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臘八粥的故事縮寫

臘八粥的故事縮寫

臘八粥的故事縮寫

臘八粥的故事縮寫1

 在很久很久以前,蘇州的西園寺是壹座很有名的寺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壹年夏天,送禮來了壹位自稱從天臺山國清寺來的和尚,想在這裏住下來,禮佛修行。

 因為天臺山國清寺也是相當出名的寺廟,所以,當西園寺的當家老和尚聽了別人的通報後,立刻就想見見這個專程來投靠的和尚。可是見到他後,老和尚卻異常的失望,因為眼前這個遠道而來的家夥,不僅相貌平常,還是五短身材,簡直就像個普通的莊稼漢,看不出壹點靈氣,根本不像壹個和尚。

 不過老和尚認為人不可貌相,或許他是真人不露相吧,這也說不定,還是再觀察壹下吧。老和尚親切的問他,叫什麽名字,都會幹些什麽,那個和尚都壹壹回答,原來他叫阿二,笨笨拙拙的`,不會說法,不會念經,笨手笨腳,嘴巴也很笨,什麽事都做不成,唯壹可以做的就是挑水種菜。就連普通的洗米,洗菜,削胡蘿蔔也不太熟練。看來真是個普通的莊稼漢呢。

 不過老和尚學的還是要給他壹個機會的,於是就將他收留了下來,讓他在廚房裏做事,於是他就成了壹個火頭僧,雖然淘米,洗菜,削胡蘿蔔這種事他不太會,但挑水種菜可是他的拿手好戲,接下來廚房裏的壹切的粗活都有阿二壹手包辦了,天還沒亮他就起來幹活了,壹會兒澆水,壹會兒是小淘米,壹會兒又是洗菜。她趕緊回來,總是手勤,腳快,高高興興的,從早忙到晚忙碌個不停。

 就在這時,阿二的兩個師兄,突然發現阿二有壹個大破布袋子,而這大布袋子裏裝的竟然都是每天吃剩下的糧食,袋子裏面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實在太惡心了,他們覺得阿二非常惡心,但是阿二沒有辦法,因為在家鄉節儉慣了,他每天都會把吃剩下的菜曬幹凈了放到自己的破布袋裏面,過了幾年後袋子裏足足有兩石半的食物了。

 有壹天其他兩個和尚在大殿裏念經念的太專心了,忘記要去取糧食,可是又不敢違反規定去找他們兩個,急得滿頭大汗,他想去買米吧,卻又下起了鵝毛大雪,這時,他急中生智,把自己破布袋裏所有的兩石半的糧食壹股腦全都倒了進去。

 到吃飯的時候,和尚們來到食堂,都不知道這煮的是些什麽東西,但是飯又不像飯,是粥不像粥。但是由於寺廟裏的食堂規定,不準挑食,所以他們只好把所有的飯喝了下去,沒想到還挺好喝,於是就問他是用什麽煮的,當聽見是用這些糧食煮的之後,他的兩個師兄都把剛吃下的飯菜給吐了出來,而老和尚卻非常欣賞阿二這種珍稀量是節儉的精神。

 因此每到臘月初八,是大家都會發壹些不知道是什麽的玩意兒,壹股腦全倒進鍋裏,煮成臘八粥。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自己永遠不要浪費糧食,做壹個節儉的人。

臘八粥的故事縮寫2

 對於喝臘八粥的習俗,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

 相傳很久以前,蘇州西園寺來了壹個叫阿二的和尚。老方丈讓他做幹雜物的“火頭僧”,專門為大家淘米、洗菜、燒火、做飯。他十分勤儉節約,每次看到散落在地上的糧食,便小心地撿起來,放到壹個特制的大口袋裏。日久天長,竟攢了滿滿壹大口袋的糧食。

 壹次臘月初八,西園寺正在舉行盛大的法事,十分熱鬧。可管倉庫的大和尚急著去念經,居然忘了把米糧取出來!這可完了,大家做完法事還等著吃飯呢!阿二十分著急。忽然,阿二看見了那個大口袋,靈機壹動,便把那壹大袋的糧食淘洗幹凈後,壹股腦地放進鍋裏煮了起來。

 開飯時間到了。和尚們端起碗壹看,天哪!這什麽東西啊!稀粥不像稀粥,幹飯不像幹飯,裏面啥玩意都有。可大家壹嘗,都覺得很好吃,都爭著往自己的碗裏盛。老方丈也覺得很納悶,問阿二煮的東西是什麽。阿二本來就也沒底,看大家都很愛吃,便放下心來,向老方丈講了壹遍事情的經過。老方丈很高興,還誇獎了他。

 於是和尚們壹起商議,以後每年的12月初八都要吃這種臘八粥。後來,逐漸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