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人生如戲《隨緣》。看看李玉的人生智慧。

人生如戲《隨緣》。看看李玉的人生智慧。

我家的前身李漁,是明末清初的壹位文學劇作家。他只是成名比較晚,到了中年才拿到稿費,屬於文學貧困的浪潮。但是,文清之所以被稱為文清,是因為他即使再窮也要按照小資產階級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生活,這壹點從他的散文集《隨便送》中就可以看出來。

今天選錄壹兩篇,娛樂大家。

第壹,飲食

先說做飯,因為小房子本身就在上面吃過虧。剛開始剛學做菜的時候,加的水太多,但是水太少,糊不起來。然後我吸取了教訓,在中間看了壹下。感覺水加的太少了,但是不夠。結果我吃了半年“軟飯”,米粥無味,沒味道,夠了。李漁說得好,大米的精華在於米湯,太稀撇不掉就少壹點,而粥加水就像酒加水,自然越來越淡。正確的做法,大部分家庭主婦應該都知道,壹次加足水,不要中途加。至於加多少,就看妳自己的經驗了。當然現在的高級電飯煲都是經過校準的,比較容易掌握。

至於加香,我們現代人的方法更多,不必拘泥於壹朵花露。常見的有各種蜜餞、雜糧、山藥、蓮子等,也可包香草、竹筒、蘆葦葉等來增香。

所以,羊肉就是這麽貴的。舉個例子,妳花100買十斤羊腿,去掉骨頭和皮,然後烤或者燉湯,最後可能嘴裏只有三斤。當然100買三斤貴。這麽貴,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吃羊肉。真的是因為吃飽了餓了。它出門前吃壹頓飯很久了,妳壹天都不用吃。妳以為妳只吃了三公斤,其實妳塞了十公斤。能吃飽嗎?這就是所謂的“熟羊好長”,所以吃羊肉不要貪吃,吃到半飽就行,否則得不償失。

螃蟹,小房子不太喜歡,吃起來太麻煩。現在人們吃螃蟹,總是用十八般兵器,有的甚至要人們把蟹肉剝下來,吃現成的,比如蟹湯、蟹柳、蟹粉等等。在李玉看來,這種吃法完全是暴力!他本人就是壹個螃蟹愛好者。每年螃蟹上市前,他都早早攢錢,稱為“買命錢”,九月、十月稱為“蟹秋”。他家裏擅長做螃蟹的仆人叫“蟹奴”...他認為螃蟹無論是色、香、味都達到了人類食物的極致,和其他東西搭配不僅沒用還會降低螃蟹的純正口感。吃螃蟹要把整個螃蟹蒸熟,冰鎮,自己動手,剝壹個吃壹個,剝壹個吃壹個,就像吃瓜子吃好茶,要自己倒,才能得到那種美妙的味道。

不知道大家愛不愛吃螃蟹,這是真的嗎?如果真的這麽奇妙,那就在這個秋天試試吧。正好在蘇州,離陽澄湖很近。

很明顯,我們現代人吃的多是家鄉味,甚至不是家鄉味。簡直就是流水線生產的工業產品。至於野味,不能自討苦吃,偶爾品嘗可能會犯法。如果妳想兩者兼得,妳只能包下壹座小山,在山野找壹個小溪環繞的村莊放養。

當然,這個說法還有壹個引申的意思,就是胖子們,不要呆在家裏,該出去運動了。除了現在,我們還有西瓜和眼霜!

在重慶,我曾經吃過老鴨湯。店家說是公鴨為了保持健康。所以原來鴨是少有的禁欲男神。壹旦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打開了心扉,雄性的精華就逐漸被雌性奪走。所以我們喝母雞湯,烤乳豬,蒸羊羔,就是為了利用它們的元氣給自己補充。

小房子本身嗜酒如命,周圍也有很多酒肉朋友。從道理上來說,沒有人真的喜歡水果甜食,但是喝酒的時候也喝茶,只是大碗茶,功夫茶,英式紅茶之類的不感冒。所以,不管茶和酒是朋友還是敵人,果和酒的仇是壹定的。

據此,吃壹些甜食和蛋糕可以測試壹個人酒量的深淺。吃得津津有味的大多是喝茶的人,反之亦然。飲茶者寡,宜為友,君子之友;酒徒的熱情要引為知己,閨蜜為閨蜜,生死相依。

當然這裏的酒指的是中國的陳釀,在我這壹代人看來酒不是酒。

這是李玉的吃法,小宅冒昧再補充兩條:自駕遊不吃,不投機就多吃。

第二,花錢

姑蘇女人愛美,有賞花的習慣。前兩個星期恰逢茉莉花開。在街上經常看到優雅的白發婆婆,或把花插在太陽穴上,或用絲線掛在胸前,或掛在耳朵下當耳環,清新俏皮如風鈴,仿佛風華正茂的少女。想想飾品稀少單調的古代,那該是怎樣的盛況?梅季家家雨,茉莉花補家家...

茉莉有兩種,壹種是木本灌木,壹種是藤本。女人穿的多是前者,但木本植物怕冷怕旱,冬天很難伺候。他們要麽凍死,要麽死掉。李玉說,冷茶要澆水,不能澆水。不知道有用嗎?而藤則比較活潑,不怕寒旱,適合盆栽觀賞。

玉蘭,小房子裏我最喜歡的花。愛它的驕傲和任性,開的時候壹起開,氣勢磅礴;輸了就壹起輸,沒有猶豫,想留就留,想留就留。如果有花神,那麽玉蘭就是最任性最奔放的壹個。上大學的時候,宿舍後面種了壹片玉蘭樹。在那裏,小房子開啟了浪漫的竇,收獲了最初的愛情。如果說對它的愛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刻進記憶裏的,那麽年齡越大,記憶越長,也變得越來越刻骨銘心。

正如李玉所說,玉蘭先開花,後長葉。它的美麗得益於此,它的痛苦也是如此。沒有綠葉的呵護,孤獨枝頭的花瓣自然經不起雨水。所以,如果妳想欣賞玉蘭,不要等到它盛開的時候。就在蓓蕾顯露的時候,壹天壹天地盯著它,壹天壹天地看著它,享受壹會兒。俗話說“花開堪直,莫待雨拾殘瓣。”

如今,我國南方大部分省份都種植了玉蘭,其中以伏牛山、廬山、天目山最為繁盛。河南南召被稱為玉蘭之鄉,縣城花園規模壹般,但農民家中的玉蘭別墅卻別有壹番風味。當然,以玉蘭為市花的上海,也是觀賞玉蘭的景點之壹。上海博物館-植物園-大觀園-人民公園-徐家匯公園都是早春賞花的好去處。

良好的.....難怪古人都說“紅心出墻”,而不是“紅心出墻”。小房子沒種過杏子,實在沒法嘗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真偽。如果是,聖母穿的猥瑣衣服不就成了男人的聖藥了嗎?小房子似乎找到了致富的捷徑...

其實單看杏花的美麗風韻和媚態,就覺得有壹種說不出的浪漫造型。要看杏花,應該去西北。山西夏縣,陜西涇陽縣太平鎮,甘肅伊犁東鄉杏花溝等。都是以杏花聞名的好地方。

山茶花,古稱海石榴,說明兩個花期確實有比較。石榴是落葉樹,但山茶花比萬年青好。能從冬天壹直持續到第二年5月,真的很離譜。

最近小房子被這花難住了。因為初學蘇繡,繡了壹屏藍蓮花,忍不住誇老師,所以想挑戰壹下姐姐們望而卻步的山茶花。結果我弄丟了。壹層層的花瓣,不下50個,深淺不壹的顏色,還要考慮到層次感,針套蓋住它會很亂...

李漁說牡丹不如牡丹是對的。兩種花基本沒什麽區別,除了牡丹屬於灌木,樹枝是木頭做的。歷經風雨,仍能傲然挺立,保持花王的傲氣。牡丹是壹種草本植物,柔弱嬌嫩,要結這麽巨大的花,壹點風雨就下來了。壹個經常匍匐在地的人,只能是臣子。

蘭和李玉所說的值得商榷。現代人把蘭和惠混為壹談,可見兩者差別真的微乎其微。

古書曰:“蘭,香草也。”嘿,煙熏草。“這基本相當於沒說大家都是草。這種草和那種草有什麽區別?估計只有羊知道。當我第壹次讀到這兩句話的時候,我腦子裏想:還可能是薰衣草嗎?

直到黃庭堅說:香香者,蘭;數花缺香者,惠。最後,有壹個明確的定義。由此看來,古人所謂的蘭花,指的就是今天的春蘭;而惠,在指今天的蘭花時。

可見,兩片葉子並沒有李玉說的胖瘦,差別很大。全是草。能有多糟?

再說了,雖然古人把叫做祖,各種詩詞歌賦也大大的誇張了壹下,但其實蘭的香味是很淡的,不在野外聞根本感覺不到。只能說我們古代的資料太匱乏了,我們的祖先知識很少。我們能得到的香料是蘭花、芝和,阿諛奉承全靠這幾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