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助理導演張哲秀的處女作,講述了被男人奴役的女性的復仇故事,孤島背景和莫名的人物關系,影片處處打上了金基德的印記。 《煉獄島》曾入圍2010年戛納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由《愛有天意》、《老師的恩惠》的徐英姬主演,她曾在《追擊者》中扮演被殺人狂摧殘的無助女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本片中她扮演的“金福南”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但畢竟有著最終高舉鐮刀復仇的爆發。憑借這個角色,徐英姬獲得了韓國國內的全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電影業摘得也最佳影片,但之前在戛納反響並不熱烈。好萊塢的《綜藝》就發表評論說,“壹半是對城鄉差距的波瀾不驚的描寫,壹半是瘋狂殘忍的復仇奇幻劇,影片在不同類型中間搖擺不定”,“對於韓國恐怖愛好者來說過於文藝,對於喜好外國電影的真正影迷又太用力和愚蠢”,《好萊塢報道者》肯定了導演營造氣氛的功力,但“他並不知道該把暴力帶向哪裏”,最終只留下了四不像的半成品。《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是張哲秀的處女作,他曾長期擔任金基德導演的助理,本片也不禁令人想起後者的風格。影片雖然交代了“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始末”,但她的動機與心理依然不明,而導演安排的兩位女主人公之間的曖昧關系也著實令人難以琢磨。不管怎麽說,該片對女性生存狀態和女性復仇的描寫還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喜愛韓國電影的影迷們不要錯過。 2010年韓國年度處女作 《煉獄島》是壹部“墻內開花墻外香”的作品,早前已經在戛納電影節亮相,又在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收獲大獎,在張哲秀看來,影片的完成可謂險象環生。作為壹部新人新作,又不是太主流的電影,劇組始終受到制作經費的困擾。好在電影節如同壹枚橄欖枝,入圍戛納之際,影片完成了後期編輯,富川獲了獎,為影片後期的發行鋪平了道路。 影片就像壹個百經磨難後誕生的孩子,張哲秀愛如珍寶。在法國參展時,壹位中年女觀眾在看完影片後,不由驚呼“這是我壹生中看到的最棒的電影”。此景令張哲秀頗為感動。其實作為壹部韓國本土意識強烈的影片能夠在海外受到此般贊譽,實是以外的驚喜。因此,張哲秀對國內的輿論存有更大的期待。他形容說:“電影在海外電影節放映,如同美術課畫壹幅母親的肖像給老師看,而在本土上映,如同將這幅肖像拿給母親本人看,此時獲得的肯定才是令人動容的。” 從片名看,這理應是壹部令人毛骨悚然的片子。影片女主人公生長在壹個廢棄的孤島上,壹直受到島上男人的性奴役,身心俱疲,終於燃起了復仇的火焰。淩厲的劇情、血腥的畫面對於壹部處女作來說,實在是重口味。但如果幕後的操刀人是金基德的門生,那就不會叫人意外了。 張哲秀:金基德門徒 張哲秀獨立執導作品前,曾擔任金基德的副導演,因此影片多多少少會打下金式的標記,更有評論稱《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的整體氛圍都在向金基德作品致敬。張哲秀亦表示,2002年參與拍攝《海岸線》時,便對“孤島”這壹故事背景頗為感觸,從而直接促成了該片的構思。 然而,在壹次采訪中主演徐英姬的表示,導演把《煉獄島》看做壹部言情片。張哲秀解釋說,影片雖然表現形式殘酷,但歸根結底是在解讀愛與恨的糾葛,而這兩者的激化是通過“性”帶來的緊張感實現的。性是人類的本能,亦是人類的關心的焦點,通過這個G點,可以看到人類社會的真實壹面。他進壹步說道,在日本留學時,他已關註到金基德的成名作《漂流欲室》,並深深意識到,這部影片便是他未來的藝術目標。十年後,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