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覺得農村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麽?現在還能吃嗎?

妳覺得農村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麽?現在還能吃嗎?

看到這個問題真的勾起了很多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我每年有壹兩次跟隨母親和祖母回鄉下看望我的曾祖母。對孩子們來說,鄉村真的是天然的遊樂場。我們去抓泥鰍、黃鱔,和當地的小朋友壹起摘草莓,爬樹摘桃子,偷偷從家裏帶香腸、臘肉去野外燒烤...我們直到晚餐才回家。壹進院子,就是壹個廚房,壹個大土竈,壹口非常大的鍋。我的曾祖母身材矮小,坐在爐子邊上添柴火。我奶奶揮著鍋鏟,給我們忙活吃的。

我記不清當時吃的是什麽,但我對米飯的方式印象深刻。在四川,它被稱為“豆子,土豆和豌豆的米飯”。以豆角飯為例。做法是提前用水把米泡半天,在木鍋裏倒油,油熱後把姜蒜切片炒壹下,倒入豆角炒壹下,再往鍋裏倒點水。水不要太多,和豆子差不多。然後把泡好的米飯鋪在豆子上,蓋上蓋子慢慢悶。柴火燒得差不多了,飯也快熟了,打開鍋蓋,香味撲鼻,有米、油、豆的香味,底部的壹些豆會燒焦,所以有壹種獨特的焦味。撒上鹽,翻炒均勻,給每個人發幾碗鹽...

很多年後,記憶中的鄉村已經消失,但記憶中的味道卻常常被人註意到。我試過自己做米飯,做了很多次,但都不是我記憶中的味道。都說城市的天然氣沒有農村的柴火香,缺的肯定是“人間煙火”!

在農村長大,山野自然有很多美食是妳不能忘記的。下面就壹個壹個來說吧!

1,炸蟬

我們熟悉蟬。我們稱之為“幾點了”,尤其是夏天,人們無法午睡。但是不知道是誰發現蟬的幼蟲可以吃。晚上大家都往樹林裏跑,有時候會有那麽多人想壹個人看壹棵樹。

抓來的蟬,用鹽水泡過,洗凈油炸,真是人間美味。

但是現在在我的農村,夏天很少聽到蟬叫,感覺自己都快被抓住了。現在有很多酒店出售,但是價格都不便宜。

2.國槐

槐花是每個農村都有的東西。春天的時候,這裏開滿了白色的花,但它不僅漂亮,而且好吃。直接吃的話會很甜,但是吃多了會上火流鼻血。還有就是摘回家,洗幹凈,做成槐花餡的餃子,或者餡餅,別提有多好吃了。

3.烤紅薯

農村烤紅薯和城市烤紅薯不壹樣。不知道農村長大的人,小時候有沒有偷過別人田裏的紅薯。那時候喜歡偷別人田裏的紅薯,然後找了塊空地,四五個小夥伴開始生火。火很大的時候,我把紅薯扔進去,等炭火不是很紅的時候,就可以吃了。這種紅薯我吃的時候最甜,大家都是黑著臉吃的。結果也少不了被別人偷走。

其實還有很多,就不壹壹列舉了。那時候真的很好。

現在真的不好吃。現在基本都是在外面上學,然後開始直接上班。每天都很忙,有時候真的很少回家,所以現在真的很少吃到記憶中的那種味道。如果我吃了,那真是快樂的壹天。

所以,有時候不管多忙,還是要抽空回家和爸爸喝壹杯,嘗嘗媽媽的手藝!

農村最難忘的美食。

我出生在80年代的江南農村。我仍然清楚地記得它。天空湛藍,水清澈見底。河水井水都可以直接喝,所有果蔬都是綠色有機的,家禽都是放養的,空氣沒有汙染。夏天很熱,冬天很冷,這是常見的。

那時候最讓我難忘的食物就是每年夏天用縫衣針做魚鉤掛蚯蚓,用尼龍繩把米拉直,去河邊的石頭縫裏釣魚——狂虎魚(我真不知道它真正的學名是什麽,所以在我們農村叫它)。)

這種魚好釣,短時間就能釣壹盤。我記憶中的笨虎魚。永遠長不大,最大的只有手掌那麽長,大概兩個就是巨人了。這條魚又嫩又多汁。該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特別為蒸和燉準備的。壹起蒸雞蛋的味道真的很難忘。

現在這樣的魚在我們那裏基本滅絕了。現在市場上賣的都是人工養殖,對水質要求極高,非常難養。現在我們這裏賣90公斤,還是很少的。

農村有很多種難忘的美食,尤其是小時候。山裏有野果,地裏有野菜,有家常飯,還有各種特色小吃,比如豬油拌飯、鍋巴、冰糖、烤紅薯、豆腐球、棗糕、冰棍等。,都是難忘的童年美食。

豬油拌飯是農民小時候經常吃的。那時候,沒什麽吃的。放壹碗米飯加豬油和醬油壹起攪拌。它是美味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吃過,現在有時候會用豬油拌飯吃。就是沒有小時候的味道,還懷念小時候吃過的豬油拌飯。

這種鍋巴不是米糊的,而是磨成漿放在大鍋裏攪拌的鍋巴。用筍幹、腐菜、蘑菇、肉絲等包裹。,非常好吃。那時候這種鍋巴壹般都是逢年過節做的。

紅薯在農村很常見。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種壹些。那時候沒有零食吃。紅薯收獲後,做飯時會拿幾個紅薯放在土竈裏烤。烤出來的紅薯特別香,我現在還想吃。

在農村,小時候吃的各種食物,現在都很好吃。小時候吃的壹些食物現在沒有了,壹些食物還在,有時候還會做。妳在農村吃過哪些難忘的美食?

農村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麽?真的是提醒了。

仔細想想,還有槐花糕和炸蟬。下面就詳細說說吧。

首先是槐花糕。

小時候,我家門前有壹棵大槐樹。我通常整天都在樹下玩耍,尤其是春天來臨時。樹上的洋槐花特別漂亮。

當時我拿著壹根長竿,頭上綁著鐵鉤子去摘槐花。采摘下來的槐花清香撲鼻。

然後讓我媽給我做壹個槐花餅,就是在槐花裏面加雞蛋粉,攪拌好,放鍋裏炸。過壹會兒香味就出來了,壹次可以吃很多塊。

第二種是炸蟬。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村子裏有很多樹。夏天下雨的時候,樹下有很多小眼睛,裏面有在地下睡了很久,準備破土而出的蟬。

我拿著小鏟子挖蟬,有時候壹晚上能挖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挖了壹個小桶後,拿回家用清水沖洗。加鹽放冰箱冷凍。我們家經常凍半年以上。到了過年,就解凍,油炸。我知道肉很有嚼勁,很好吃,也是過年的特色菜。

這兩個菜吃完,感覺口水直流。歸根結底,對美食的留戀,其實是對童年無憂無慮時光的留戀。

兒童節快到了。提前祝我們這些成年的孩子節日快樂。

原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壹棵榆樹。在花青黃不接的58年裏,榆樹是窮人的救命糧。雖然80後的我們感受不深,但小時候對美食印象深刻。小時候在家蒸壹鍋榆樹做榆樹包子,或者蘸著蒜汁吃。現在我們都非常想它。現在我們已經十幾年沒吃了。每當我們從家鄉的微信朋友圈看到,

槐花有淡淡的淡雅清香,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小時候喜歡和朋友用竹竿綁鐮刀,鉤槐花吃。生吃是甜的,和榆錢蒸飯壹樣好吃。槐花是壹串串晶瑩剔透的花,看起來很美。現在好像練了不少,可惜沒到季節就不能回家吃槐花了。

金蟬,其故鄉被稱為“龜杜拉”、“爬叉”,有唐代厭肉之譽,營養價值高。皮膚還是中草藥。小時候夏天經常摸爬叉,後來就買了。那是零花錢,我會從賣攀登叉中得到它。現在越來越貴了,要1元。也有很多人是人工培養的。他們想在餐館裏吃,也可以在網上買。每次回家,他們帶的特產是金蟬,但是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吃。

馬炮瓜、毛針草、烤紅薯、烤玉米、烤小麥、烤毛豆、烤蚱蜢...還有哪些野果野草被遺忘了,都是童年快樂的源泉,被深埋在記憶裏,揮不去,找不到。

原來,我出生在壹個潮汕農村家庭。說到吃的,太多了。

大家都知道潮汕地區有很多好吃的,比如紅燒鵝、烤牡蠣、肥腸糯米飯、鹹果、春卷、牛肉丸粿條、綠豆糕、水晶餃子、芡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