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原則
1.1急性便秘多由腸梗阻引起,故主要根據病因治療。如果患者出現腹脹、隱痛等癥狀,可用溫水灌腸治療;如果是病理性梗阻,要及時手術治療。1.2便秘如果是肛門直腸附近的疾病引起的便秘,如肛裂、肛瘺、肛門周圍膿腫、巨大內痔並發感染等引起的急性便秘。,應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同時采取軟化大便或肛門給藥的方法,以利大便排出。1.3如果是服用了壹些有便秘副作用的藥物引起的急性便秘,應減少或停用此類藥物。必要時可加入對腸道刺激小的瀉藥。1.4部分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慢性便秘,應在病因明確後再進行治療。1.5長期便秘,甚至超過1年,或反復間歇性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的患者,經各種檢查證實結腸、直腸無器質性病變,壹般情況良好,食欲基本正常,無消瘦、貧血等表現,可考慮為便秘伴腸運動障礙或腸易激綜合征。這種便秘的治療壹般比較困難。可以嘗試以下治療措施。1.51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太極拳、做體操、慢跑或散步;可指導患者每晚睡前躺在床上做腹部運動(深腹式呼吸),每次15 ~ 30分鐘;可進行自我腹部按摩,按摩方式應為順時針方向,從右向左,持續15 ~ 30分鐘。1.52鼓勵患者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香蕉、梨、西瓜等水果,以增加大便體積,並應多喝水,少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強的飲料。1.53可以指導患者經常口服蜂蜜,起到通便的作用。1.54患者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才能逐漸恢復或重新建立排便反射。上午或白天比較忙的可以安排在晚上(壹般安排在上午比較好)。1.55可選用莫沙必利等胃腸動力劑,增強腸道動力,增加腸道蠕動,對慢傳輸型便秘有較好的療效。最近有報道稱,替加色羅(商品名:ZeKyle)是壹種選擇性5-HT4受體激動劑,可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結腸通過時間,增加大便次數。1.56原則上不應使用瀉藥,以免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目前有很多種導瀉劑可供選擇,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①容積性瀉藥:這類瀉藥能增加大便的容積以增強糞便對腸道感受器的刺激。常用的瀉藥有羧甲基纖維素鈉、乳果糖、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4000(forlax)和鹽類瀉藥(硫酸鎂和硫酸鈉等。).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等。也被稱為滲透性瀉藥。應用後可增加腸腔內滲透壓,減少吸水,增加糞便量。②潤滑性瀉藥:這類瀉藥在腸道內不被吸收,但能阻礙水分的吸收,故常起到潤滑腸壁、軟化糞便的作用(又稱糞便軟化劑)。液體石蠟、甘油和植物油是常用的。因為長期應用這種瀉藥會導致維生素A、D、K、鈣、磷的吸收,所以不適合長期使用。(3)刺激性瀉藥:又稱接觸性瀉藥,這類瀉藥由於刺激腸黏膜,影響腸道對水和電解質的吸收,具有很強的通便作用。大黃、番瀉葉、蘆薈等植物瀉藥中含有蒽醌苷,只有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成蒽醌後,才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長期使用刺激性強的瀉藥,會造成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此外,長期使用還會導致結腸黑變病。因為硫酸鎂等鹽類瀉藥對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所以也可以歸入這壹類。④局部刺激性瀉藥:甘油/氯化鈉(開塞露)、甘油栓等。,塞入肛門後,可使患者排便,引起排便反射,稱為肛門局部瀉藥,對慢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效果較好。1.561總之,應根據患者便秘特點選用不同的瀉藥(即個體化治療),原則上應選擇療效好、安全、長期應用耐受、價格低的瀉藥。但必須指出的是,對於任何壹個便秘患者,都不能過分依賴瀉藥,而應考慮以調整飲食、避免疲勞、加強鍛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為主要治療手段。有心理障礙的人要相應治療。1.57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生物反饋療法,目的是增加腸道的蠕動功能,有利於糞便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