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人參和五靈脂治什麽病?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苦,微溫。脾肺經。功效:補益元氣,復脈散結,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1】主治:乏力、納差、倦怠、惡心嘔吐、便溏、咳喘、自汗、驚悸、健忘、頭暈、頭痛、陽痿、尿頻、糖尿病、崩漏、小兒慢性驚悸、久病乏力、氣血津液不足等癥。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10g,大劑量10-30g,分煎;或者接地,1-2g;或者塗藥膏;或者泡在酒裏;還是進了藥丸,散了。【1】用藥禁忌:有實證、熱證,身體不健但非虛者,禁用。反藜蘆、五靈脂、皂角不宜同用。五靈脂活血化瘀,炒炭止血。用於瘀血阻心所致的疼痛、痛經、瘀血閉經及產後瘀血腹痛;炒炭治療崩漏出血;治療外傷,蛇和昆蟲咬傷的外部使用。五靈脂味苦,導瀉溫,“行氣脈”,“總則無痛。”所以《本草舒舒》指的是“經脈瘀血、氣滯、刺痛等證,必用之”在應用上,可以單獨服用,如《急風普濟方》對於突發性的心口疼痛,忍者無法治療。以本品為末,熱酒或醋湯飲用。若與蒲黃同用,可治血瘀、心痛、產後惡露不盡、腹痛,其益處顯而易見,如方的壹笑散。若與同時具有活血行氣作用的延胡索、沒藥、香附配伍,用於治療血瘀氣滯、脘腹脹痛患者,會增加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比如《醫學心悟》中的手散。近年來,本品常與活血、行氣、通陽類藥物合用,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也有較好的療效。用於崩漏、崩漏。炒五苓脂有止血的作用,沒有淤血滯留的弊端。可用於血瘀的出血患者,尤其適用於祛瘀止血,可單獨口服。對於不能止血崩的藥物,用五苓脂炒至煙盡尾,溫酒調至“去舊立新”,如《女良方》中的五苓脂散。本方也治腸風下血。如果不能喝,就煮烏梅葉湯調壹下。用於小兒疳積。五靈脂有消食化滯,殺蟲的作用。凡有消化不良或蟲積、脾胃損傷、面黃瘦、腹脹、上吐下瀉、食欲不振、對異物有食欲的小兒,均屬脾膿腫。可與砂仁、砂仁、麥芽、君子等同用,調理脾胃,消食殺蟲,如《證治規範》中的靈芝丸。若因營養不良而積潮熱,腹部脹燙,可與清疳清熱之品同用。比如《全有新鑒》中與黃連共研,豬膽汁入藥。用於蛇,蠍子和蜈蚣咬傷。五靈脂有解毒作用,研末可配酒;和雄黃混合後塗在患處。1.《德儀本草經》:“得蒲黃,治心中之痛,產後惡露刺痛。”2.《得壹本草》:“得半夏治痰凝血;輔助核桃和柏子仁治療咳嗽和肺脹;結合木香、烏藥,全身刺血氣;酒治蛇咬。”人參和五靈脂合用會降低人參的藥效。這是十九大恐懼之壹。不過目前在同用方面也有壹些探索。五靈脂與人參的配伍研究。對毒性的影響:小鼠參加五靈脂合煎後,灌胃或腹腔註射,無小鼠死亡。人參五苓湯劑量為成人300倍時無毒性,但腹腔註射時毒性有增大趨勢。對藥效的影響:80g/kg人參五靈脂水煎劑的遊泳時間和耐缺氧能力均小於紅參和五靈脂水煎劑。兩藥合用不增加CC14所致急性肝損傷小鼠的肝毒性,也不降低人參的保護作用。兩藥合用可顯著增強正常小鼠免疫器官的發育、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血素抗體的形成。還能顯著促進環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礙、小鼠胸腺和脾臟重量及溶血素抗體的形成。同時能提高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能顯著改善血瘀模型動物的全血粘度、紅細胞壓積和紅細胞電泳時間臨床應用:人參與五靈脂合用治療胃潰瘍、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糜爛性炎癥和慢性結腸炎有效,無1例出現任何副作用。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在治療冠心病方面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此外還用於治療腫瘤,五靈脂、黨參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婦科出血、月經不調、外傷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