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蹄鐵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馬蹄鐵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馬蹄苗先用水浸泡10-24小時,再用1000倍稀釋的多菌靈溶液浸泡24小時,再放入細沙中發芽。壹周後發芽種植,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種植前註意深耕和施用腐熟有機肥。荸薺的種植時間是7-8月。

馬蹄鐵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耕作季節

荸薺全生育期為210~240d ~ 240 d(含幼苗生長期)。育苗期間喜歡中高溫潮濕天氣,陰雨天不適合育苗。大田移栽期喜高溫零星陰雨天氣,結果期喜秋季早晚溫差無霜天氣。

氣溫在65438±05℃以上時馬蹄苗開始發芽,25℃ ~ 30℃時植株分蘗和分株生長最快。鱗莖形成需要壹個早晚有溫差的幹燥環境,早晚溫差以10℃ ~ 15℃為宜。根據馬蹄的上述生物學特性,為獲得高產優質的馬蹄,建議在清明至小墅河育苗,大墅河至立秋移栽,移栽時間不超過夏季。夏季至日至酷暑的氣候適宜幼苗分蘗和植株分裂;立秋至白露,分蘗封苗有利於大田移栽苗,為養分積累做準備;從白露到寒露,適合馬蹄結瘤擴張;霜凍至初冬,有利於馬蹄凝結糖分等營養物質;6月下旬起165438+10月收割,2月下旬起65438+10月中旬。

馬蹄形種植法

1,選址和選種

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水田種植荸薺,施適量基肥促進根系發育。選擇質量好、個頭大、無病害、頂芽健壯、無外傷的荸薺作為育苗種子,用水浸泡10-24小時,然後取出晾幹。

2.育苗和大田種植

(1)將清洗幹凈的荸薺浸泡在10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中壹天,可以起到壹定的殺菌消毒作用,防止種子攜帶致病菌。然後,將種子整齊地放入濕潤的細沙中,將芽眼暴露在沙中並用塑料薄膜覆蓋,壹周左右馬蹄鐵就會發芽,發芽後及時揭去薄膜。

(2)當苗高在30厘米左右時,可按30厘米的株距、60厘米的行距進行移栽種植。種植前需要翻耕施肥,翻耕深度需要在20 cm左右,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斤左右,配合磷肥30斤。

3.管理工作

(1)荸薺移栽後,水田水位應保持在8 cm左右,最多不超過10 cm。

(2)荸薺定植後每周左右追肥壹次,每畝追肥尿素10 kg,促進幼苗生長;荸薺花狀莖開花後,施復合肥壹次,每畝用量20-25公斤。

4.收獲

壹般65438+2月左右菱角鱗莖糖分積累開始增加。此時,第二年65438+10月左右收獲的菱角含糖量更高,菱角的皮色也更漂亮。

荸薺育苗及苗期管理

1,品種選擇

馬蹄蓮通常由球莖繁殖。壹般選擇留在田間過冬的荸薺或用泥土收集儲存的小荸薺作為種球。播種前選擇種子質量好、鱗莖大(頂部主芽)、頂芽上側芽健全、無病蟲害、無腐爛的鱗莖作為種子。每畝田種子量約為25 ~ 100 kg,隨種植時期不同而不同。幼苗越早培育和培育。近年來,組培苗在廣西得到了推廣。據種植戶介紹,畸形、變異苗多,組培苗生根、分蘗能力弱,暫時還有很多技術障礙。

2.育苗

培育矮壯苗是馬蹄高產優質的基礎。清明和谷雨之間育成的馬蹄苗為早苗,由於早春氣溫較低,容易遭遇倒春寒,出苗相對較慢,需要采用催芽技術育苗。馬蹄蓮種子在春分發芽前在室內發芽,然後在空曠的旱秧田中飼養。建議種植者在長夏至芒種期間更容易控苗,更容易產生健壯的馬蹄苗。在此期間,可以在敞水育苗場育苗。

室內催芽方法:播種前,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2h,對種子進行消毒,殺死表面病菌。然後在地上鋪上濕稻草,將種子交替排列在稻草上3-4層,頂端芽朝上,再蓋上稻草。每天澆水2-3次,保持濕潤。10-15天後開始開花。當芽長到1.5cm時,去掉稻草蓋,繼續澆水,保持濕潤。

3、育苗準備

水田壹定要選在沒有“三廢”汙染,排灌方便的地方。旱田壹般位於房屋前後與菜園的縫隙中。先將地面略鏟,細鋤土壤,深度10cm,四周築土做池埂,四周開淺溝,保水排水。然後將水倒入床中,使土壤呈泥狀;水秧田的做法和水田差不多,畦寬90 ~ 120 cm,畦面平整,四周壟做得好。在床底鋪上薄薄的壹層生物有機肥(建議使用土根旺生物有機肥或有機磷鉀肥),然後澆上壹層腐熟汙泥(建議將礦物黃腐酸鉀加水混合加入水稻土配制營養漿,土根,

4.廣播

將催熟的鱗莖逐壹排入育苗池,將鱗莖壓入泥中1cm,株距6cm×6cm。要求芽體高度壹致,排列整齊,晾曬半天,使土壤表面結皮。夏天,苗床容易幹燥。播種後要搭棚遮蔭,防止秧苗幹枯。棚建好後,再灌泥漿1 ~ 2次。用稻草覆蓋裸露的芽,保持土壤濕潤。10 ~ 15天後,苗高10cm。當短莖上長出新根時,移開遮蔭,逐漸鍛煉幼苗。20天左右,苗高30 ~ 50厘米,有5 ~ 6個葉狀莖時即可種植。

5.稻田管理

催芽育苗時,苗床只需保持濕潤,移栽育苗的苗場應保持在1.5 ~ 3 cm的淺水中,以促進植株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