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心
豬心性味甘、鹹、平,歸心經。豬心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C及菸酸等。能養心安神,補血。用於驚悸,怔忡,自汗,不眠等癥的治療。
豬肝
豬肝性味甘、苦,溫,歸肝經。豬肝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較多的維生素A、B1、B2、C,菸酸等,能補肝明目,養血。可用於血虛萎黃,夜盲,目赤,浮腫,腳氣等癥的治療。
豬腸
豬腸性味甘、微寒,歸大腸經。主治便血,血痢,痔瘡,脫肛。
豬腎
俗名豬腰子,味鹹性冷,歸腎經。含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較為可觀。能理腎氣、通膀胱、消積滯、止消渴,可用於腎虛腰痛、身面水腫、遺精、盜汗、老人耳聾等癥的治療。本時珍說:“腎有虛熱者,宜食之;若腎氣虛寒者,非所宜也。”
豬血
豬血味堿性平。每百克豬血含蛋白質18.9克,約為豬肉的2倍,其中賴氨酸含量相於肉、蛋、奶的2倍。脂肪少,鐵質較多,還有壹定量的卵磷脂。宜用於老年人、婦女及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本草綱目》說豬血有“生血”之功。孫思邈雲:“突然下血水止,用清酒和豬血炒食之可止;”吳瑞說:“豬心血調朱砂末服,治驚癇癲疾。”
豬髓
豬的脊髓和骨髓,味甘性溫。《隨息居飲食譜》謂:"補陰益髓,治骨蒸勞熱,帶濁遺精。宜為衰老之饌。"以豬骨煮湯時加少許醋及生姜、胡椒,有利骨髓溶出,又不傷脾胃。小兒軟骨病亦宜常用豬骨湯,配以含鈣蔬菜食之。
豬肺
豬肺性味甘、平,入肺經。豬肺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菸酸等。能補肺上咳,可用於肺虛咳嗽,咯血等癥的治療。但本品不宜與白花菜、飴糖同食。
豬肚
即豬的胃。豬肚性味甘、微溫,入脾、胃經。豬肚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B2)、菸酸等。可補虛損,健脾胃。用於虛勞羸弱,瀉泄,下痢,消渴,小便頻數,小兒疳積等癥的治療。
豬胰
李時珍曰:“壹名腎脂,生兩腎中間,似脂非脂,似肉非肉,……肥則多,瘦則少。蓋頤養賴之,故謂之月臣。”豬胰性味甘、平,歸脾、肺經,能益肺、補脾、潤燥,可治脾胃虛熱,肺痿咳嗽,消渴、咯血、乳汁不足、手足皸裂等癥。《本草拾遺》載:“肺痿咳嗽,和棗肉浸酒服,亦臺痃癖羸瘦。”
豬膀胱
又叫豬小肚、豬尿泡,《本草綱目》稱為“脬”。其性味甘、鹹,平。能治遺尿、疝氣墜痛,陰囊濕癢等癥。李時珍曰:“豬泡所主,皆下焦病。”
豬腦
豬腦性味甘、寒,歸腎經。主治頭風,止眩暈,塗凍瘡、皸裂。
豬蹄
豬蹄性味甘、鹹、平,歸胃經。能補血、通乳、托瘡,可用於虛弱,婦人乳少,癰疽,瘡毒等癥的治療。
藥膳方選:
1,豬心豆豉湯:用豬心壹個,豆豉汁煮食之。治產後風邪,心虛驚悸。
2,豬肝枸杞湯:豬肝克,枸杞子克,煮湯食用。治眼睛迎風流淚,視物模糊等肝腎陰虛之癥。
3,豬肺止咳湯:豬肺、麻黃,***燉湯服。治風寒久咳。
4,韭菜子蒸豬肚:豬肚壹個,韭菜子9克。韭菜子放在豬肚內蒸爛服。常用可治慢性胃炎。
5,豬腎參防粥:豬腎、黨參、防風、蔥白、薤白、糯米***煮粥服。治老人耳聾。
6,豬蹄花生大棗湯:豬蹄二只,花生克,大棗十枚,***煮熟食。治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細胞減少等癥。
另外:怎樣挑選豬內臟
1、豬心:新鮮的豬心,心肌為紅或淡紅色,脂肪為乳白色或微帶紅色,心肌結實而有彈性,無異味。變質的豬心,心肌為紅褐色,脂肪微綠有味,心肌無彈性;心的上部有結節、腫塊,顏色不正,有斑點或心外表有絨毛樣包膜粘連。
2、肺:在挑選豬肺時,其表面色澤粉紅、光澤、均勻,富有彈性的為新鮮肺。變質肺其色為褐綠或灰白色,有異味,不能食用。如見肺上有水腫、氣塊、結節以及膿樣塊節外表異常的也不能食用。
3、肝:新鮮的肝呈紅褐色或淡棕紅色,表面光潔潤滑,組織結實有彈性和血腥味。變質肝色綠或呈褐色,無光澤,不結實,觸及易啐,無彈性。這樣的豬肝不能購。
4、腎(腰子):新鮮的豬腎,為淡褐色,有光澤,組織結實,有彈性,略帶臊味。而變質的腎,色澤、組織、彈性極差,還有臭味。對於異常的腎如腫大、萎縮、或帶有各色斑點和腫塊的都不能食用。
5、腸:新鮮的豬腸呈乳白色、略有硬度,有粘液且濕潤,無膿包和傷斑,無變質和異味。如果出現綠色,硬度降低,粘度較大,有味為質次和腸。
6、肚(豬胃):新鮮的肚為乳白色,粘膜清晰,組織結實,內外無臟物。如果顏色不正常,粘膜出現糊狀,組織松弛,有臭味的為質次和肚。
對於腸、肚還應註意如果壁粘膜增厚,發硬,變形,潰瘍,有膿腫或凹凸不平的現象均不能食用。
壹般來說年青人多吃壹點沒什麽問題,但對於中老年人,則是少吃為好,因為動物內臟含高膽固醇,對於多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