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組成成分有面餅,湯粉佐料,油料,個別的加了壹些材料。方便面屬於速食食品,現代生活中,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吃方便面食品越來越多。有壹些人為了省事,長期吃方便食品。但是從營養的角度來看方便面是不宜於長期吃的。
方便面含有碳水合物,還有少量的味精,食鹽和其他調味品。方便面裏的調味品有牛肉汁,蝦汁和雞汁,但是牛肉,雞肉或者蝦肉的含量是很少的。所以,方便面裏不完全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素,而且在有的方便面裏還有食品色素,防腐劑等。人要是長期吃方便面,就會由於缺乏營養而得病。所以不要經常吃方便面。如果妳要吃方便面,最好和其他食物壹起吃,來彌補方便面所缺乏的營養素。
泡面是很多朋友都喜愛的壹種食物,特別疫情期間,可能很多朋友家裏都少不了囤地紮紮實實的泡面。泡面儲存時間長,料理操作簡單,加上泡面的調味料多,口味重,吃起來“顯得”十分美味。但問題來了,泡面吃了到底有哪些危害?
①營養價值低,熱量高
泡面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熱量高,營養價值低”,如果長期吃泡面不註意其他營養的補充,很快就會出現營養缺乏癥狀。泡面的面餅壹般采用冷油炸的工藝,其實油脂含量是不低的,面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以泡面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油脂成分,泡面的熱量都差不多是杠杠的,壹碗並不大的杯面熱量也約有400~500大卡,這可能能和壹塊牛排餐相比高低了,如果想減肥的朋友可還得控制壹下泡面的頻繁攝入。
那泡面中不是還有蔬菜、肉包?可別指望這些調料包,它們普遍是風幹蔬菜、風幹肉類,特別是風幹蔬菜中,主要的成分如水溶性維生素成分基本損失殆盡,和新鮮蔬菜相比,只能說是壹堆破損的膳食纖維。肉類中的蛋白質也有所損失,血紅素成分幾乎所剩無幾,不少包裝肉類並不是真實肉類,也無法滿足肉類所能提供的營養價值。
②含有植物氫化油,還可能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加工類食物,特別是膨化零食、泡面等食品,加工過程中用到的精煉植物油經過高溫油炸後很容易生成植物氫化油,植物氫化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成分,反式脂肪酸是壹種不健康的脂肪酸,如果頻繁攝入,會升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濃度,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會讓膽固醇無限在血液中循環交流物質,和另壹種“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對,高密度脂蛋白是加速廢舊膽固醇運輸到肝臟的代謝,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達到血清膽固醇濃度平衡的效果。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則會讓更多膽固醇無限循環在血液中,從而升高膽固醇濃度,誘發高血脂癥,而低密度脂蛋白的數量還和冠心病、心梗等問題成正相關,低密度脂蛋白可能增加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之壹。
③調料重,特別是食鹽含量較高
我們吃了泡面之後可能都會覺得口渴,喝大量水,這就是因為調料包中的食鹽含量較高。有不少研究調查發現,泡面的調料包中平均的含鹽量高達2~3g,咱們壹天推薦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以內,這壹包普通的泡面就占了壹半,那咱們從其他食物中攝入的食鹽可得要聚減才行。如果長期吃泡面的話,我們攝入大量食鹽頻繁,鈉離子攝入量較高,很可能會增加血容量、造成水鈉瀦留,可升高血管外滲透壓濃度,壓迫血管,增加誘發高血壓的風險。高濃度食物的頻繁攝入還可更激烈刺激胃腸粘膜,誘發胃腸疾病。
總之,綜上所述,咱們偶爾吃下泡面就行了,不要過多地頻繁攝入,泡面對健康的威脅還是較大的。在家做泡面可以改良壹下,例如先把面餅在清水中煮軟,撈出泡面,去掉更多油脂,然後咱們可以自己多煮壹些蔬菜、肉、蛋、魚蝦類食物作為湯底,搭配更豐富的食材,彌補泡面營養不足的問題,另外再少量加入調料包(推薦只加入1/3),其實就有泡面的滋味了,能滿足我們的小饞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