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海松籽簡介

海松籽簡介

目錄1拼音2 "*字典:海松籽2.1產地2.2拼音名稱2.3海松籽別名2.4產地2.5原形2.6產地分布2.7化學成分2.8性味2.9歸經2.10功能主治2.654用法用量38+01海松籽2.12註2.13

2“*字典”:海松子2.1來源《開寶本草》

2.2拼音姓名h m: I s not n ɡ z ǐ

2.3海松仁別名松子(《海藥本草》)、松仁(《本草伊彥》)、新羅松子(《綱目》)。

2.4來源是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果實成熟後,收獲,曬幹,去掉硬殼,取出種子,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2.5紅松的原始形態,又稱宋海松(開寶本草)、蠶松(綱目)、郭頌松、宋紅國松和韓國五葉松。

常綠喬木,高達30米。樹皮呈灰棕色,有鱗片。小枝暗褐色,密被銹棕色,新枝棕色,密被毛。針狀葉,5針壹束,厚而硬,三角形,長8 ~ 12厘米,外表深綠色,內有5 ~ 7排白色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葉鞘脫落早。花單性;雄花序圓柱形,生於新枝基部,密穗狀,紅黃色;雌花序生於主枝或閱讀枝頂端,單生或數個聚生,有長柄。球果大,橢圓形,長9 ~ 14厘米,直徑6 ~ 8厘米,先綠後黃;果鱗片為菱形或鱗狀卵形,頂端細長下彎,具粗毛,每粒有2粒種子。種子卵圓形三角形,無翅,紅褐色,長12 ~ 18毫米,寬9 ~ 16毫米。五月開花。結果期為10 ~ 11月。

2.6生境分布生長在濕潤的緩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地上,多與闊葉樹混交。分布在東北。

2.7化學成分植於74%的脂肪油中,主要是油酸酯和亞油酸酯。還含有粉防己堿、蛋白質和揮發油。

紅松松脂中含有α-蒎烯和β-蒎烯、莰烯、蒈烯3、柏木烯、月桂烯、雙戊烯、β-水芹烯、γ-松油烯、對傘花烴、傘花烴、異單環烯醇、4-表-異單環烯醇和貝殼杉酚。

從葉子中分離出兩種生物堿:4α-胡椒堿和松脂素。

2.8性味甘甜溫潤。

①《海藥本草》:“味甘,性溫,無毒。”

②《開寶本草》:“味甘,性溫,無毒。”

(3)《花楸藥解》:“味甘辛,平於氣。”

2.9經絡入肝、肺、大腸經。

①《玉蜀黍藥解》:“入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經,手陰心虛、足厥陰肝經。”

(2)基本藥物配藥:“入肺大腸經。”

2.10具有養津熄風、潤肺潤腸的作用,治療風痹、頭暈、幹咳、吐血、便秘。

①海藥本草:“主風暖胃。”

②《日華子本草》:“祛風散寒,虛氣不足,補虛,潤膚養五臟。”

③《開寶本草》:“以控風,眩暈,失肌,美白,散濕,潤五臟而不饑。”

(4)本草:“以柏子仁治虛秘。”

⑤綱要:“潤肺,治燥咳。”

⑥本草宣彤:“益肺止咳,益氣養血,潤腸止渴,溫中尋風。”

⑦《本草返老還童》:“潤肺健脾,收斂止咳,止吐血。”

2.11海松仁用法用量:煎服,1.5 ~ 3元;或軟膏或藥丸。

2.12關註《本草從新》:“便溏者滑人;痰濕者亦禁之。”

2.13附方①治風痹、風寒、虛損氣虛、五臟勞損、咳嗽吐痰、骨蒸盜汗、心神不寧、飲食不思、遺精:松子82盎司、麥冬1斤、金櫻子82盎司、枸杞8盎司,煉蜜少。每天早晚服用十茶匙以上的白湯。(蘇軾)

②治療肺燥咳嗽:松子壹兩,核桃兩個。研磨膏,和壹半熟蜂蜜。每次兩元,吃完湯煮。(風遂湯,宣肝傳方)

(3)治老秘方:側柏葉、火麻仁、松子均分,同研,白蠟丸大如桐子。吃之前少喝黃丹湯,吃二三十片。(《本草》)

4潤心肺、大腸經:松子與大米煮粥。(《書生三本》松子粥)

2.14各種討論①《本草經》:“海松子氣味甘甜。溫而補陽的經絡會導致中風和關節中的濕氣,肌肉會因風而眩暈。”溫屬陽,味甘養血,血足,故五足自潤,白而不饑。"

②《本馮靜原》:“海松仁味甘,益肺、清心、止咳、潤腸,有側柏葉、馬人之功,溫中益陰之效,心肺化痰幹咳之良藥。”

③《玉花楸本草解》:“松子同柏子仁,不澀則潤,潤肺止咳,潤腸清秘,開關關節痛,潤澤肌膚,使發榮,亦是佳品。”

2.15摘自*字典

中藥拉香膏āo的配方是:豬油2半,煎油2半,香油2半,松子油1,松子3.27元半,黃蠟3.27元半。功能主機...

蠟膏āo方:豬脂2半,煎炸油2半,芝麻油2半,松子油1,松節油3.27元半,黃蠟3.27元半。方法:...

蓮子粥皮,肥五臟,進補。主要水蒸氣。用法用量:每粒5元1兩用海松子屑,1升水,碎米心同煮,加少許蜂蜜,長。...

三仙粥是紀仲新編的。卷七:方明:三仙粥別名:三仁粥成分:海松子(去皮)1、桃仁(浸泡、去皮)1、郁李仁(...

三仁粥u《東醫珍饈內景》卷四:三仁粥:處方:桃仁、海松果仁各9g,玉裏仁各3g。功能與主治:治療老年人因體虛引起的便秘。...

中藥海松子用的方子比較多。

《本草綱目》,古籍中的壹種海松子:【果部三十壹】海松子(宋開寶)解釋為新羅松子。吉傑誌說:海松籽的形狀像小栗子和三角形。其中,仁又香又美。東夷是水果吃,也。...

烘焙全書:【卷二果】松子味甘,性溫。今天,它被稱為海松,像楓樹壹樣小。加菲州山區盛產海松籽。坎寧百科全書...

本草綱目:【木部卷三十五】巴豆有。史真說:巴豆屋薄如大風之殼,籽仁似海松子。雲如豆蔻,不盡相同。秀芝弘經說:巴豆...

《本馮靜元》:【卷三果】松子味甘,無毒。發明濕地松具有溫肺清心,止咳潤腸,溫中益陰的作用。心肺燥,痰,咳的良藥。...

本草綱目目錄:【本草綱目釋義】草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