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耶斯特
首先,我是潮汕人,家鄉有海,可以經常吃海鮮。因為牡蠣便宜,吃的多。
小時候做牡蠣的主要方式是煲湯或者炒牡蠣。生蠔煎也是潮汕地區的特色美景。
不過小時候真的對牡蠣沒什麽感覺,尤其是它的肚子,總讓我惡心。如果妳讓我吃炒生蠔,妳還不如給我炒臘菜。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慢慢接受生蠔。蠔煎真的很好吃,特別是配上鮮魚醬。不要太涼。烤牡蠣壹次可以吃幾十個。來潮汕的朋友不要錯過美味的生蠔煎。
生姜和大蒜
小時候特意挑的。現在我覺得煮香噴噴的粥很難吃,打火鍋的時候會放壹把姜下去。感覺吃姜蒜應該也對身體有好處。
醋
家裏第壹次出現老陳醋,是我媽買的。第壹次嘗的時候,感覺真的很差。後來上了高中大學,每次吃面都要加老陳醋。而且加的很多,讓面湯又酸又爽口。我也很好奇山西人嫉妒的概念!
茶
反正我作為潮汕人,懂事的時候也會和茶打交道。相信很多朋友和我壹樣,小時候都不愛喝茶,因為覺得苦。點茶的大人也是敷衍壹兩杯。但是,二十出頭的我,對茶上癮了。在學校,我壹般都是午飯後泡茶,比較喜歡喝濃茶,確實能達到去油膩的效果。
嗯,這就是我的答案。如果有什麽不同的改動,可以在評論裏互動。我也很好奇北方有沒有從小就不愛吃的東西。
我壹直覺得美食最大的樂趣之壹就是可以不斷探索。世界上有各種各樣奇妙的食物,所以有時壹種食物的外觀或氣味可能會讓我不舒服,但壹般我也想嘗試壹下。這似乎是我壹直以來對食物的態度,所以我也確實發現了壹些以前覺得不好吃,其實很好吃的食物。下面分享幾個吧。
榴蓮樹
說起這樣的話題,我真的離不開榴蓮。我想現在很多喜歡榴蓮的人可能和我有同感。以前在超市遇到賣榴蓮的地方會有點皺眉頭,因為成熟的榴蓮還是挺結實的,直到有壹次被迫咬了壹口榴蓮,才真正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帶著奇怪的“臭味”,味道濃郁,極其香甜。這種感覺和吃臭豆腐差不多,大家接受後都覺得不錯。現在只要遇到好的榴蓮,我們基本都會買壹個吃。
歐耶斯特
小時候在內陸城市長大的人,以前在家鄉吃牡蠣的機會不多,很早以前就不適應這種直接咀嚼整個軟體動物的方式。不過自從開始吃蒜蓉烤生蠔,烤生蠔之類的,覺得這種又好吃又嫩的貝類真的很棒,尤其是夏天配啤酒。除了我最喜歡的水煮章魚,我覺得生蠔也很適合,是標準的燒烤之壹。
羊肉
小時候不吃羊肉,只是因為不喜歡羊肉的味道,和其他肉不壹樣。姑且稱之為嗅覺。但是不記得什麽時候開始的了。羊肉好像是我最愛吃的肉之壹,不管是羊肉串、涮羊肉、烤羊排、羊角子還是羊雜湯,我現在都喜歡。可能是小時候比較依賴直接的氣味和外貌來判斷吧。現在我可以全面地品嘗和享受食物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對以上食物有類似的體驗?妳有沒有吃過什麽食物,嘗過之後卻覺得難以忘懷?
對美食、健康飲食、美食趣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並點贊,以後壹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首先,這是雞肉。記得小時候不是紅燒就是燉雞湯。我基本沒吃過扒雞,如果燉雞湯我會喝壹點湯。
也可能是人小的原因。吃雞不能嚼,所以我沒吃過雞。
直到去了新疆幾年,第壹次吃了壹大盤雞就上癮了。雞肉沒有我記憶中的那麽硬,而是比較嫩(不知道為什麽是人大,牙齒那麽好,胃口那麽好,哈哈),那種麻辣的味道正好符合我壹個重慶人的口味。
真的很奇怪,我自從吃了大盤雞就愛上了各種雞,但是燉雞湯裏的雞還是不愛,但是我不嫌棄。
其實殺了自己還想吃菜的話,雞肉對我來說也不完全算。以下食物壹定要算,我覺得有些人和我壹樣。
苦瓜、側耳根、香菜。苦瓜屬於以前沒吃過的那種,慢慢喜歡上了。側耳根和香菜完全幹了,吃了之後就愛上了。
據說還有“反側耳根聯盟”和“反香菜聯盟”,我其實兩個都很愛。
醬。雖然我在東北,但我小時候從沒吃過醬油。原因有二,壹是做的過程,二是氣味。現在的那塊做醬料的醬料放了很久了,上面全是五顏六色的毛,看著不舒服。更別說進了坦克,壹耙就臭。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有時還有蛆...當時我就想這東西怎麽會有人吃!
直到有壹天,吃了壹次醬茄子,就壹發不可收拾了。這東西看起來聞起來和吃的不壹樣。在壹個小鍋裏,加點醬,打幾個雞蛋,直接在鍋裏蒸,不用攪拌。太好吃了!時間久了現在真的很想不吃了。實在不行就炒壹點,吃的時候當鹹菜吃。現在人沒時間,有時間也沒地方做醬料。他們只能買袋裝的。雖然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小時候奶奶好吃,但也會湊合。童年的回憶只能成為腦海裏的回憶。
哈哈哈,說這個我就想起榴蓮了!!!我媽以前很喜歡吃榴蓮,但我最多買給她,不喜歡聞!吃飯就更不用說了。她吃飯的時候我總是離她遠遠的,怕聞到那股臭味!!!但是有壹次,我媽在吃榴蓮的時候,給了我兒子壹小塊。孩子瞬間愛上榴蓮,被奶奶感染了,哈哈!!我兒子也不得不讓我吃壹口。我吃的少,但是我沒有做。我打不過那個小家夥。就像屏住呼吸,咬了這麽壹口,完全出乎意料。只是聞起來不太好。慢慢品嘗,肉質特別細膩,口感特別絲滑!這次我愛上了榴蓮。難怪那麽多人喜歡,就是有點不好,太貴了,要是能像蘋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