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中的紫外線之美
1801年,利特爾發現在可見光中的紫光之外還有壹種不可見光,我們稱之為紫外光。它的波長最短,但生物功能最活躍。照射到人體的紫外線幾乎都被表皮組織吸收,可引起壹系列生理變化。
1.染色
經過幾天的紫外線反復照射或皮膚壹次性大量照射,皮膚逐漸出現色素沈著,呈深褐色。這是因為表皮中有壹層基底細胞,其中含有“黑素原”。在紫外線的作用下,“黑素原”變成黑色的索狀物,沈積在曬傷皮膚的表面。沈澱下來的色素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線,並迅速轉化為熱能,從而刺激汗腺分泌。
2.鈣和磷代謝
正常的鈣磷代謝對預防老年人骨質疏松癥、骨軟化癥、嬰兒佝僂病,以及肺結核、骨折、高血壓都有重要意義。人體鈣磷的正常代謝有賴於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維生素D缺乏,即使體內有足夠的鈣磷,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通常維生素D不僅是通過食物補充,也是由皮膚中的相關物質合成的。人體內的7-脫氫膽固醇在太陽下被紫外線照射後會轉化為維生素D。
3.消毒
壹定強度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散射的紫外線能削弱細菌和病毒的活力,抑制其繁殖;直射紫外線可以直接殺死細菌和病毒。例如,結核桿菌可以在黑暗潮濕的地方存活幾個月,但在陽光下暴露幾個小時後就會死亡:在陽光直射下,傷寒桿菌只需兩個小時就可以被殺死。所以室內多曬太陽,勤曬被褥,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健康長壽。紫外線的殺菌能力與波長有關,細菌吸收253.7 nm最快。所以我們經常用這個波長來做消毒用的紫外線管。
紫外線殺菌的原理很復雜。首先,它會引起細菌的蛋白質變性,導致死亡。紫外線照射還會降低壹些酶的作用,使細菌的氧化能力消失,阻礙生長繁殖。此外,還與細菌的生長階段、生長環境、紫外線輻射強度有關。
4.保健功能
人體受到紫外線照射後,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功能加強,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紫外線照射引起的色素沈著可使皮膚角質層增厚,增強皮膚的防禦能力,對預防和減少痱子、癤子、毛囊炎等皮膚病的發生有壹定的作用。
5.紅斑
人體接受壹定量的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分解皮膚細胞的蛋白質,使組氨酸變成組胺和類似組胺的特殊物質。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充血,在數小時的潛伏期內形成紅斑。這種紫外線紅斑具有抗炎、抗神經痛、抗過敏、加速血液流動、增強新陳代謝、增加胃酸分泌、刺激食欲、提高皮膚抗病能力等多種功效。具有很好的促進結締組織再生和加速傷口潰瘍面愈合的作用。
註意:陽光中的兩種紫外線對人體傷害最大。
陽光是由不同的光波組成的。最新研究表明,太陽中的兩種光會導致嚴重的皮膚損傷,甚至皮膚癌。
加州大學健康研究所參與了這項研究。根據學院的說法,陽光中最危險的是紫外線B(UVB)。紫外線B的波長比較短,是皮膚曬黑的主要原因。如果長期接觸紫外線B,紫外線B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最終導致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
紫外線B主要影響皮膚表層。越靠近赤道或海拔越高,紫外線UVB的強度越大。此外,在夏季,紫外線B的強度相對較高。
與紫外線B相比,紫外線A(UVA)對人的傷害較小。紫外線A的波長相對較長。它主要損害皮膚的結締組織。紫外線會導致皮膚過早老化和皮膚癌。
研究人員表示,紫外線A經常用於美容院,主要是為了讓皮膚變得更黑。然而,研究人員表示,紫外線A會導致白內障並損害視網膜。雖然研究人員仍然認為紫外線B更容易使皮膚曬黑,但紫外線A也是對人造成傷害的重要因素之壹,它還會導致皮膚癌的惡性發展。
很多防曬油可以阻擋紫外線B,但是對於紫外線A,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紫外線A還會導致皮膚癌,真的很讓人擔心。
研究人員表示,65%的黑色素瘤、90%的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都是由紫外線(UV)輻射引起的。科學家正在研究能夠阻擋所有紫外線的新壹代防曬霜。
日光浴的註意事項
陽光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好處,我們應該充分享受它的禮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日光浴,俗稱日光浴。人體不僅受陽光中所含的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的影響,還受空氣中溫度、濕度等氣象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說日光浴對健康有很多影響。冬天太陽位於南方,陽光只能傾斜。紫外線被厚厚的大氣層反射了很多,夏天只有大約1/6的紫外線到達地面,日出和日落時就更少了。所以,冬天的陽光尤為可貴。
1.日光浴最好在戶外進行。冬季無風天氣要幹凈、平坦、幹燥,周邊綠化好,空氣流通好,天氣晴朗,最好的土壤肥力可以避開大風。日光浴也適合在山區和靠近天然水源的地方。
但需要註意的是,日光浴不宜在瀝青地面上進行,也應避免靠近石墻。比如瀝青地面受熱會散發有毒物質,會汙染皮膚,不利於呼吸。如果冬天氣溫很低,也可以在室內進行,但壹定要打開門窗,避免玻璃阻擋紫外線的通過。
2.日光浴的時間壹般是冬天11到12,夏天9-11或者下午4-6點。時間長度可以從壹開始的10分鐘逐漸增加到L-2小時。
陽光是有價值的,但曝曬壹定要適度。尤其是日光浴的時候,不要空腹睡覺。可以適當暴露身體。妳應該經常改變妳的身體。最好戴上草帽和墨鏡,保護頭部和眼睛。還要註意防止感冒(夏季防暑)和過度暴曬造成的皮膚灼傷。
4.凡患有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臟病、尿毒癥、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者,不宜多曬太陽。此外,太強的太陽輻射容易引起白內障、光化性皮炎、結膜炎和熱調節障礙,應加強特殊預防。
5.註意自我反應。當日光浴出現體溫升高、惡心、嘔吐、頭痛、頭暈、食欲不振或睡眠障礙等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或縮短照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