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poptool/health/楊穎/03/2/101
各種豆類的營養價值表...
綠豆又名小豆,為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是我國傳統的豆類食品。綠豆中的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高於粳米。每100g綠豆含蛋白質22.1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59g,鈣49mg,磷268mg,鐵3.2mg,胡蘿蔔素0.22g,硫胺素0.53mg,核黃素0.12mg,煙酸1.8mg。蛋白質以球蛋白為主,富含蛋氨酸、色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的全蛋白。
綠豆不僅營養豐富,還是很好的消暑佳品。中醫認為,綠豆性味甘涼,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適用於發熱、煩渴、瘡腫毒等。是夏季消暑除煩、清熱生津的佳品。《本草綱目》記載其“治痘毒,利腫,是食物中的重要藥物;解除石頭、砒霜、草木的壹切毒害...真是濟世好谷。”經常在有毒環境中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常吃綠豆排毒養生。綠豆中的鈣和磷可以補充營養,增強體力。
根據現代研究,綠豆具有解毒、預防酸中毒、促進毛發生長、形成組織、硬化骨骼和牙齒、幫助血液凝固的作用。藥理分析表明,綠豆能預防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和血脂升高,並能迅速降低升高的血脂。其提取物具有明顯的解毒和保肝作用。另外,綠豆皮對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綠豆入藥,可謂全身之寶。綠豆粉能清熱解毒,治瘡腫,治燒傷;綠豆皮清熱解毒,明目,可與菊花同枕,降血壓,明目;綠豆花可以解除酒精中毒;少許綠豆煮汁或綠豆葉絞汁加醋可治嘔吐腹瀉;綠豆芽是美容減肥的好食品。
豌豆的營養
發布日期:2006年6月28日,已被瀏覽38次。
豌豆,又稱豌豆、雪豆、冬豆、麥豆、冷豆等。,豌豆苗又名蘆筍,栽培種有兩個品種:白花豌豆,又稱菜用豌豆;紫豌豆,又稱紅豌豆或谷豌豆。此外,還有少數紫花和白花的混種,種子比上述兩種都小。這幾類豌豆中,紫豌豆產量高,抗逆性強,播種量略低,更有利於綠肥栽培。豌豆營養豐富,其種子含有20-24%的蛋白質,5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脂肪和多種維生素。每100克谷物含胡蘿蔔素0.04毫克,維生素B2 0.1.1.02毫克,維生素B2 0.1.02毫克。
豌豆味甘,性平,有調和中氣、利水泄瘡毒、去除皮膚表面油脂的功效。適合油性皮膚的年輕女性食用,讓女性皮膚有光澤。
豌豆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含有較多的銅、鉻等微量元素。銅有利於造血和骨骼、大腦的發育。鉻有利於糖和脂肪的代謝,能維持胰島素的正常功能。豌豆中含有的膽堿和蛋氨酸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而且,鮮豌豆所含的維生素C在所有鮮豆中排名第壹。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人,老人、小孩和吃豌豆都是有益的。豌豆中所含的植物血凝素類似於豆類和扁豆中所含的凝集素,能凝集人體紅細胞,促進有絲分裂。能激活腫瘤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多種動物細胞有非特異性損傷。因此具有預防和治療腫瘤的作用。用豌豆治病的偏方有:
1,糖尿病:青豌豆,熟吃清淡;或者豌豆苗搗碎榨汁,每次半杯,每天兩次,1。
2.高血壓冠心病:豌豆苗,洗凈搗碎,榨汁,每次半杯,微溫,1,每日兩次。
3.貧血便秘:將新鮮豌豆煮熟,搗成泥狀,加入油炸核桃和白糖,攪拌均勻,煮沸,加入適量蓮藕粉制成湯,每次1湯匙,每日2-3次。
蕓豆,學名蕓豆,屬於菜豆屬。蕓豆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16年底在我國引種栽培。
蕓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蕓豆含蛋白質23.1.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56.9克,鈣76毫克,富含B族維生素,鮮豆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從營養成分來看,蛋白質的含量高於雞肉,鈣的含量是雞肉的7倍以上,鐵的含量是雞肉的4倍。維生素B也比雞肉高。
蕓豆可作為開發糧豆營養主食新品種的原料。蕓豆顆粒飽滿肥美,可煮可燉。蕓豆的藥用價值也很高。據我國古代醫籍記載,蕓豆味甘、性溫,具有溫中降氣、益腸胃、止呃逆、補腎益氣等功效。是滋補和食療的佳品。
蕓豆也是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物。每100克含鉀65,438+0,520毫克,鎂65,438+0,93.5毫克,鈉僅0.8-0.9毫克,在營養治療中有很大用處。蕓豆特別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鉀血癥、厭惡鹽的患者食用。
現代醫學分析,蕓豆還含有皂甙、尿酶、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血液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細胞T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合成、抑制腫瘤細胞發展等作用,因此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其中的脲酶含量對肝昏迷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蕓豆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但它的種子含有壹種有毒的蛋白質,只有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所以吃蕓豆壹定要煮熟,排除不利因素,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
參考資料:
秦-青10
蠶豆的營養價值
作者:匿名文章來源:jk366點擊量更新時間:2006-7-21 1 1 01 44文章條目:rangelshine編輯:zhlo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蠶豆又名胡豆、夏豆、羅漢松,屬於豆科、野豌豆屬。原產於非洲和地中海東部,幼莢綠色,內部有天鵝絨般的絨毛,成熟後變成褐色或黑色。種子扁橢圓形,種臍黑色。種皮含有單寧。有點澀。目前,世界上已有400多個國家種植蠶豆,亞洲種植最多,其次是非洲和歐洲。
營養價值
成熟蠶豆中的固形物含量是未成熟豆的3倍以上。因此,成熟豆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和某些維生素遠高於未成熟豆,但未成熟豆是維生素A和c的極好來源。
蠶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比較齊全,尤其是賴氨酸。
蠶豆富含膳食纖維。
蠶豆富含葉酸和維生素a。
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
蠶豆含有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磷脂,並含有豐富的膽堿,具有強化記憶、健腦的作用。如果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或者是腦力勞動者,適當吃點蠶豆可能會有壹些效果。
蠶豆中的蛋白質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腸道蠕動。
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蠶豆也是抗癌食物之壹,對預防腸癌有作用。
中醫認為,蠶豆能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止血解毒,豆花能止血、止帶、降血壓,蠶豆莖能止血,蠶豆皮(蠶豆皮)能健脾利濕,蠶繭可燒研外用治療燒傷、膿皰瘡。
應避免飲食
本人或有蠶豆過敏史的家人不宜食用。蠶豆含有過敏物質,有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急性溶血等中毒癥狀,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由於這些人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疾病與遺傳有關。
蠶豆不宜生吃,因為蠶豆含有蛋白酶抑制劑和血凝素,對人體危害很大,經水浸泡、漂燙後可失活,所以生蠶豆要多次浸泡或漂燙後再煮。
蠶豆不要多吃,防止腹脹傷脾胃。蠶豆和大多數豆類壹樣,也含有壹些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下腸產氣菌的作用下產生氣體,有些人吃多了甚至會拉肚子。
選擇、保存和食用的方法
選擇大小均勻、飽滿、潔凈、無瑕疵的蠶豆。
新鮮的幹蠶豆存放壹段時間後會逐漸變黑。要防止蠶豆變色,只要把蠶豆放在低溫(5℃以下)、幹燥、避光的環境中,然後把裝蠶豆的容器密封蓋好,就可以延緩蠶豆變色的速度。
幹的或新鮮的蠶豆可以直接煮著吃,也可以和肉等蔬菜壹起煮。
相關食譜和食物搭配
川菜炒鮮蠶豆
將鮮嫩的蠶豆皮去皮洗凈;冬菜洗凈,切塊。把鍋放在火上,放上油,加熱。將蠶豆和冬菜放入鍋中翻炒。煮熟後加入醬油、糖等調料,翻炒幾下。
這道菜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B?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尤其是磷、鐵,在防治缺鐵性貧血的保健菜肴中含量豐富。
蠶豆火腿丁
新鮮蠶豆去皮,火腿切塊。油燒熱,炒鍋放入花椒和姜末,倒入蠶豆炒至七成熟,加鹽炒幾下,倒入火腿丁炒至蠶豆熟。
營養成分(每100克)
三種營養素
加熱345千卡
蛋白質25.8克
胖1.5g。
57克碳水化合物
不含膽固醇
膳食纖維1.2g。
礦物
鈣49毫克
鐵4.4毫克
磷339毫克
鉀992毫克
鈉2毫克
銅0.64毫克
鎂113毫克
鋅2.84毫克
硒2.02微克
維生素
B1 0.37毫克
B2 0.12毫克
c 16毫克
E 1.2毫克
泛酸0.48毫克
煙酸1.5毫克
85微克
葉酸260微克
K 13微克
胡蘿蔔素0.51毫克
為了大眾
壹般人都能吃。
蠶豆病的表現
蠶豆病發病突然,在食用新鮮蠶豆後1 ~ 2天內發生溶血,最短僅2小時,最長2小時。
相隔九天。例如,如果人們因吸入人類蠶豆花粉而生病,幾分鐘內就會出現癥狀。潛伏期與癥狀的嚴重程度無關。
蠶豆病的貧血程度和癥狀大多比較嚴重。癥狀包括全身不適、疲勞、寒戰、發熱、頭暈、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等。鞏膜略黃,尿色似濃紅茶甚至醬油。
癥狀壹般持續2 ~ 6天。重者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癥狀,如面色極度蒼白、全身衰竭、脈搏弱而快、血壓下降、精神發育遲滯或易怒、少尿或尿失禁。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