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冬粉熱量僅白飯壹半,醫:加它料理調可控血糖!

冬粉熱量僅白飯壹半,醫:加它料理調可控血糖!

陳煥文;林毓禎;Amanda 蔬食 咖哩粉絲:低蛋白主食,姜黃助控血糖 糖尿病友們常問到:「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冬粉或米粉嗎?」 冬粉、米粉還有米苔目都屬於蛋白質含量較低的澱粉主食類,吃壹碗煮熟的冬粉糖分等於半碗的白飯,若是患糖尿病久了、血糖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的糖尿病患,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時,可以食用低蛋白的主食類,來取代蛋白含量高的白飯或面類主食,就可以達到減少蛋白質攝取的效果。 咖哩含有「姜黃」的成分,對於預防糖尿病發生及糖尿病人的血糖調控都有助益。很多人都以為四季豆是屬於「豆類」,其實四季豆是蔬菜類,含有維生素C和鐵。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抗糖化及幫助鐵質的吸收,鐵質可預防缺鐵性貧血發生。 材料 2人份 綠豆粉絲? 2把約80g 四季豆? 50g 胡蘿蔔? 50g 南瓜 50g 蒜頭 3顆 洋蔥 50g 香菜 1株 雪白菇? 1/2把 咖哩粉? 2大匙 水 450cc 鹽 1/2匙 油 13g (每壹人份)糖分(碳水化合物)47公克 熱量 240大卡 蛋白質 1.7公克 脂肪 5公克 糖類 47公克 鈉 250毫克 膳食纖維2.7克 2.7克 作法 粉絲泡水30分鐘軟化剪成兩段。小技巧:冬天用溫水浸泡粉絲。 南瓜去皮切片。四季豆去除兩側硬筋洗凈斜切片。 雪白菇切除根部洗凈剝開。洋蔥去皮去頭尾切絲。 蒜頭去皮切片。香菜洗凈去頭切末。 炒鍋開小火冷油加入洋蔥絲、蒜片炒香。 咖哩粉下鍋同炒加水、胡蘿蔔絲煮開。 粉絲、南瓜片、雪白菇、鹽全都下鍋燜炒。 上述食材全都軟化,粉絲透明後,加入香菜即可起鍋。 Amanda健康料理時間 很多人都只拿咖哩做燴飯,其實咖哩炒粉絲、煮湯面、炒蔬菜都壹樣好吃。近來發現增加很多蔬食者,因此這壹道炒粉絲特別做成蔬食。 喜愛葷食壹樣可以加適量雞肉絲或豬肉、牛肉,但是請務必記得不要大量添加,適量就好。當然增加蔬菜是沒問題的,唯獨南瓜是主食類可別弄錯喔。陳煥文;林毓禎;Amanda 蔬食 咖哩粉絲:低蛋白主食,姜黃助控血糖 糖尿病友們常問到:「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冬粉或米粉嗎?」 冬粉、米粉還有米苔目都屬於蛋白質含量較低的澱粉主食類,吃壹碗煮熟的冬粉糖分等於半碗的白飯,若是患糖尿病久了、血糖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的糖尿病患,需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時,可以食用低蛋白的主食類,來取代蛋白含量高的白飯或面類主食,就可以達到減少蛋白質攝取的效果。 咖哩含有「姜黃」的成分,對於預防糖尿病發生及糖尿病人的血糖調控都有助益。很多人都以為四季豆是屬於「豆類」,其實四季豆是蔬菜類,含有維生素C和鐵。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抗糖化及幫助鐵質的吸收,鐵質可預防缺鐵性貧血發生。 材料 2人份 綠豆粉絲? 2把約80g 四季豆? 50g 胡蘿蔔? 50g 南瓜 50g 蒜頭 3顆 洋蔥 50g 香菜 1株 雪白菇? 1/2把 咖哩粉? 2大匙 水 450cc 鹽 1/2匙 油 13g (每壹人份)糖分(碳水化合物)47公克 熱量 240大卡 蛋白質 1.7公克 脂肪 5公克 糖類 47公克 鈉 250毫克 膳食纖維2.7克 2.7克 作法 粉絲泡水30分鐘軟化剪成兩段。小技巧:冬天用溫水浸泡粉絲。 南瓜去皮切片。四季豆去除兩側硬筋洗凈斜切片。 雪白菇切除根部洗凈剝開。洋蔥去皮去頭尾切絲。 蒜頭去皮切片。香菜洗凈去頭切末。 炒鍋開小火冷油加入洋蔥絲、蒜片炒香。 咖哩粉下鍋同炒加水、胡蘿蔔絲煮開。 粉絲、南瓜片、雪白菇、鹽全都下鍋燜炒。 上述食材全都軟化,粉絲透明後,加入香菜即可起鍋。 Amanda健康料理時間 很多人都只拿咖哩做燴飯,其實咖哩炒粉絲、煮湯面、炒蔬菜都壹樣好吃。近來發現增加很多蔬食者,因此這壹道炒粉絲特別做成蔬食。 喜愛葷食壹樣可以加適量雞肉絲或豬肉、牛肉,但是請務必記得不要大量添加,適量就好。當然增加蔬菜是沒問題的,唯獨南瓜是主食類可別弄錯喔。 姜黃 姜黃帶有的苦味及獨特的味道雖然不是壹般人所喜愛的,但其鮮黃的顏色卻很難讓我們忽略它的存在,而在我們較常會接觸到的咖哩,其實就含有姜黃的成分。 姜黃除了可作為辛香料來入菜,近幾年來也有越來越多針對姜黃的保健功效所做的研究。 2011年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 *** >的研究文獻指出,姜黃能增強*葡萄糖載體蛋白4(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現,將血液中的血糖送往細胞內,達到降血糖的效果。 在預防糖尿病的研究上,有大型人體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天補充姜黃素250毫克持續9個月,比起沒有補充姜黃素的前期患者,其發展成糖尿病風險的風險較低; 而國內也有研究發現,針對60歲以上的糖尿病前期長者,連續補充6個月的姜黃粉(1克/天),有助於改善其短期記憶中的「工作記憶」。 2016年中研院團隊也有研究發現,姜黃植物中含量較少的非姜黃素(curcumin)兩種成分,去甲氧基姜黃素(demethoxycurcumin) 及去二甲氧基姜黃素 (bisdemethoxycurcumin),是預防阿茲海默癥的主要成分。 建議若要攝取到姜黃完整的營養價值,可使用品質較優良的姜黃粉(或買整支姜黃切片再磨成粉)入菜,因烹調時添加的油脂可協助姜黃素的吸收,若購買市售萃取姜黃的保健食品來補充,可能無法攝取到姜黃完整的營養成分。 姜黃素(curcumin)本身也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等心血管的保健效果,有助於預防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容易好發的心血管並發癥。 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壹天的姜黃素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3毫克,故成人壹天建議攝取量約在200毫克以內,因姜黃具有低細胞毒性,在安全性的考量上,不建議懷孕和哺乳婦女食用姜黃(素)。 * 葡萄糖載體蛋白4(GLUT4):壹種位在肌肉和脂肪組織細胞的葡萄糖載體蛋白,位於細胞質中,當葡萄糖(ucose) *** 時則會移至細胞膜上,透過胰島素 *** 後轉移到細胞膜上開始運輸葡萄糖,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 糖尿病前期:血糖量測出來的值,介於正常和診斷為糖尿病的範圍之間則稱之為「糖尿病前期」。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應該小於100mg/dl,若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但未達126mg/dl;或飯後2小時,血糖值在140?199 mg/dl但未達200mg/dl,就代表處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人發展成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鎂」離子,與人體內的「鉀」和「鈣」離子***同調節我們神經的感應以及肌肉的收縮,能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來協助人體內糖類的代謝,意思就是維持血糖的穩定; 另外鎂離子也可以防止鈣離子進入細胞裏面來避免血壓的上升。 *RDA建議我們成年人壹天鎂的攝取量應大於300毫克,**DRIs也建議成年男性壹日鎂離子的攝取量為380毫克,女性為320毫克,懷孕期應增加35毫克,上限為700毫克,而深綠色蔬菜、海藻類、未精制加工的全谷類、黃豆和海鮮類、堅果類、巧克力(可可),都是鎂離子主要食物來源。 我們東方人攝取的蔬菜較多,因此從飲食當中攝取鎂離子較西方人多,但若飲食當中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D或是酒類,都會影響到鎂的吸收或增加鎂離子的排出,尤其我們現在許多加工食品,例如泡面、速食食品或是可樂等飲料,都含有大量的磷,更應該減少攝取。 「鋅」離子,在許多男性營養保健食品中都可以看到這個成分,通常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紅肉、內臟、牡蠣等海產類食物,鋅的含量會比較高;而壹些未加工的全谷類的麥芽或胚芽,或是葉菜及根莖類蔬菜的鋅的含量也會較高,在水果的含量就比較少了。 鋅在人體內會和胰島素結合,因此可促進糖類的代謝,鋅也可以促進正常的生殖機能,若長期動物性蛋白質攝取較少的人,或是有肝硬化及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血液中鋅的含量降低,容易出現食欲下降、生長遲鈍或貧血的情況發生。 **DRIs建議,成年男性壹天鋅的攝取量為15毫克,女性為12毫克。 「鉻」離子,在許多宣稱糖尿病專用的奶粉或是營養品當中,幾乎都可以看到這個成分的存在,因為早在1950年研究就發現,「鉻」是維持人體正常的葡萄糖耐受力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尤其是三價鉻(Cr+3)在體內會和菸堿酸(nicotinic acid)及谷胱甘肽(utathione)結合形成「葡萄糖耐受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葡萄糖耐受因子」可以間接促進葡萄糖輸入細胞的效率。 另外,鉻離子可以促進胰島素作用,如果缺乏會引起胰島素抗性、葡萄糖耐量下降、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及高血壓等代謝癥候群(Syndrome X)的癥狀出現,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壹般健康的人對於鉻離子的需求並不大,除非是糖尿病或是冠狀動脈心臟病(CHD)的患者,對於鉻的需求才會增加。平常可從富含鉻的食物,如牡蠣、海產類或全谷類中攝取天然來源的鉻,另外酵母中也含有大量三價鉻(Cr+3),成年人壹天如果能攝取到50ug的鉻,就可以預防缺乏癥的產生。 *RDA(Re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RDA)—國人「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本文摘自《糖尿病飲食與治療》/陳煥文(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毓禎(營養師);Amanda(健康料理師)/晨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