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GIN是哪裏的酒

GIN是哪裏的酒

很多人都以為琴酒是英國人發明的,其實琴酒實源自荷蘭,如同許多現代烈酒的祖先壹樣,它最早的用途是藥,而不是壹種隨性的飲品。早在16世紀以前,這種酒就已少量的被制造作為藥物使用(其主要成分杜松子在傳統上就壹直被當作利尿、解熱與治療痛風的藥材來使用),因此經常被認為是金酒發明者的16世紀荷蘭病理學家法蘭西斯·西爾維烏斯博士(Dr. Franciscus Sylvius,又名Franz de la Bo&euml),實際上可能只是第壹個白紙黑字寫下琴酒制造配方的人。在荷蘭萊登大學(Leiden)任教、身為當時人體循環系統與組織學權威的西爾維烏斯博士是為了制造做為藥物使用而發明金酒的配方,但實際上真正讓金酒商業化成為壹種飲品的,卻另有其人。 琴酒真正被正式制造作為商業銷售用途的時間,很清楚地被紀錄著(這點大部分的酒類都起源不明,相較之下,琴酒可以說是異數)。與西爾維烏斯博士同時代的荷蘭人路卡斯·博斯(Lucas Bols)前瞻地看出這種配方在商業上的可能價值,而在原本的琴酒配方裏面加入了壹些糖,制造出口味更甜、更容易被接受的金酒。他在1575年時於荷蘭斯奇丹(Schiedam)建立的博斯酒廠(Bols),壹直到今日仍然是荷蘭式杜松子酒的主要生產大廠,也是此種杜松子酒商業化生產的先驅。 剛開始的時候,琴酒被稱為“Genever”,這名字其實源自琴酒的主要調味原料、杜松子(Juniper Berry,來自拉丁文Juniperus,“給予青春”的意思)的荷蘭文拼法。它在荷蘭以外的地區被稱為Geneva,由於此名稱與瑞士大城日內瓦不謀而合,很多行經荷蘭發現琴酒這物品的英國船員與士兵誤以為琴酒來自瑞士。他們將琴酒的概念帶回英國,並將其名稱簡稱為較容易發音記憶的“Gin”,從此以後英國開始有少量的琴酒制造。 然而,真正讓琴酒在英國廣為流行的關鍵,卻是瑪莉女王的夫婿英王威廉三世。原本是荷蘭國王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不只本身就是琴酒的愛好者,他更因為當時英-荷聯合王國跟法國之間的戰爭,下令抵制法國進口的葡萄酒與白蘭地,並且開放使用英格蘭本土的谷物制造烈酒就可以得到免許權——這立法幾乎可說是為琴酒量身打造壹個非常有利的環境,於是,英國自此躍升為最重要的琴酒生產國,甚至較發源地的荷蘭更青出於藍。

¤由來

琴酒的怡人香氣主要來自具有利尿作用的杜松子。杜松子的加法有許多種,壹般是將其包於紗布中,掛在蒸餾器出口部位。蒸酒時,其味便串於酒中,或者將杜松子浸於絕對中性的酒精中,壹周後再回流復蒸,將其味蒸於酒中。有時還可以將杜松子壓碎成小片狀,加入釀酒原料中,進行糖化、發酵、蒸餾,以得其味。有的國家和酒廠配合其它香料來釀制琴酒,如荽子、豆蔻、甘草、橙皮等。而準確的配方,廠家壹向是非常保密的。後來,傳入美國,則被大量的使用在雞尾酒的調制上。現在的琴酒,主要是以谷物為原料,經過糖化、發酵、蒸餾成高度酒精後,加入杜松子、檸檬皮、肉桂等原料,再進行第二次的蒸餾,即形成琴酒。

¤功效

在雞尾酒的酒譜裏,琴酒的使用量非常的大,壹些有名的雞尾酒,成份大都離不開琴酒,例如:世界知名的馬丁尼〔Martini〕便是。而琴酒中因為含有高成份的杜松子,所以,近年來臺灣亦十分流行以琴酒泡白葡萄幹來預防關節炎,據說效果非常好。

¤琴酒+白葡萄幹做法

1、將壹斤半的白葡萄幹放入幹燥容器中。 2、將格林諾倫敦琴酒或金普森倫敦琴酒倒入,直到覆蓋所有的白葡萄幹為止。 3、約放置七天的時間,讓白葡萄幹將琴酒完全吸收。(容器不需加蓋,過程中可以攪拌,以加速琴酒的吸收) 4、將浸泡好的[琴酒白葡萄幹]放進有蓋的器皿保存。食用方法:每天吃九粒[琴酒白葡萄幹],也可以拌入色拉壹起食用

¤配料

在英國造琴酒的配方,是用百分之七十五的玉米,百分之十五的大麥芽、百分之十的其他谷物,然後攪碎、加熱、發酵,與造威士忌差不多,完全發酵後的谷物汁再用連續蒸餾器來蒸餾,蒸餾出的酒含壹百八十到壹百八十八個酒精純度(Proof)在加上蒸餾水,降低到壹百二十。然後於琴酒蒸餾器中加上香料再蒸。由蒸餾得到酒味的方法,是造琴酒的壹種藝術,各種味道不同的琴酒,也是由於其材料種類與成分的關系。

¤種類

琴酒是近百年來調制雞尾酒時最常使用的基酒,其配方多達千種以上,故有“琴酒是雞尾酒心臟”之說。 琴酒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 ●淡體琴酒 淡體琴酒,最早用的是倫敦附近的制造商,他們在瓶簽上印有London Dry Gin,但現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的造酒商,也用後面兩個英文字。市面上所有的琴酒,都用了這個Dry字,瓶簽上有寫Dry Gin、Extra Dry GinN、Very Dry Gin、London Dry Gin等事實上都是壹個性質,說明此種酒不甜,不帶原體味。 ●倫敦琴酒 以麥芽及五谷為原料,主要產品有不甜琴酒與老湯姆酒〔Old Tom Gin〕,後者有甜味。 老湯姆是倫敦制的甜琴酒,有好幾項關於此酒的傳說。其中以金魯斯爵士(Lordkinross)在他書中記載的比較合乎邏輯。他相信老湯姆原是英政府的間諜,他在倫敦租了間房子,釘了個貓形的招牌來賣酒,有兩條管子連接著他的房子。行人想買酒時,可把錢由上邊貓嘴裏的粗管內丟進去,口中並念念有詞,然後他就由下面的細管倒酒出來,買的人就對著管子喝,這也可能是自動販買機的祖先。 ●普裏茅斯琴酒 除倫敦琴酒外,英國普裏茅斯也出琴酒,與倫敦琴酒類似,惟其香味不同,它比倫敦琴酒,質更濃,香味更重。 ●美國琴酒 美國琴酒(American Gin)與倫敦琴酒稍微不同,但這兩種酒,都可作成很好的混合飲料。其產品分成二級,瓶底有突出的D字者,表示蒸餾而成,有R字者表示精餾〔Rectifier〕而成。 ●英國琴酒 英國與美國琴酒的不同在於兩個重要因素,壹為英國琴酒蒸餾後的酒精度較低,故保有較多谷物特性雖然蒸餾酒精度低,但是裝瓶的酒精度卻較高;二為水質,當然,英國與美國的水質不同,自然影響到酒釀以及蒸餾的烈酒特性。 ●荷蘭琴酒 主要的產區集中在斯希丹(Schiedam)壹帶,是荷蘭人的國酒。荷式琴酒是以大麥芽與裸麥等為主要原料,配以杜松子酶為調香材料,經發酵後蒸餾三次獲得的谷物原酒,然後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餾,最後將精餾而得的酒,貯存於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裝時再稀釋裝瓶。荷式金酒色澤透明清亮,酒香味突出,香料味濃重,辣中帶甜,風格獨特。無論是純飲或加冰都很爽口,酒度為52度左右。因香味過重,荷式金酒只適於純飲,不宜作混合酒的基酒,否則會破壞配料的平衡香味。 荷式琴酒酒在裝瓶前不可貯存過久,以免杜松子氧化而使味道變苦。而裝瓶後則可以長時間保存而不降低質量。荷式琴酒常裝在長形陶瓷瓶中出售。新酒叫Jonge,陳酒叫Oulde,老陳酒叫Zeet oulde。比較著名的酒牌有:亨克斯(Henkes)、波爾斯(Bols)、波克馬(Bokma)、邦斯馬(Bomsma)、哈瑟坎坡(Hasekamp)。 荷式琴酒酒的飲法也比較多,在東印度群島流行在飲用前用苦精(Bitter)洗杯,然後註入荷蘭琴酒,大口快飲,痛快淋漓,具有開胃之功效,飲後再飲壹杯冰水,更是美不勝言。荷式琴酒加冰塊、再配以壹片檸檬,就是世界名飲幹馬天尼(Dry Martini)的最好代用品。 荷蘭琴酒(Holland)或(Dutch Gin)的味道是竦中帶甜,無論是喝純的或加冰塊,都很爽口。它基本上是用大麥芽作的,其味道是來自杜松莓。荷蘭是唯壹有專賣占酒酒店的國家,它冰過或加上冰塊,再加壹片檸檬,是辣馬丁尼(Dry Martini)酒最好的代用品。 琴酒不用陳年,他的美味是由多種香料蒸餾來的,不過在美國有些琴酒會陳年壹段時間,陳年後會成為淡金黃色,稱為Golden Gin,雖然已陳年過,但在商標上都不註明。如果是荷蘭造的淡黃色的琴酒,都是用焦糖染的色。最受人歡迎的琴酒雞尾酒,就是馬丁尼雞尾酒,不過它只是上百種琴酒雞尾酒配方裏的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