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辣椒疫病主要發生在結果期,危害辣椒的莖基部,引起莖基部枯死,進而引起整株枯死。晴天白天,植株的葉片出現萎蔫,早晚恢復正常,幾天後不再恢復而枯死。拔出病株,可見到莖基部變褐色,並繳縮、幹枯,濕度大時,病部上長有白色黴層。防治方法:種子消毒;起壟栽培,覆蓋地膜栽培,不大水淹沒莖基部;不偏施氮肥;定植前,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20倍液澆灌定植溝;發病前,每7~10天用百菌清煙霧劑防病壹次,或每周壹次用甲霜靈錳鋅、瑞毒銅等噴灑植株的莖基部;發病初期,選用72.2%霜黴威水劑80~100毫升/畝,或25%嘧菌酯懸浮劑35~48毫升/畝,或52.5%惡唑菌酮·霜脲氰(抑快凈)水分散劑35~40克/畝,對水45千克噴霧,7~10天噴1次,交替防治2次~3次。註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藥。(2)辣椒炭疽病果實發病初期,果面上出現水浸狀黃褐色小斑點,進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中心部灰褐色,邊緣黑褐色,整個病斑凹陷,表皮不破裂,上有隆起的輪紋。輪紋上密生小黑點,潮濕時,病斑表面溢出淡紅色的膠狀物。空氣幹燥時,病部幹縮成羊皮紙狀,易破碎。病果比正常果易紅熟,病果內部多組織腐爛,最後幹縮於植株上。葉片受害時,初出現褪綠斑點,後發展成中央灰色或白色、邊緣深褐色或鐵銹色的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上輪生小黑點,病葉容易幹縮脫落。防治方法:種子消毒;合理密植,保持田間良好的通風條件;發病前每7~10天用百菌清煙霧劑防病壹次。發病初期,選用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0%氟矽唑咪鮮胺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氟矽唑咪鮮胺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性顆粒劑800~1000倍,每7~10天噴壹次,連續噴2~3次。註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藥。

(3)辣椒瘡痂病也稱為辣椒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引起落葉。葉片發病,初出現水浸狀黃綠色小斑點,病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邊緣暗綠色稍隆起,中部色淺,稍凹陷。病斑表面粗糙,呈瘡癡狀。後期病斑連片,引起葉片脫落。莖和葉柄發病,壹般產生不規則的褐色條斑,後病斑木栓化,並隆起、縱裂,呈潰瘍狀。果實發病,初出現暗褐色隆起小點,後擴大為近圓形的黑色瘡痂狀病斑,潮濕時病斑上有菌膿溢出。防治方法:播種前用1000倍的硫酸銅浸種20分鐘進行消毒處理;加強通風管理,降低溫室內的空氣濕度,不偏施氮肥;發病初期,選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粉劑4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5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壹次,連續噴2~3次。註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藥。(4)辣椒灰黴病主要表現為葉片呈水漬狀軟腐,潮濕時生有灰黴。莖、枝發病,產生水浸狀暗綠斑,後期變褐並莖濕腐,表皮生有灰黴。病果呈水浸狀腐爛,生有灰黴。防治方法:及時清理田間病葉、病株殘體;保護地內盡量提高溫度,加強通風,排除濕氣;結果期,保護地內每10~15天用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畝用藥250克熏治;發病初期,交替使用選用25%略菌酯懸浮劑30~50克/畝,或40%嘧黴胺懸浮劑75~100克/畝,對水45千克噴霧,7天~10天噴1次,交替防治2~3次。註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藥。(5)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癥狀常見有花葉、黃化、壞死和畸形4種。①花葉。葉初現明脈和輕微退綠,或濃淡相間的綠色斑駁,病株無明顯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葉,重型花葉除表現退綠斑駁外,葉面凹凸不平,葉脈皺縮畸形,甚至形成線葉,生長緩慢,果實變小,嚴重矮化。②黃化。病葉明顯變黃,出現落葉現象。③壞死。病株部分組織變褐壞死;表現為條斑,頂枯,壞死斑駁及環斑等。④畸形。病株變形,或植株矮小,分枝極多,呈叢枝狀。防治方法:種子消毒(種子先經清水浸2~3小時,再用10%磷酸鈉或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20~30分鐘);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別噴灑0.1%~0.2%硫酸鋅提高抗病性,或用83增抗劑600~1000毫升/畝加水噴霧;在蚜蟲、蟎類遷入辣椒地期間,及時防治蚜蟲、蟎類等。發病初期,選用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15%植病靈60~120毫升/畝加水噴霧,每7天噴壹次,***噴3~4次。註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