鰓和內臟被去除、清洗並放入盆中。將川芎、茯苓切成大塊,第二次用大米泔水浸泡,再將天麻用浸泡過川芎、茯苓的大米泔水浸泡4?6小時,取出,蒸在米飯上切片,放入魚的肚子裏。將魚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蔥、姜和水,放入籠中蒸30分鐘,取出姜、蔥。另外,加入適量白糖、鹽、味精、胡椒粉、香油清水,燒開,用水豆粉勾芡,澆在天麻魚上。
如何吃和吃多少:
用煮熟的魚佐餐或單獨食用。
功能:
平肝熄風,鎮驚止痛,行氣活血。
適應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