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名稱有紅紫荊、紫荊花。
豆科羊蹄甲科
分布:原產中國南方。
形態特征:常綠喬木,高5 ~ 8米,寬6米左右,樹皮灰褐色,裂紋較淺,皮孔明顯。樹枝伸展下垂;小枝是圓形的,幼枝是蓬松的,並且長得光滑。葉互生,革質,圓形或寬卵形,長8 ~ 15厘米,寬8 ~ 15厘米,頂端2裂,似羊蹄,深凹,達葉總長度的1/3;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灰綠色,微有毛,掌狀脈清晰。頂生總狀花序,大花形,10 ~ 12cm;花瓣倒卵形長方形,玫瑰紅色或玫瑰紫色;共有5片花瓣,其中4片花瓣在兩側,彼此相對,而另壹片花瓣則仰視上方,形似蘭花,有類似於蘭的香味,故又稱“蘭花樹”。花期65438+10月。
生長習性: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環境,不耐寒。南方各地均可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冬季盆栽移入室內。
園林用途:多品種可做行道樹或綠化樹。
育種:播種育種。羊蹄甲種子在夏秋兩季成熟,采收後即可播種,也可將種子幹藏至第二年春天。可以在苗圃裏鉆,幼苗要及時分開種植。可按20-25 cm的行距種植在營養袋中或種植在肥沃的土壤中。經1-2年栽培,株高2米左右即可出圃種植,供園林應用。
紫荊花
別名老白花[雲南]、紫荊花[廣東]、紫荊花
羊蹄甲,豆科羊蹄甲屬植物,根、皮、葉、花均入藥。根和樹皮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葉子和花可以在夏天收獲並曬幹。
性味取向
根:微澀,微涼。
樹皮:苦、澀、平。
葉:輕而平。
花:淡而涼。
功能指示
根:止血健脾。用於咯血和消化不良。
樹皮:健脾燥濕。用於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腸炎。
葉:潤肺止咳。用於咳嗽和便秘。
花:消炎。用於肺炎和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根和樹皮0.5 ~ 1;葉子和花3 ~ 5元。
摘自全國中草藥收藏館【編輯此段】羊蹄甲屬四種羊蹄甲:
紫荊花的種類很多,所有種類的葉子都分為兩部分。葉脈生於葉底,葉寬,心形或圓形,形似羊蹄。
1.紫荊花最為艷麗,五瓣深紫色,五枚雄蕊。花期為11月至次年3月。
2.紫荊花有五片淡粉色花瓣,頂端有許多褶皺,雄蕊三至四枚,花期為九月至十壹月;
3.紫荊花宮粉有五片粉紅色花瓣,其中壹片有深紅色條紋,花期為3-5月;
4.洋紫荊有五片白色花瓣,其中壹片有黃綠色條紋,五枚雄蕊,花期為3-5月。
香港蘭花樹
羊蹄甲又名紫荊花、紫荊花、紫荊花,是蘇美爾科常綠中型喬木。它的葉子呈圓形,寬橢圓形或腎形,但頂部壹分為二,像紫荊花,故名。冬春之間的花期,花朵大如手掌,微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流排列,或紅或粉,十分美麗。葉子還沒有長出來的時候,枝頭上的花已經盛開,所以也叫“滿眼紅”。
原產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屬於豆科植物,是春季主要觀賞花卉之壹。適宜在庭院、公園、草坪邊、山坡種植,適應性強,耐曬耐熱。紫荊花、樹皮、果實均可入藥。
壹年四季常綠茂盛,相當耐煙塵,特別適合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制材料和染料;根、樹皮和花也可以入藥。
食用功效:具有清熱涼血、祛風解毒、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閉經、蛇咬傷、氣血不和。
海峽兩岸三地的紫荊花名稱
紫荊花的中文名稱在海峽兩岸三地是不壹樣的,所以我們不能僅憑其中文名稱來確認植物的種類。要確認,最好看壹下它的拉丁學名,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是紫荊花的拉丁學名。
紫荊花是香港的市花——紫荊花(當年神父發現的紫荊花標本現存放於香港植物標本室),在中國大陸被稱為紫荊花。
中國和香港的紅紫荊花,內地叫紫荊花。在中國臺灣省,紫荊花被稱為艷紫荊花。
相反,臺灣省的紫荊花就是香港的紅紫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