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很多喜歡吃狗肉的人來說,這個規定完全沒有意義:為什麽吃狗肉的人要比吃豬肉牛肉羊肉的人受到更多的譴責和約束?
這其實可以理解,畢竟涉及到他們的相關利益。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吃狗肉,或者沒有吃狗肉的習慣。他們也反對這項規定。為什麽?
這讓我想起了馬丁·尼莫拉的詩《我沒有說話》。他們很擔心:“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時,沒有人能為我挺身而出。”
很久以前,有個知名人士批評中國人:“什麽都不會,第壹個來湊熱鬧。”原因是不管發生什麽,中國人總會在第壹時間強勢圍觀,看起來就像大街上的地痞。
看熱鬧的本質其實是壹種“人雲亦雲”的心理:如果事故中有壹方明顯弱勢,圍觀者會以圍觀的方式默默支持他,讓強勢的壹方不至於太囂張。畢竟這麽多人在看。
在禁食狗肉這件事上,很多人會旁觀,甚至直接表示反對。他們都擔心同壹點,就是自己的潛在利益可能受損。
說白了,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監督公權力,防止濫用。
這種方法效果有限,但是沒有辦法做到。
也許有人會說:“狗是人,我們不應該吃!”"
這種觀點顯然模糊了寵物狗和食用狗的區別。
曾經看過壹篇深度文章,分析了被盜寵物狗的去向。具體的說法不記得了,最後的結論是寵物狗被盜後,壹般不會作為食用狗賣給狗店,而是重新進入寵物店進行二次銷售。
我覺得這個觀點是符合邏輯的,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講是有道理的。
當我們嚴格區分寵物狗和食用狗的時候,不應該出現雙方面面相覷的情況,就像吃豬肉的人也可以養寵物豬壹樣。
如果妳能從這個角度說服愛狗人士,那麽事情就不復雜了,因為他們之前可能只是不明白寵物狗和美食狗的區別。
但是,壹些極端的愛狗人士認為,狗也是人,殺狗者應該被重判甚至為狗而死,因為殺靈是很嚴重的罪行。
這個觀點有問題。不是什麽大事,經常被這種極端分子鬧成大事。
什麽是環保?什麽是動物保險?從字面上看,這是為了保護環境,保護動物。
其實保護環境和動物的根本原因是保護人類。
換句話說,無論環境和動物有多重要,當它們與人類產生利益沖突時,就必須退居二線,以人為本。
之前有人問我壹個問題:為什麽虐待動物不違法,傳播虐待動物的視頻卻違法?
答案很簡單,是基於對人類的保護。
精神病患者躲在無人區虐待動物違法嗎?其實並不違法,因為他並沒有給他人造成困擾。
但是如果他把自己虐待動物的行為錄成視頻傳播出去,會傷害別人的心理,損害別人的利益,所以是違法的。
妳可以說虐待動物是不道德的行為,但不道德不等於違法。
我再舉壹個例子:如果壹個虐待動物躲在無人角落的人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只能通過虐待動物來緩解,是否可以允許他虐待動物?
答案是應該允許。
否則,如果他因為不能虐待動物而自殺,禁止他虐待動物就相當於禁止他接受治療。
這種說法可能會讓很多寵物愛好者憤怒,但這就是社會。
動物永遠不可能有高於人類的地位,甚至不能與人類平起平坐。他們必須處於人類的地位,為人類的生存付出壹切。
如果它們的生存對人類有益,那麽自然會有人保護它們;如果他們的生存不利於人類,那麽他們就應該去死。
人類必須有階級意識。如果人類在如此大是大非面前還要互相攻擊,這個社會只會越來越神奇。
明朝萬歷年間,萬歷皇帝計劃開征礦產稅。什麽是礦產稅說起來就比較復雜了,大家需要知道這是壹種稅。
本來宦官和官員的差距就很嚴重,很少有人對此有什麽看法。但是萬歷皇帝打算開征礦產稅的時候,宦官們居然聯合起來抵制礦產稅。
原因是宦官和官員都從礦稅中獲益,所以當他們聽說皇帝打算切斷他們的財源時,他們立刻拋棄矛盾,同意對外。
壹個官員被皇帝逼著收礦稅,太監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當官的想找人幫他收拾太監,卻遭到自己派系成員的嘲諷。
妳看到了嗎?當人類遇到重大危機時,必然會自發團結起來抵禦危機。
這個規定頒布後,人類為什麽不團結起來?主要是危機感不夠強。
換句話說,目光短淺。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就是不吃狗。有什麽大不了的?
坦白說,如果這是孤立事件,我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問題是:這顯然不是孤立事件。如果我們給這個事件增加更多的權重,情況會更糟。
禁食野生動物可以用數量稀少或者攜帶病毒來解釋,這是有統壹標準的。
狗肉之所以能被禁,是因為狗成了伴侶生物。有標準嗎?號碼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麽禁食牛羊肉豬肉其實是有理論空間的。那我們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