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準備花盆和培養土
火龍果是淺根植物,栽培過程中不需要換盆。直徑25-35 cm的陶罐、木箱等透水性、透氣性好的容器均可。最好不要用塑料盆、瓷盆等透氣性差的容器。種植前,盆必須消毒,新的陶罐不用消毒。但必須在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才能將盆壁上孔隙中的汙濁氣體排出,否則會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
火龍果對培養土沒有嚴格要求,但土壤必須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不喜歡堿性土壤。家庭盆栽可以自己做培養土。將6份腐殖土、2份糞土和2份粗河沙混合均勻。堆了半個多月。
二、缽苗管理
盆栽火龍果最好用扡插苗。幼苗只要有根,發出新枝,就可以移盆。先在盆底的孔上放兩塊碎泥瓦,然後在盆底鋪壹層3-5厘米厚的鵝卵石或粗砂作為排水層。然後,放入半壺準備好的培養土中。在盆土的中央,並排堆起兩個饅頭狀的土堆,在土堆上放兩株幼苗,株間距不超過5厘米,並使幼苗的根分散在土堆周圍。然後在兩棵幼苗之間插壹根棍子,把它們綁在壹起。這時候就要調整幼苗的方向,幼苗向陽的壹面都是朝南的(火龍果的三角形莖幹有陰陽兩面,三核中最寬、角度最大、顏色稍淺的兩面是陰面,對角面是向陽面)。然後把土培養到花盆邊緣3 cm,用手輕輕壓住植物周圍的土,然後澆水1遍。1周後移至陽臺正常管理,擺放時註意向陽面朝南。
火龍果是耐旱植物,寧幹不濕,幹了才澆水。每周澆壹次以氮肥為主的有機肥溶液,不要太稠。火龍果是壹種陽光植物。不過,夏天太陽太強的中午,也要適當遮陽。還要隨時把莖枝上新長出的側芽去掉,只留頂芽,促進生長。當株高約為1米時,在頂部剪去約3厘米長的莖尖,以促進側枝在頂部發出。當頂側枝長到50厘米左右時。然後在盆周圍插四根約1米的竹竿,在竹竿頂端綁壹根橫梁,將側枝綁在橫梁上,使其自然伸出或下垂。當側枝超過80 cm時,應將莖尖剪去3 cm左右,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管理好的話,7-8個月就開花了。
三、花期管理
火龍果花期長,大花多,對營養的需求高。因此,含磷鉀肥的有機液肥除加強苗期肥水管理外,還應在開花前追肥1次,每隔5-7天追肥1次。陽臺和屋頂盆栽火龍果受土壤量和養分供應少的限制,側枝不宜過長,每枝不宜超過3朵。最後要摘兩朵花吃,只剩下1朵花。
火龍果可以自花授粉,但異花授粉結實率更高,果實也很好吃,有條件的話應該進行人工授粉。晚上花開的時候,用新刷子從壹朵花的雄蕊花藥上沾壹些花粉,彈到另壹朵花的雌蕊柱頭上。
采後管理和越冬
每年165438+10月之後,果實基本都收割完畢。這個時候基肥要施壹次。方法是用小手鏟將盆內側四周的土挖至10 cm左右的深度,暫時堆在植物根部,然後施入混有糞肥和雞糞的有機肥,再進行土壤恢復,澆水1次,為越冬做準備。
北方大部分地方,要禦寒,搬到室內就行了。最好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需要註意的是,冬季不能施肥。適當控制澆水。春天過後不要太早離開房間。壹般來說,妳肯定會在五月中旬之後離開房間。出室後,將第壹年結果的側枝從近根處剪去,以促進新側枝的出現,為當年提前開花結果奠定基礎,否則原有側枝不能再開花結果。
火龍果扡插育苗方法
切割方法。每年5月至9月,將從母株上取下的肉莖切成5至6厘米長的小塊,刀口塗上草木灰或消毒粉。在陽光下暴曬3至5小時後,插入並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插入用洗凈的細河沙做成的苗床中,間距3厘米,噴水保持基質濕潤,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大約50天後生根,存活的植物被移植到3-5英寸的泥盆中。土質為60%腐殖土,30%園土,10%沙。當植株上有小慈姑莖時,盆土仍保持濕潤,置於強烈陽光下。每7 ~ 10天施肥壹次。有機肥與液態氮、磷、鉀肥結合,無機肥為輔。要有太多的肥料和水來防止根部腐爛是不容易的。
1.火龍果扡插育苗或作物嫁接育苗
火龍果幼苗扡插:春季是最適宜的時間。插條選取生長飽滿的莖節,切成長度為15cm的小段,傷口風幹後插入沙床,約15-30天即可生根,待根長到3-4cm時移栽到苗床中。
2.火龍果實生苗嫁接: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莖肉飽滿的量尺作為砧木,晴天嫁接。用刀把火龍果莖切成平面,插入接穗,對準形成層,用棉線紮緊。在28-30攝氏度的條件下,4-5天傷口接合面會形成大量愈傷組織,接穗顏色與砧木接近,說明兩者的維管束已經愈合,嫁接成功,這時可以移入苗床中的跟部繼續培養。
3.火龍果苗期管理:苗床應是向陽通風、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精心培土,壟溝90 cm,667平方米,施腐熟雞糞或牛糞1500 kg -2000 kg,混谷殼灰1000 kg,充分攪拌。之後施鈣鎂磷肥100-150 kg,用鋤頭充分攪拌,施入耕層4-5 cm深。然後將幼苗種植在苗床中,行距3 cm,澆水,每隔10-10噴施500倍多菌靈1次。
切割基質可以是粗河沙(最好帶有碳化谷殼)。插入後保持基質稍微濕潤。20天左右就生根了。盆栽火龍果施肥原則:薄肥勤施。有機和無機結合。苗期:高氮低磷低鉀;開花結果期:低氮高磷鉀。方法:每年2月、5月和8月,在每盆邊緣65438±00cm的土壤下埋50克花生麩。10年5-6月,每10天澆壹次化肥溶液,濃度0.7%左右。苗期:復合肥壹蓋+尿素壹蓋;花果期:復合肥壹蓋+磷酸二氫鉀壹蓋。
春夏是最適合火龍果扡插的時間。選擇生長飽滿的枝條(生長點附近的嫩莖不適合),每根長約15cm,曬幹24-48小時或陰幹5-7天。傷口完全愈合後,進行切割,防止切口感染和腐爛。
扡插基質應疏松透氣,含砂量為40% ~ 50%,基質濕度應保持在10% ~ 15%。
為了增加育苗基質的有機團聚體和通透性,可以適當添加腐熟的畜禽糞便。如果基質土壤的pH值小於6.5,可以加入草木灰進行改良,但不允許將禽畜糞便與草木灰混合使用,以防氨氣灼傷火龍果根系。因為火龍果的根系主要附著在3 ~ 6 cm的土壤表層,只要土壤基質滲透性好,育苗初期可以不施肥。
切深2 ~ 3 cm,切完不能馬上澆水。育苗前期應避雨防曬12 ~ 15天,但要註意通風。30-40天後根長到3-4厘米時移栽;它也可以原位生長。
火龍果生長迅速,在適宜條件下每天延伸1 ~ 2厘米。扡插苗第二年即可結果,第三年進入盛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