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殺死河豚
殺河豚是個技術活,上崗的人必須有證。而且正規的河豚館都有急救人員。在壹些地方,河豚是相當有毒的。我建議妳不要自殺。如果搶救不急,人會死的。
河豚肉含有的毒素較少,而卵巢、肝臟、血液都含有較多的毒素。在中國,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國家明令禁止餐館供應河豚。日本吃河豚歷史悠久,幾乎成為其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河豚的加工非常嚴格。壹名合格的河豚廚師必須接受至少兩年的嚴格培訓,通過考試後才能獲得開業執照。每條河豚需要經過30道工序去毒,熟練的廚師需要20分鐘才能完成。河豚通常養在池塘裏。吃之前用網兜網出,用小刀割下魚鰭,割掉嘴巴,剜出魚眼,剝下魚皮。然後,將它們剖開,取出腸子、肝臟、卵巢、腎臟等劇毒內臟,再將河豚的肉切成小塊放入清水中,沖掉上面的毒。洗好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接下來,把它切成像紙壹樣薄的片,然後把這些魚片排列成菊花或仙鶴之類的圖案。吃的時候拿起魚片蘸著盤子裏的醬油和胡椒粉放在嘴裏慢慢咀嚼。吃完魚片,喝壹碗河豚湯,真的很爽口,很好喝。
如何對付河豚
河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毒性很大。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敢吃,因為會對付河豚的毒力。
河豚毒素主要包括河豚毒素和河豚毒素,主要集中在卵巢、睪丸、肝臟、腸道、血液等組織中。河豚毒素毒性穩定,不能被鹽腌、日曬、蒸煮破壞。有人認為是劇毒,比劇毒氰化鉀大1000多倍。
不同品種的河豚毒性差異很大,有的河豚毒性很強。吃壹點會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有些河豚屬於低毒(或無毒)級別,在壹定條件下可以放心食用。河豚不同部位的毒性也有很大差異。壹般卵巢和肝臟毒性最大,而某些物種的肌肉壹般較弱或無毒。
河豚的毒主要集中在肝臟和膽汁汗液中,所以當務之急是切除膽囊,不要有任何損傷。
壹般做河豚的專家都會先把河豚放血,等它死了再去內臟。但是如果內臟去除幹凈徹底,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為河豚的膽囊比較薄,壹不小心就會碎。它壞了之後再幹凈,煮了之後也是百分百中毒。在日本,做河豚的廚師是有執照的,但是這個事情在中國還沒有完善,所以在中國吃河豚中毒的概率比日本高很多。
河豚魚的營養和功效
河豚魚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魚肉含蛋白質18.7%,脂肪0.26%,為魚類中最低。蛋白質由短鏈氨基酸組成,容易吸收。
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在河豚魚中均有。谷氨酸含量高是味精的主要成分,這也是河豚味道鮮美的主要原因之壹。
脂肪在肝臟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的形式存在,占肝臟的23.2%。不飽和脂肪酸的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可以防止膽固醇在血管中凝結。因此,對預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有好處。
河豚魚還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12、硒、鋅等有益微量元素。b族維生素是肝臟的保護神,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硒對某些致癌化學物質有抵抗力;鋅促進生長和消化。
河豚魚,尤其是魚皮層,富含膠原蛋白。由於河豚基因與人類基因相似,其膠原蛋白結構最接近人體,能真正起到支撐和強化細胞結構的作用,因此具有美容作用,還能加速傷口愈合,促進骨骼發育。
河豚精巢自古有“西施牛奶”之稱,味道鮮美,滋陰抗疲勞。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河豚魚具有消腫、治胃病、降血壓、抗腫瘤、身體恢復、免疫系統調節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