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蒜種植時間和方法的計算

大蒜種植時間和方法的計算

大蒜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還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鑒於大蒜市場的強勁需求,農民們選擇了種植大蒜。那麽,大蒜什麽時候種呢?大蒜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大蒜種植時間及技術要點總結

大蒜的種植時間

大蒜喜涼氣候,地上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越冬的最佳苗齡為4-6葉,從播種到長出4-6葉約需40-4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7℃時停止生長。幼苗耐寒性強,能耐受-7 ~-10℃的低溫。在0-4℃條件下,30-40天後可度過春化期。露地大蒜秋季適宜播種期為10(秋分後寒露左右)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得早,容易受凍,播得晚因為後期高溫的影響,生產周期縮短,產量低,品質差。

大蒜種植技術

壹、大蒜澆水:

大蒜葉片雖然耐旱性強,但根系較淺,吸收能力較弱,所以大蒜對土壤水分的要求較高,不同的生長階段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也不同。

1.大蒜播種後保持高土壤濕度。如果太幹燥,提前澆水,達到土壤濕度適宜播種。冬前不灌水,促根蹲苗。

2.第二年施大蒜綠肥後,要澆頭水,這是提高蒜薹和大蒜產量的關鍵。

3.大蒜苗期保持土壤幹濕,可促進根系的發育和生長。

4.大蒜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逐漸增加,在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需求達到高峰。這就是農業諺語“吃蒜拌泥”說的。

5.大蒜鱗莖發育後期,需水量下降較快,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提高大蒜的耐貯性。

二、大蒜的施肥:

大蒜可根據生長發育特點、需肥量和吸肥量進行施肥,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肥原則是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大蒜施肥壹般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以下是詳細介紹。

1,大蒜基肥:

大蒜最好的底肥是有機肥。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雞糞、鴨糞、糞肥、堆肥、餅肥等。基肥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系到大蒜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生產中應施用充足的基肥。

基肥的施用量要根據大蒜的目標產量和單位面積需肥量來確定。有條件的可施50-100 kg餅肥如棉籽餅。與有機肥壹起作為基肥使用的肥料通常有過磷酸鈣、氮磷復合肥、氮鉀復合肥或三元復合肥。每667平方米施標準氮肥約75公斤。氮肥應以2/3作基肥,1/3作追肥。大部分磷、鉀肥被用作基肥。大約30公斤過磷酸鈣用於磷肥。磷肥做基肥時,無論是過磷酸鈣還是鈣鎂磷肥,都要摻入有機肥,犁入耕層。鉀肥施用量壹般為每667平方米30公斤左右硫酸鉀。

壹般基肥的施用是在耕地前施壹半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結合耕地把肥料翻入地下;另壹半,播種時集中犁溝施肥,將肥料和土壤混合,然後播種。如用碳酸氫銨或有機肥作基肥,應開溝埋植,或用水澆透,施入後將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磷肥的施用最好是淺施、濃施或分層施。壹部分可在耕地前施,另壹部分可在翻耕後種植大蒜時施,也可在整地後淺施於地下6-10 cm處,以利於秧苗吸收利用,培育壯苗,提高當季磷肥利用率。鉀肥可以隨耕地壹起撒布,在耕地的時候變成地裏的東西。

大蒜種植時間飲用技術要點總結

2.大蒜的頂部調料:

從大蒜的苗期到鱗莖收獲前的各個生長期,根據其生長發育、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分階段進行施肥,即追肥。

大蒜追肥以氮肥為主,必要時氮、磷、鉀肥及多種元素配合施用,有利於大蒜的正常生長發育、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和品質的提高。氮肥對大蒜有明顯的增產作用。

大蒜施用氮肥時,要註意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此外,根據實驗,氮肥追肥的效果與蒜瓣大小密切相關。蒜瓣越小,增產幅度越大。因此,用花瓣小的大蒜作種蒜時,應適當增加氮肥用量。

追施磷肥和鉀肥能提高氮肥的平衡吸收和利用,促進大蒜生長發育,增加蒜薹和蒜頭產量。大蒜後期不僅要施氮肥,還要施磷鉀肥,氮磷鉀肥配比為2:1:1,或施復合肥。這有利於防止後期大蒜葉片早衰,促進葉片養分向鱗莖運輸,顯著提高蒜薹和蒜頭產量。

追肥期壹般可分為越冬前追肥、返青期追肥、蒜薹拔節期追肥和大蒜生長期追肥。

大蒜越冬前追肥:越冬前追肥主要是促進大蒜正常發芽出苗,培育壯苗。冬前壯苗的外觀為:葉片5片,株高25 cm左右,單株鮮重10g左右,根系均勻,葉片30片左右。秋季大蒜播種後7-9天即可出苗。為了提高大蒜的安全越冬性能,追施促苗肥。促苗肥壹般占總追肥量的25%左右。對於外層容易交叉生長的品種,應少施或不施促苗肥。

大蒜進入越冬期,可以追施越冬肥,也就是蠟肥。蠟肥常覆蓋堆肥、土混肥或馬糞,加厚根系越冬保護層,提高苗木越冬性能,確保安全越冬。同時也有利於第二年的早期綠化和快速生長。

大蒜返青期追肥: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7攝氏度時,蒜苗開始返青。此時應及時去除地膜,讓幼苗在陽光下暴曬2-3天。春分前後樹木生長前,應追肥65,438+0次。壹般每667平方米追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或標準氮肥10-15公斤。已施過促苗肥和越冬肥的,返青期可不追肥,也可推遲返青肥追肥。

大蒜拔節期追肥:大蒜拔節期追肥是指從蒜瓣分化開始到抽薹開始進行追肥。這段時間是蒜薹和蒜薹齊頭並進的時期。在山東,壹般是3月底4月初,也就是大蒜在清明前進入蒜薹和蒜瓣的分化期,5月20日也就是小滿前後進入抽薹期。

由於蒜薹的伸長與大蒜的生長前期重疊,處於旺盛生長期。此時,葉片已全部長出,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長已達到最大,地下部分的大蒜產量已達到近50%,根系已主動側向擴張,生長吸收也逐漸達到高峰,因此追肥量應占總追肥量的40%左右。要多施復合肥和鉀肥,促進大蒜抽薹和蒜薹膨大。

生長期大蒜和大蒜追肥:蒜薹收獲前,大蒜的生長主要是增加體積,蒜薹收獲後,大蒜的生長主要是增加重量,平均日增重約1g,直徑增加約0.06cm..大蒜生長期應以速效氮肥為主,磷鉀肥配合施用。追肥量應占總追肥量的25%-30%。

大蒜追肥方法:壹般采用條施、水施或埋施。施用土壤混合肥料時,可向前開溝,鋪成條狀;施化肥時,壹般采用開溝或挖坑施入,施完後覆土,澆水,或用水澆透,或淋雨撒播。要註意加強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水分,以加速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和利用。

大蒜種植時間及技術要點總結

三、冬前管理

壹般情況下,大蒜播種後5-7天即可出苗,出苗後每天噴施600倍液壹次(抗旱壯苗型)。苗期要適當控制澆水,特別是覆膜的,澆壹次水就能保證全苗。苗期勤查苗,及時破膜,引苗出膜。如果底肥不足,可在出苗後壹個月施“促苗肥”,苗期壹般不用施肥。冰凍前給冰凍的土地澆水。沒有地膜的可以在越冬前用牛糞和碎草覆蓋,保護幼苗安全越冬。大蒜苗長到5-6片葉時,可在入冬前用2116(壯苗型)每天噴1次,共800次,有明顯的促根和防凍作用。

第四,春季管理

第二年春天秋季播種大蒜,氣溫較暖,土地解凍後,要及時清除入冬前的碎草(牛馬糞不用清除),中耕松土,提高地溫。選擇陽光溫暖的日子,澆綠水。如果基肥不足,可以配合綠水追“綠肥”。壹般壹畝能追20斤尿素。4月上旬,清明節過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蒜苗生長加快。“爛媽”後,大蒜進入花芽、鱗芽分化階段,對水肥需求增加。開始提取蒜苔時,可噴灑600倍液(葉菜型)達265,438+065,438+06,並結合澆水,壹次施含氮較多的“促苔肥”,每畝可施復合肥20-25公斤。

苔蘚施肥後,噴兩次,達到2116(根莖型)液體的600倍。40-45天後,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地上植物的營養向大蒜轉移。據測定,每頭大蒜可增加65438±0.4克。18-除苔後20天是大蒜膨大期。這期間“促頭肥”可施壹次,壹般每畝尿素15-20公斤。之後每隔7-8天要保持地面濕潤,以延長葉片生長,促進養分向大蒜輸送,減緩葉片衰老速度,促進大蒜膨大,提高大蒜產量。

動詞 (verb的縮寫)收獲

蒜苔要適時收割拔除。如果拔得早,容易斷苔,產量低。蒜苔拔苔晚會老化,纖維增多,影響品質,降低產品產量。拔苔前3-5天停止澆水,使植物體內的膨壓減輕,容易拔苔。拔苔應在天氣晴朗溫暖的中午或下午進行。經過18-20天的除苔,蒜葉開始褪色,蒜尖枯萎,假莖變軟,開始倒伏,證明蒜頭開始休眠,可以收割刨平了。

大蒜收割刨平後,在地裏壹行行攤開,讓後排的莖葉蓋住前排的大蒜。晾曬2-3天,幹燥後將莖葉捆紮成束,向外堆放或編帶,懸掛在防雨通風的棚內貯藏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