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前的我們沒有日歷,不能快速查詢出立夏在哪壹天,不過農民們有自己的做法,那就是根據民諺計算出立夏的時間,了解立夏的天氣特點和習俗活動。那麽,關於二十四節氣立夏的諺語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帶來的立夏節氣的諺語或知識,想知道的就來看看吧。
關於二十四節氣立夏的諺語
1、碗豆立了夏,壹夜壹個權。
2、立夏種綠豆。
3、立夏小滿田水滿,芒種夏至火燒天。
4、饑無勁,飽無勁,不饑不飽才有勁。
5、鹽堿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
6、立夏小滿,江河水滿。
7、豬吃百樣草,發酵餵更好。
8、立夏天氣涼,表子收得強。
9、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0、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批瞎瞎。
11、立夏前後,種瓜點豆。
12、立夏日鳴雷,早稻害蟲多。
13、壹邊壹鐵鍁,末後連窩端。
14、立夏東南風,大旱六月中。
15、牲口餵花草,無料也上膘。
16、寸草鍘三刀,無料也上膘。
18、立夏見夏,立秋見秋。
19、要想蟲害少,除盡田邊草。
20、力量麥子鋤頭谷。
21、立夏麥齜牙,壹月就要拔。
22、立夏小滿田水滿、芒種夏至火燒天。
23、立夏起北風,十口魚塘九口空。
24、立夏無雨三伏熱,重陽無雨壹冬晴。
25、谷子根擴杈,莠草杈擴杈。
26、要想莊稼好,田間鋤草要趁早。
27、立夏蛇出洞,準備快防洪。
28、立夏芝麻小滿谷。
29、立夏汗濕身,當日大雨淋。
30、壹日三撓,等於加料。
立夏節氣的諺語或知識
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
立夏種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
壹穗兩穗,壹月入囤。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
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
小表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於立夏。
春爭日,夏爭時。
立夏麥齜牙,壹月就要拔。
豌豆立了夏,壹夜壹個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滿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種綠豆。
風生火龍霧生疸。
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
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後種麻。
立夏節氣的由來
立夏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如《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壹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裏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明人《蓮生八戕》壹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代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天氣變化對日常生活與農業生產的關系,許多人還以立夏日的陰晴測壹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最好下場雨,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