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塔爾是個擁有豐富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的富裕國家,97#汽油折合人民幣1.6元1升
要了解卡塔爾,先從卡塔爾的首都多哈說起。提起卡塔爾首都多哈(DOHA),很多人並不陌生,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舉世矚目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設在多哈的半島電視臺……都讓“多哈”這個波斯灣的著名海港城市聲名大噪。歷史上的多哈是壹個以打撈魚蝦為主的貧窮落後的小城鎮,房屋都是用土坯、珊瑚石建造的,也有用椰棗樹葉覆蓋的茅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卡塔爾石油業的發展而變得繁榮。如今的多哈,是卡塔爾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國最大城市和第壹大港,也是全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到2008年人口已達到10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50%。
到過卡塔爾的人都感覺得出,在這個氣候炎熱,水資源匱乏、到處是沙漠的阿拉伯國家,看起來還蠻富裕,原因就是上天特別眷顧這些身穿長袍的阿拉伯人。卡塔爾和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壹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據有關資料介紹,2008年卡塔爾石油產量為3485萬噸,天然氣產量3080萬噸。卡塔爾是世界第壹大液化天然氣生產(LNG)和出口國,2008年,其液化天然氣出口量2787萬噸,居世界第壹位。由於能源豐富,政府規定,卡塔爾國民用水用電全部免費。更由於油價便宜,使卡塔爾人對車身寬大,外型威猛的大排量汽車情有獨鐘。為何卡塔爾人會喜歡那些高油耗的大家夥呢?我想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卡塔爾油價便宜。多哈目前的成品油零售價是,90#汽油每升0.70卡幣,97#汽油0.80卡幣,1卡幣等於2元人民幣,因此每升90#汽油和97#汽油,分別只相當於人民幣1.4元和1.6元!如此廉價的汽油,難怪卡塔爾人買車子都不考慮油耗。在多哈街頭行走,看到的盡是大排量的越野車、SUV,當然,也有很多實用的皮卡和MPV。
卡塔爾97#汽油,折合人民幣1.6元1升!
2、卡塔爾淡水資源嚴重缺乏,但居民用水用電由政府買單
大家看下面這組圖片,是多哈郊外新建的居民住宅區,這些建築既保留了壹些阿拉伯元素,但也註重更加美觀實用。大家仔細觀察,那些建築物屋頂上的白色小塔,它們到底有什麽用處呢?
原來卡塔爾是個淡水嚴重資源缺乏的沙漠國家,幾乎所有民用和工業用淡水都是依賴海水淡化處理。卡塔爾政府為其國民提供免費的水和電,也就是說卡塔爾國民私人用水用電都是由政府買單!但在多哈外來打工者非常多,這些“外來工”用水用電能否享受這樣的“國民待遇”就不得而知。因此在多哈大街上行走,經常可以看到這種運送淡水的車子,正在免費為多哈的卡塔爾國民供應淡水(下圖),所以那些新修的建築都在屋頂修了壹個白色的水塔,其用途就是用來存儲淡水的。
3、卡塔爾到處是大工地,有人預測多哈將成為第二個迪拜。
多哈和迪拜壹樣,同樣都是波斯灣海岸的沙漠城市,但多哈的名氣遠不如迪拜。如果不是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不是因為有個多哈回合貿易談判,不是因為半島電視臺設在多哈,再加上這次獲得2022世界杯舉辦權,多哈也就難以為世人所知曉。盡管多哈因此而名聲大振,但由於中國人去多哈旅遊或考察的人數遠不如迪拜多,所以我們對多哈的了解遠不如對迪拜了解的多。
下列這組圖片由我的同事劉士哲先生攝於2010年春節,這組照片,讓我們看到了壹個熱氣騰騰的多哈,壹個到處都是大工地的多哈,壹個變得越來越美麗的海濱城市多哈。這個波斯灣港口城市,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展,每天在大街上行走,到處都可看到壹幢幢新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到處可望見壹座座別墅在落成,到處可聽到擎天起吊機轟鳴作響,到處可遇見來這座城市打工的巴基斯坦人、印度人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人。高速發展的經濟和勞動力短缺,使這個中東小國的外籍人口比例已達到70%!因此,以多哈的開放程度和多哈的發展速度,讓世人感到,這裏就象是第二個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