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倪萍和陳凱歌,這事情久遠。拉壹個主綱。
32歲的倪萍1959年出生的倪萍,1988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業余節目主持,1990年任綜藝大觀專業主持,從此以後奠定了央視壹姐的例外。大氣清秀,陽光臺風穩健。1991年的倪萍,32歲青春靚女。
她功成名就,卻有壹段不被揭起的往事,原來她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就曾經有過壹段婚姻,並且在山東生了壹個女兒。當然往事隨風。單身靚麗的倪萍,只要她想結婚,哪裏就找不出人?
但問題是,這樣功成名就的年齡,她找的肯定是想壹個愛情,壹個安穩。
39歲的陳凱歌1952年出生的陳凱歌,那可是大倪萍七歲。彼此時他是壹個已婚的男人。妻子洪晃名門之後,長得雖然普通壹點,但是性格豪爽另類。洪晃後來坦誠跟陳凱歌離婚的原因,因為覺得有太多的女人喜歡陳凱歌,作為婚內的女人,她有當潑婦的欲望。
為了擺脫這種不好的感覺,她主動提出離婚。網絡上有兩個離婚期,壹個是1986年他們離婚,壹個是1991年他們離婚。總而言之,這位洪大小姐,對這樁婚姻是死心的。
陳凱歌和倪萍之戀也就是39歲的陳凱歌,和32歲的倪萍,是在壹種怎麽樣的狀況下戀愛的,已經不得而知。但事實上在這樣的壹個年齡,他們開始同居,而且同居了四年。
臺上風光的大姐大,央視壹姐,1993年,也不過34歲。但是41歲的陳凱歌卻因為《霸王別姬》斬獲了華語影壇的第1座戛納國際獎,奠定了中國導演的權威位置。
那個時候他們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奮鬥。想過結婚嗎?倪萍在《日子》裏是這樣說的:妳的戀人告訴妳,我是真情的,我們貌似不正常的生活方式,恰恰是正常人的感情在不太正常的生活環境壓迫下作出的正常反應,妳認為婚姻的形式比內容更重要嗎?這個戀人就是陳凱歌。
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陳凱歌為了不結婚粉飾自己的言行,壹方面對對方表白自己是真誠的,另外壹方面不去改變這種不正常的方式。
倪萍談起往事,說這段時間過得沒有尊嚴。也就是說她期待著陳凱歌給她婚姻,畢竟她和陳凱歌已經同居。但陳凱歌卻敷衍。敷衍的原因,其實從時光的後來看也很簡單。
第壹個,他肯定有過追求,畢竟倪萍是央視壹姐年輕貌美。
第二個,他沒有結婚的願望。面對壹個比他小7歲的倪萍,他把這種同居當成了各取所需,或者他也了解倪萍有過壹段婚史。結婚和離婚意味著麻煩。這是壹種對女性不負責任的態度。
第三個,當女人真心的時候,可能就是這個男人想逃離的時候。
陳凱歌與陳紅43歲的陳凱歌,因為《霸王別姬》功成名就。
這壹年他也遇到了被他驚為天人的陳紅,1968年的陳紅,比陳凱歌要小16歲。出身清白,容貌如仙,性格卻很桀驁不馴。
陳凱歌老房子著火,我們可以從他壹系列為陳紅打造的電影就可以看出來,他迷戀陳紅的美貌,以及陳紅美貌下冰冷的氣質,陳凱歌估計看到陳紅覺得自己老了,這個男人重新振奮了青春的荷爾蒙和活力,當然那壹個默默陪著他的倪萍,就成了昨日黃花。
據說陳凱歌是主動的求婚。大小姐陳紅,也非常淡然的回應,可以試著結婚,反正還可以離婚呢。
然後陳紅就晉升為陳凱歌正牌的夫人。而倪萍這個央視壹姐,成為了前女友。
關於陳凱歌的婚戀第壹任夫人洪晃,這真是壹個智慧的夫人,看穿了陳凱歌的朝三暮四和花心和不能溝通,也就淡然地拋棄了。
第二位女友倪萍,她的不幸也許是她的幸福。因為倪萍雖然善良而柔韌,但是婚姻中遇到原則問題,她肯定也會和洪晃壹樣驕傲的轉身。只是失落在陳凱歌沒有給她這樣壹個機會。陳凱歌在倪萍的這段感情中實在是表現不夠良好,話說他難道不自卑嗎?倪萍再怎麽親和,臺上的氣場十足。陳凱歌大約壹直都害怕活在洪晃的陰影中。所以兩個人沒有走到更親密的結果。
當然,我同情倪萍。不為結婚,沒有女人願意同居。
第二位夫人陳紅,我也不說陳紅有多少手腕,就看她對婚姻半鹹不淡的態度,就足以證明她能夠駕馭這場婚姻。因為在心理學上,心理距離較遠的這個人,可以駕馭事情的現實走向。
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在感情中投入的人往往最被動。但是看妳遇到了怎樣對待感情的人。
倪萍遇見陳凱歌,由於陳凱歌的不擔當,也算是感情的失落。陳凱歌遇到陳紅,當新鮮勁過了之後,陳紅用什麽來降服這個男人呢?
美色是外表,強悍是內心
可以說陳紅嫁給陳凱歌之後,她應該是最了解陳凱歌為人的。喜歡所謂藝術,可以沿這條路直接挖下去,愛怎麽拍片怎麽拍。
另外壹個是有傳統男人的生育觀,他對女人好不好是壹回事,但是給他生了孩子,總還是壹個巨大的籌碼。陳紅事無巨細地照顧陳凱歌,讓陳凱歌對她形成了依賴。這點,忙碌的倪萍大約是給不了這麽多的時間和柔情的。
男人的婚姻,說到底最終是壹種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是自私也是現實。
可以看到陳紅作為監制制片,支撐陳凱歌的種種付出。若說起這背後的動力,是因為她愛孩子吧。愛情最終會褪色,有孩子有親情的家庭是女人為之付出的根本動力。
陳凱歌的才情這個我不否認。但是我也不忍心把他和其他的人比。但是他作品的弱點是很容易看見的。敘事無力,刻意華美。這麽多年來,他無法超越《霸王別姬》,說穿了還是李碧華的腳本比較好。
貌似讀了這麽多書的陳凱歌,妳就不能認真研究壹下從古到今古今中外的故事?用華而不實,又實在對他指責過分,但是骨子裏的那壹種沈不下來,不接地氣,也很難讓許多人對他的其他方面贊譽。
多拿出點作品吧,否則這感情的履歷實在難以替生平加分。人壹生,做人做事,總還要有幾件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