鯪魚是壹種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愛集群的魚類,以下是我整理的鯪魚釣法技巧盤點,歡迎參考閱讀!
鯪魚釣法技巧
1.調漂及漂相
鯪魚要釣頓,調漂最好調5釣5~7目,或調平水釣1~3目。頂或者頓壹目既可抽竿中魚,或抓有力下頓或者下頓後頂漂。也有釣友用“調四釣壹”,黑漂就提竿口口中魚。
2.上餌
餌料不要拉得太大,鯪魚口小,要拉小餌。
3.集群性
鯪魚有較強的集群性,如果在壹個釣點釣起壹條,只要盡快將鉤餌拋回同壹釣點,往往能連續上魚,甚至拋釣後尚未緊線已能感覺到魚的啄食。
4.起魚續窩
鯪魚壹般個體不大,多數情況下都可直接提拎上岸。在壹個窩子連續釣上幾條之後,就要續窩了。續窩最好選用片狀花生麩,將其捏碎用水浸濕輕輕撒向窩點。
釣鯪魚漁具的搭配
1.魚竿
用硬點的,提竿中魚之後才能更快地將魚拖離魚窩;時間壹久易把已聚的魚群驚散。鯪魚入窩壹般是壹群的,驚散後就要再等了。
2.鉤線
鯪魚嘴小,宜用小鉤。其吃相斯文且掙紮乏力,機敏性及警覺性均不如鯽魚。所以,采用釣具不甚講究,凡適宜釣鯽魚的,都可用來釣鯪魚。可用新關東0.3號鉤,采用2.0號主線配1.0號子線,兩根子線長分別為10cm、13cm。夏天魚力氣大可適當用粗壹點的線,最好不要用太大的鉤。
3.浮漂
用短腳細長身的小型漂。
拓展知識:詳解釣鯪魚的六個詳細技巧
壹、鯪魚習性
鯪魚,屬底層魚類,對溶氧量的`要求較低,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愛集群,生活習性與鯽魚基本相似。食性雜,以植物為主食,常以下頜的角質邊緣舐刮水底巖石等物 體上的附著生物(如著生綠藻、矽藻、絲狀藻類等)以及攝食高等植物的碎屑、水底腐殖質和淤泥中的有機物質,也喜食豬糞、牛糞和壹些商品飼料,如花生麩、米 糠等。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比如:珠江水系、海南島、臺灣、閩江、瀾滄江和元江。冬季在河床深水處越冬。
二、適釣鯪魚季節和時間
春天垂釣鯪魚,白天可選8:00~18:00點這個時間段出釣,如遇到霏霏春雨,鯪魚搶餌的速度會很快。手竿垂釣宜采取雙鉤懸墜近底釣或半水釣。
夏、秋天出釣,可選上午6:00~10:00,下午16:00~19:00,天色未亮或天黑後鯪魚很少咬鉤。夏季大雨過後水色微黃之時,在有少量活水註入處半水垂釣,鯪魚往往搶餌瘋狂。且可全天垂釣。
冬天垂釣應選陽光充沛,晴暖無風的日子。華南地區的冬天,雖然沒有冰封雪飄,氣溫壹般都在5℃到15℃左右,但鯪魚在冬天也減少活動,進食更變得挑剔了。
三、鯪魚釣點的選擇
1.在人工飼養的餵食區
2.鯪魚喜食青苔、動物糞便,因此,水底多石、且長有青苔處,禽畜圈及廁所旁均是好釣點。另外,鯪魚也喜歡在沙底覓食。
3.可選靜水中的流水門附近,江河流水中洄流和緩流區,流水不能過急。其膽子小,愛在靜水底層尋食,應選在平時人畜少到的水灣角落用底釣。
4.如在水庫垂釣,因其水較清,拋鉤投餌要投到15米以外,如果岸邊水較深可投在10米以外。應選在較平、水草雜物不多的地方下鉤。水不要太深,壹般1.5~2.5米,最多不用超過3.5米。
5.春天,鯪魚特別喜歡在有新水註入的緩流覓食動物性餌料。應選有陽光照射的流水口洄水區、流水較緩的凹岸,或者藻類較多的向陽背風的緩流地段。
6.夏秋季節,日照強烈,仲夏時節,淺水區的水溫常常可達30℃以上,這時的鯪魚壹般都躲到回水灣或有樹蔭的深水處。所以釣位應選蔭涼的深水處。
7.華南地區的冬天,氣溫壹般在5~15℃左右。鯪魚在冬天活動減少,進食更變得挑剔,魚群也多集中在向陽水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