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秋節必吃的食物是什麽?

中秋節必吃的食物是什麽?

中秋節的傳統食物是什麽?

1,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悠久的傳統習俗。天氣晴朗,月明,桂香沁人心脾。大家壹起品月餅,賞月,這是壹個別有風味的節日團圓。月餅作為壹種形似圓月、內含好餡的食品,出現在北宋時期。詩人、美食家蘇東坡有“小餅似嚼月,內有酥糯”的詩句。作為壹種食物,被稱為“月餅”,最早出現在南宋《武林舊事蒸食》中。當時杭州民間有“月餅互餵,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末,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日式和美式之分。

2、蓮藕盒

中秋節吃藕也是團圓的標誌,尤其是吃“藕盒”。江浙人大多將蓮藕切片,每兩片的下端連在壹起,中間夾上肉和蛤蜊做成的餡,面條炸至金黃。這也叫蓮藕餅,和月餅的功效壹樣。

3.蝸牛

中秋節前後,螺空,腹中無螺。所以肉特別飽滿,是吃螺螄的最佳時機。而且蝸牛肉營養豐富,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4、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需品之壹,因為“柚子”與“妳”諧音,也是祝願月亮保佑的意思。吃著甜甜的月餅,再吃著酸甜的柚子,既開胃又解膩,讓人口腔清爽。

5.鴨肉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壓迫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朝。但當時管制嚴格,無法明確組織鬥爭,就用了暗語。當時漢族人稱蒙古人為“達子”,故取諧音“鴨”。人們壹致認為,中秋節吃鴨子意味著大家將壹起采取行動推翻袁統治。而且中秋前後的鴨子肥瘦相間,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6.蘭姆糕

糍粑是壹個圓的凝結,總是伴隨著壹個圓。蒸糯米的蒸鍋,做糍粑的飯碗,放糍粑的簸箕,還有黃豆、花生、芝麻等。壹切都與圓同在。四川有些地方把桂花加到糍粑裏做成月桂糍粑,蘸著炒。

7.石榴

中秋節是石榴成熟的時候。由於紅如瑪瑙,白如水晶,入口如晶紋玉膏,石榴成為餐桌上的供品之壹,象征長壽、團圓、吉祥。這個東西不剝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見性。摸在手中冰涼圓潤光滑,剝開後能見度大於食用價值。它就像壹顆小寶石聚集在壹起,也意味著團圓。

8.大麻餅

四川人在中秋節不僅吃月餅,還會打、殺鴨、吃芝麻餅、蜜餞餅等等。在壹些地方,橙色的燈籠也被點燃並掛在門口以示慶祝。還有小孩子在柚子上上香,沿街跳舞,叫做“舞動流星球”。嘉定縣中秋祭土地神,表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觀音會”。

9.戶外燒烤

在中國臺灣省,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在中秋節吃燒烤,現在大陸許多商場也在中秋節前夕舉行燒烤銷售,因此許多人光顧。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燒烤成了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壹道菜。

10,麥健

8月15日,山東慶雲縣農民祭祀土谷神,稱為“少年苗社”。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了月亮還要祭奠祖先。冠縣、萊陽、廣饒、郵城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房客。即墨中秋節吃壹種節日食品,叫做“麥箭”。麥箭是即墨中秋節吃的壹種喜慶食品。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入肉餡或素餡,再用稻草卷成筒蒸,吃時調味,十分美味。

11,吃南瓜

中秋節吃老南瓜在江南地區非常流行,不僅因為中秋節恰逢南瓜豐收,還因為有壹個關於“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傳說南山腳下住著壹戶窮苦人家,父母年邁,只有壹個女兒,名叫黃花。當時,黃華的父母經過多年的饑荒,臥病在床。8月15日,黃華在南山的雜草中發現了兩個南瓜。她把它撿回來煮給父母吃。吃了之後,兩位老人食欲大增,恢復了健康。因此,八月十五吃南瓜也意味著健康成長和長壽。

12,大豆

江浙的中秋節,除了芋頭,還會特意蒸壹些毛豆。毛豆在當地也叫Maopod,pod與“賈”、“姬”二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寄希望於好運,壹切順利。

13,芋頭

在江浙壹帶,芋頭的發音和“運”差不多。因此,在中秋節吃芋頭不僅是為了享受美食,也是為了表達對好運的希望。

14,吃菱角

中秋節是壹個非常傳統的節日,有很多飲食習俗,其中吃菱角是非常常見的飲食習俗。在江浙壹帶,每到中秋節,街上都是賣菱角、買菱角的人。荸薺生長在7月,但在中秋節期間,是荸薺最飽滿成熟的時候。荸薺甜脆,可生吃,也可熟吃。而且中秋節吃菱角有“聰明”的意思,所以很多大人都會在中秋節給孩子買菱角。

15,大閘蟹

中秋節是“蟹膏肥,稻香”的季節。壹輪圓月,壹壺清酒,幾個老朋友,壹盤大閘蟹,那滋味令人神往。回到世俗生活:但是今年的大閘蟹壹定要夠貴。妳還不如吃點別的。

桂花糕16

中秋節是桂花飄香的時候。在中秋節期間,許多人會用桂花作為最桂花糕或浸泡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散發著桂花特有的清香。

17,桂花酒

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的桂花,聞壹聞陣陣桂香,飲壹杯桂花酒,慶壹家人的甜蜜,歡聚壹堂,成了節日的美好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還具有食用價值。在屈原的《九歌》中,有壹首“扶馬仗飲桂漿”和“飲桂酒椒漿”的詩。可見中國喝桂花酒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

中秋節的飲食註意事項

1,飯前不喝酒,合理飲酒,控制食量。

喝酒是節日必不可少的。許多人習慣在飯前喝壹杯酒。喝酒的小孩和小姐不準喝各種甜飲料。空腹喝酒不僅容易喝醉,還容易損傷胃黏膜;碳酸飲料不僅營養價值極低,還會阻礙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和接受。

建議剛開始吃飯的時候不要喝,等吃到壹半再喝也不遲。飲酒要適量、適度,最好選擇紅酒、黃酒。餐桌上的食物曾經非常豐富,所以最好專註於食物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2、零食搭配合理,不要放開吃。

三餐油膩食物較多,所以零食應以開胃、理氣、消脹、降火、消燥為主,如飯後吃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少吃花生、瓜子、糖果、巧克力等。梅幹菜、山楂片和薄荷片應該是主要的口味。

節日期間,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瓜子、花生、堅果、核桃、糖果等。在家招待來訪的客人或自娛自樂。大家邊吃邊聊,不知不覺就吃了壹桌子的瓜子。其實瓜子,花生等。都是高油的,過量食用會讓人口渴,而糖果含有大量糖分,不適合多吃。所以,零食雖然很誘人,但也要適量食用,不要以節日為借口而放過。

3、均衡飲食,合理搭配

均衡飲食強調各種營養元素的搭配,動植物蛋白、蔬菜、菌藻的合理配比為1: 1: 1,既保證了食物的多樣化,又滿足了口味的需要。

另外,在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時,可以吃壹些泡菜、酸菜、醬油豆腐等發酵食品。發酵食品中的那些“有益微生物”會讓食物發生奇妙的變化。發酵的饅頭、卷、面包、蛋糕比蛋糕、面條等未發酵的食物更有營養。另外,發酵面食熱量低,是減肥者的首選,但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選擇發酵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