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菜苔病蟲害該怎樣防治呢?

紅菜苔病蟲害該怎樣防治呢?

紅菜苔病蟲害綜合防治

(壹)農業防治

1、選用良種

選擇適合當地高產、抗病蟲、抗病蟲、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減少農藥使用量,是病蟲防治經濟有效的方法。早中熟耐熱抗逆品種如鄂紅壹紅、鄂紅二號、華紅壹號、華紅二號、紫婷二號等,晚熟品種如大股子等。

2、輪作換茬

單壹品種的連年重茬種植是導致軟腐病、根腫病等連作病害發生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應註意與茄果類、瓜類、豆類及大蔥、韭菜等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3、種子檢疫

對新引進的品種進行檢疫,防止外來病菌帶入蔬菜產區。

4、苗床土壤高溫殺卵滅菌

對於育苗用的苗床,在夏季高溫天氣采用黑色地膜覆蓋,使苗床土壤增溫,壹般溫度達到40℃以上病菌、蟲卵死亡。

5、深耕改土

應註意改良土壤生態環境,夏季深耕土壤30厘米以上,破壞病菌、蟲卵生存環境;通過施用生石灰、草木灰等,增加交換離子鈣、鎂、鉀含量,提高土壤酸堿度,抑制土壤的酸化傾向,改良作物生長的土壤生態環境。

6、控制土壤濕度

低窪田塊、水稻田塊土壤濕度大,排水不暢,容易導致病蟲還集中發生。在低窪田塊和水稻田塊種植紅菜苔應註意采用深溝高畦的整廂方式,使排水暢通,避免積水;在高山菜區可用避雨栽培的方式,控制土壤濕度。

7、配方施肥

紅菜苔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約為1:0.3:1,對土壤養分含量進行測定,實行配方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配合施用磷鉀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8、清潔田園

徹底消除病蟲植株殘體、切斷傳播途徑清除病殘體。

(二)生物防治

1、配制抑菌土壤,增加土壤中有益菌含量,利用無菌土和含有有益菌的生物制劑如根際生態修復劑、重茬劑等,按壹定比例配制,增加蔬菜作物生長的根際有益菌的含量和根際生態環境,抑制根際病菌的生長。

2、利用農抗120、武夷菌素、多抗靈防治真菌性病害。

3、利用農田鏈黴素防治細菌性病害

4、利用植物病毒弱毒株系N14防治病毒病;利用83增抗劑防治病毒病。

5、利用Bt乳劑、阿維菌毒、病毒殺蟲劑等防治菜青蟲等害蟲;

6、利用生物天敵治蟲,如釋放赤眼蜂等天敵防治害蟲。

(三)物理防治

1、懸掛殺蟲板

同翅目的蚜蟲、粉虱、葉蟬等;雙翅目的斑潛蠅、種蠅等;蠅翅目的薊馬等多種害蟲對黃色對藍色敏感,具有強烈的趨性。每畝懸掛30—40塊規格為30×25厘米的黃板或藍板,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15-20厘米。黃板可誘殺蚜蟲、斑潛蠅等、粉虱等,藍板可誘殺種蠅和薊馬。

2、懸掛殺蟲燈

每30-50畝懸掛1盞頻振式殺蟲燈對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有較好的誘殺效果。

3、應用防蟲網不僅能有效地阻止害蟲為害,減少或免除化學農藥的應用,而且成為重要的,且有實效的綜合防治措施之壹。7-8月氣溫高時,要增加澆水次數,保持網內濕度,以濕降溫,基本上可免菜蛾、斑潛蠅、蚜蟲、瓜絹螟、菜青蟲、甘藍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黃條跳甲、猿葉蟲、豆野螟、棉鈴蟲、二八星瓢蟲、白粉虱等多種蔬菜害蟲的為害。

(四)化學防治

化學農藥仍是目前防治病蟲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無公害蔬菜並非不使用化學農藥,關鍵是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時應結合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進行。防治時應適時用藥、合理用藥,控制用藥次數,註意安全間隔期。化學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4285、GB/T8321的規定。

1、認真執行國家有關農藥使用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依法治理亂施濫用農藥現象,推進農藥的應用向科學化、法制化軌道發展。

2、禁止使用高毒、劇毒及高殘留或致癌、致畸、致突變的農藥,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預報,根據防治指標,結合病蟲發生特點,選擇有效藥劑和最佳防治時機,對癥用藥,適時用藥。

4、選用合理的施藥器械和方法,講究施藥技術。積極推廣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噴霧技術,大力推廣煙霧劑及粉塵劑等高效劑型。針對不同蔬菜和不同病蟲選取用恰當的施藥方法和技術,提高施藥質量,減輕病蟲危害。

5、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農藥安全、合理使用的規定,做到科學安全合理用藥。按照規定的用藥量、用藥次數、用藥方法和安全間隔期施藥。同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保證人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