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寶寶的吸吮。實驗證明,嬰兒吮吸乳頭後,母親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加,可促進母親大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從而增加乳汁分泌。
(2)避免吸毒。哺乳期壹定要提醒老婆不要亂吃藥。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當妳的妻子生病時,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
(3)補充營養。牛奶中的各種營養物質都來自於母親的身體。如果母親長期營養不良,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妳必須站在廚師的位置上,為妻子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蔬菜、水果等。同時多準備壹些湯,可以對老婆的乳汁分泌起到催化作用。
(4)讓奶媽保持好心情。分娩後,在生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母親的情緒波動較大,常出現抑郁狀態,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奶媽在抑郁狀態下,母乳分泌會急劇減少。所以,妳有義務為妻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隨時關註她的心理健康。
(5)食療。在以上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催乳食物,效果會更明顯。如豬蹄、花生等食物,對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均衡飲食是哺乳母親的重要法則。
哺乳期的媽媽也要非常註意補水。因為媽媽經常會覺得口渴,可以在餵奶的時候補充水分,或者多喝些鮮魚湯、雞湯、鮮奶、白開水等湯類飲料。只有適量的補充水分,才能使奶水供應充足,營養豐富。
急於減肥以恢復身材的媽媽們很難保證奶水的供應。建議哺乳期媽媽等到哺乳期結束後再控制飲食減肥。其實母乳餵養已經消耗了很多熱量。只要媽媽們吃得多,做壹些產後運動,脂肪堆積是可以避免的。
催乳藥膳5例
如果以上方法還是不行,可以試試中藥藥膳催乳。藥膳是藥食同源,營養豐富,促進泌乳,壹舉兩得。下面介紹五種實用美味的催乳藥膳。
1,萵筍粥
材料?萵苣籽15克,甘草6克,粳米100克。
練習?將萵苣籽搗碎,加入甘草,加入200毫升水,煮至剩余水量為100毫升。過濾果汁,去除殘渣。將過濾後的汁液和粳米放入鍋中,加水壹起煮至米爛。
功效?萵苣籽是菊科植物萵苣的種子,如果顆粒飽滿,幹燥無雜質更好。性苦寒,能出奶,能小便。甘草味甘,性平,能平急,調和諸藥。粳米粥被譽為“天下第壹補品”。三者結合是很好的催乳藥膳。
2.山甲燉母雞
材料?老母雞1,穿山甲(制)60克,蔥、姜、蒜、五香粉、精鹽等。
練習?母雞被去毛和內臟,穿山甲被打碎成小塊,然後塞進雞的肚子裏。加水調味,燉至肉爛無骨。
穿山甲性鹹性涼,通經絡,吸乳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穿山甲,王不留行,婦久食乳,謂之快”。雞肉營養豐富,味甘、溫和,既補氣,又補血。
3.花生粥
材料?花生30克,通草8克,王不留行12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練習?先將通草和王不留行煎煮,去渣留汁。然後,將藥汁、花生、粳米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花生和粳米煮熟後,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功效?通草味甘、淡,入肺胃經,能瀉肺、利水、泌乳。王不留行,石竹科的種子,味苦性平,兩藥合用對缺乳有較好的療效。
4.炒黃豬裏脊
材料?豬腎(腰子)500克,黃花菜50克,澱粉,姜,蔥,蒜,味精,糖,植物油,精鹽。
練習?將豬腎對半切開,去除筋膜腺體備用。鍋熱了,把鍋裏的蔥、姜、蒜炒壹下,再把腰子炒壹會兒。待腎臟變色熟後,加入黃花菜、鹽、糖,翻炒片刻,加入澱粉,最後加入味精。
功效?中醫理論認為,豬腎味鹹,性平,主要用於腎虛腰痛、體虛浮腫。黃花菜味甘,性平,能補虛降乳,利水消腫。此外,黃花菜的根還有催乳的作用。這種藥膳適用於腎虛引起的缺乳。
5、王燉豬蹄
材料?豬蹄3 ~ 4只,王不留行12克,調料適量。
練習?將王不留行籽用紗布包好,與洗凈的豬蹄壹起放入鍋中,加水和調料煮至熟。
功效?豬蹄味甘鹹,常用於治療缺乳。
乳房清潔和按摩技巧
用幹凈的毛巾蘸點溫水,從乳頭中心向乳暈方向打圈擦拭。兩面輪流熱敷,每面15分鐘,配合以下按摩方法:
壹、循環按摩
雙手放在乳房的上下,以圓周方向按摩整個乳房;
b、螺旋按摩
壹只手托住乳房,另壹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向乳頭螺旋方向按摩;
c、指壓按摩
雙手放在乳房兩側,從乳房向乳頭擠壓。
3、增加乳汁分泌的方法乳頭矯正法
其實各種與媽媽奶水不足有關的問題都是可以改善的。乳頭矯正法可采用:將左手或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放在乳暈兩側,先向下壓,再推開;或者左右上下對稱按摩乳頭,會讓乳頭更加突出。另外,分娩前也可以註意乳房和乳頭的保養。洗澡時可以用清水沖洗乳房,但不要用力過猛沖洗乳頭,以免子宮提前收縮。
勤餵奶,讓寶寶多吸媽媽的乳頭。
其實媽媽的奶越少,寶寶吮吸的次數就越多;因為寶寶吸吮比較用力,所以借助寶寶的嘴來按摩乳暈也是剛剛好。嬰兒和母乳的關系始於出生後。當寶寶被抱在媽媽的胸前時,它會很自然地開始尋找乳頭。建議新手媽媽不要因為剛開始沒有奶水就阻止孩子吮吸乳頭,而是讓他多接觸乳頭,慢慢寶寶就會學會自己吮吸。因為寶寶的吸吮是要用盡全力的,會的
媽媽應該每隔2 ~ 3小時給寶寶餵1次奶,但還是要根據需要餵。只要寶寶們餓了,餵的越多,分泌的乳汁就越多。至於寶寶吃奶量夠不夠,妳可以檢查壹下寶寶的紙尿褲。只要每天至少換6 ~ 7片尿布,就說明寶寶吸足了奶。
盡量不要用配方奶粉補充。
如果母親沒有特殊情況,如腮腺炎、發燒、乳頭破裂等。,她應該盡量讓寶寶吃母乳。吃嬰幼兒配方奶粉會讓寶寶有饑餓感,從而減少吮吸母乳的機會。這樣,媽媽的奶水自然會減少。
補充水分,均衡飲食,不要急於減肥。
哺乳期的人要註意營養素的攝入。基本上,他們應該有均衡的飲食。母乳餵養時,她們每天會消耗大約2100 ~ 4200焦耳的熱量。媽媽吃的食物種類也會直接影響乳汁的分泌和質量。所以各種食物的均衡食用非常重要,包括五種營養元素,比如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哺乳期的媽媽要特別註意鈣和鐵的吸收,可以從牛奶或豆制品中攝取。民間食療,如豬蹄、芝麻炒雞、鯽魚湯等,也是奶食,可以食用。
均衡飲食是哺乳母親的重要法則。
哺乳期的媽媽也要非常註意補水。因為媽媽經常會覺得口渴,可以在餵奶的時候補充水分,或者多喝些鮮魚湯、雞湯、鮮奶、白開水等湯類飲料。只有適量的補充水分,才能使奶水供應充足,營養豐富。
急於減肥以恢復身材的媽媽們很難保證奶水的供應。建議哺乳期媽媽等到哺乳期結束後再控制飲食減肥。其實母乳餵養已經消耗了很多熱量。只要媽媽們吃得多,做壹些產後運動,脂肪堆積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乳頭受傷
如果新媽媽的乳頭受傷、皸裂或出血,導致發炎,應暫時停止吮吸受傷的壹側,讓寶寶先吮吸乳房健康的壹側,待傷口愈合後再餵奶。為避免乳頭受傷,建議媽媽們采取正確的餵奶姿勢,控制壹側的吸吮時間,否則容易反復受傷,從而影響媽媽們餵奶的信心。
足夠的休息
有些媽媽會因為產後激素的大量變化而導致產後抑郁。如果加上哺乳的疲勞和壓力,奶量就會減少。所以哺乳期的媽媽要多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多產奶。
新手媽媽要對母乳餵養有信心,要堅持。
很多新媽媽不相信自己的奶可以餵寶寶。事實上,無論女性乳房的形狀和大小,都可以產生足夠的乳汁,從而給寶寶帶來豐富的營養。
然而,母親確實很難餵養。因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寶寶壹般很快就會餓,所以媽媽平均每2小時要餵1次。有些寶寶的需求更大。媽媽壹旦因為覺得寶寶不飽而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寶寶就會慢慢習慣流量大、不需要太大力氣的配方奶,所以拒絕吮吸乳頭。這是媽媽以後哺乳困難,奶水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丈夫和長輩的支持和理解,對母親來說尤為重要。妳不妨試試以上幾點,希望對妳和寶寶有所幫助,祝寶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