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草菇栽培技術

草菇栽培技術

壹、草菇生產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農作物的稭稈,稱為碳源。壹般棉籽殼的產量較高,其次是稭稈和蔗渣。輔料如麥麩、米糠、玉米粉作為氮源。

二、栽培方式和栽培地點根據栽培地點的不同,草菇栽培可分為室內栽培和室外栽培。草菇的室內栽培可以在專門建造的草菇房中進行,也可以在閑置的農房和豬舍改建的菇房中進行。改造後的蘑菇房可以用床架搭建,也可以直接在地上栽培。磚瓦種植主要在塑料大棚、果樹下、房前屋後空地、稻田。

3.草菇是壹種喜高溫高濕,栽培季節草腐的蘑菇。最適菌絲生長溫度為28 ~ 35℃,最適出菇溫度為30 ~ 35℃。在廣西4月至10月夏季均可栽培。如果使用加熱設備,可以進行周年生產目前,我們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全年種植。

第四,栽培管理

(1)室外栽培(1)場地選擇:選擇背風向陽、供水方便、排水容易、土壤肥沃的沙土作為建菇床場地。氣溫較低時,選擇朝南、西、北兩面有陽光、陰涼的地方;盛夏應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作為菇床。做菇床的時候要翻地,曬1 ~ 2天,耙平,拌上石灰,趕走蟲子蚯蚓。播種時要將床面噴濕,以免水分流失過多,床的四周要留兩個寬20厘米的菇面。選擇向陽背風、排灌方便的沙地或果園,聯合犁耙翻曬,加石灰粉消毒培土,畦寬約1.2米,開排水溝,設置遮蔭棚。(2)材料處理及播種:選取新鮮無黴變的幹稭稈,用2-3%石灰水浸泡24小時,撈起,擰成稭稈狀,鋪在畦邊,壓實,在草層邊緣鋪壹圈混合菌種(麥麩混合菌種1:1),混在第壹層。每年在5厘米的邊緣撒壹周的混合菌種。之後壹般每個房子都會鋪4-5層稭稈。最後壹層稭稈鋪設壓實後,均勻鋪上壹層1 cm厚的滅菌燒土,並用薄膜覆蓋。菌種用量通常為每100公斤幹草10袋菌種。(3)管理和采收:播種後註意遮蔭噴水,降溫保濕。當材料表面溫度高於45℃時,及時揭膜通風,並噴水降溫。壹般在高溫季節,每天揭膜噴水2 ~ 3次,每次1 ~ 2小時。3天左右菌絲覆蓋邊緣,第7 ~ 10天可見到小白點芽,每10 ~ 15天可收獲第壹批蘑菇。采收後停水3-5天再噴水管理,5天左右可采收兩批菇,壹般可采收3-4批菇。(4)註意事項:①稻草用石灰水浸泡後,最好發酵5天(期間翻堆壹次)。料溫降到40℃時,趁熱鋪料播種,少賣雜菌(尤其是鬼傘)造成汙染。(2)在培養過程中,如發現雜菌汙染,應及時用石灰漿覆蓋消毒。(3)防止揭膜通風降溫時溫度下降。④草菇喜歡在堿性環境中生長,pH值在8左右,壹般用石灰粉或石灰水調節。

(2)草菇的室內栽培室內栽培可以人為提供草菇生長發育所需的溫度、濕度、營養和通風條件,避免遭受臺風、暴雨、低溫、幹旱等惡劣天氣的襲擊,從而有利於延長栽培季節,提高草菇的產量和品質。1.菇房建設:(1)菇房大部分農村在冬春栽培蘑菇後,利用菇房和床架,夏季栽培草菇。(2)泡沫板蘑菇房以木材為支撐,聚苯乙烯泡沫板為蘑菇房的墻體和屋頂,墻體和屋頂內層襯聚乙烯薄膜。蘑菇房兩端各有三個0.3 ~ 0.4m見方的對流通風窗,下部通風窗有兩個,中間有走道。栽培床架靠近兩側,但不靠近泡沫板墻。床架分5 ~ 6層,床面用尼龍網編織,使上下兩面都能出菇,擴大出菇面積。(3)磚瓦房是先用磚砌的。規格:長6米,寬4米,邊高2.8米,頂高3.5米,上覆石棉瓦。蘑菇房裏有兩排床架,壹扇門和兩排窗戶。磚砌好後,在屋頂封上3厘米厚的泡沫板,再封上壹層薄膜,最後搭建床架。2.培養基的配制和發酵:(1)將稻草切成5 ~ 10 cm長或用粉碎機粉碎。切碎的稭稈用石灰水浸泡,每100公斤稭稈加5公斤石灰。浸泡6小時後撈起瀝幹,再與石膏、畜禽糞便、復合肥、磷肥、草木灰混合堆制發酵。堆肥5天後,中間翻堆1次,翻堆時可加入細糠或麥麩(或攤鋪前拌勻),加入總量不超過5%。稭稈堆發酵時,堆寬壹般為1.2 m,堆高為1 m,長度大於1 m,堆內應適當打通風孔。堆肥後需要覆蓋薄膜保濕,防止害蟲入侵。堆肥要松軟,含水量70%,pH值9左右。堆肥後最好進行二次發酵,尤其是添加了米糠或麥麩、幹牛糞的原料。(2)以廢棉渣或棉籽殼為主要原料,用石灰水浸泡廢棉,每100公斤廢棉渣加5公斤石灰,浸泡後撈起堆成壹堆,蓋膜發酵2天左右。含水量在70%左右,就可以搬進菇房了。進屋前,如果ph值低於8,壹般會加入適量的石灰調整到9左右。(3)以甘蔗為主要原料,用石灰水浸泡,每65,438+000公斤甘蔗進行疏松,混合均勻,然後移入菇房,鋪在栽培架上,其中稻草和甘蔗渣的培養料鋪厚65,438+05-65,438+08厘米,廢棉渣的培養料鋪厚5-65,438+00厘米,床架上層的料可以鋪薄。培養料整平略壓實後,關好門窗,通入蒸汽進行二次發酵,使物料溫度達到65℃,保持4-6小時,然後自然降溫。氣溫降至45℃左右時打開門窗,材料降至36℃左右時播種。3.播種:料溫降至36℃左右(氣溫低反季節38 ~ 40℃)時趁熱播種。播種方式包括穴播、條播和撒播。在生產上,大多采用穴播、壟作。其中,采用穴播時,菌種破碎成核桃大小適宜,穴深3 ~ 5 cm,穴距8 ~ 10cm;壟作栽培是草菇高產的新方法(每100公斤幹料可產鮮草菇60公斤以上)。播種采用三層壟作。壹、材料鋪在地面或床架上,寬30-40 cm,厚10cm,長度不限。四周播壹層菌種,用3%石灰水拌麥麩。在播種中心向內撒壹層10 cm寬的麥麩帶。制作方法包括鋪第二層料,播種鋪麥麩,鋪頂層料,料面播壹層菌種,提前蓋播蘑菇籽,因為不同品種混在壹起會有稭稈抗性,嚴重影響產量。4.管理:播種後,保持飼料溫度在36℃左右,不低於30℃,不高於40℃,持續4天左右,夏季高溫季節揭膜2天左右。播種後,在床面覆蓋壹薄層(約1 cm),將土壤或肥沃的砂壤土燒掉,並在土層上噴灑壹些1%的石灰水,保持土層濕潤,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覆土後室溫控制在30℃左右,物料溫度保持在35℃。如果白天溫度較高,可以揭開塑料薄膜,噴灑壹些水,保持材料表面濕潤降溫。晚上氣溫低的時候,可以再蓋壹層膜。。在保證物料溫度的情況下,適當通風。播種後第4 ~ 5天噴菇水1次,噴完水後適當通風,避免噴完水後立即關門窗,否則菌絲白長。冬季增加光照時,可見到大量草菇子實體原基。壹般情況下,播種後6-7天開始形成幼菇。此時要註意保溫保濕,適當通風。保持物料溫度為33 ~ 35℃,空氣相對濕度為90%左右,並保持壹定量的散射光。此時菇房內的溫度變化不能太大,也不能有強風直接吹在床面上,更不能有北風直接吹在菇房內部,否則會造成大量幼菇死亡。不能直接用水噴幼菇。當濕度不夠高時,用30℃左右的水噴灑它們。蘑菇通常在播種後10天收獲。

(3)草菇磚式栽培新技術草菇稭稈式產量低且不穩定;室內栽培常因鬼傘和蟎蟲危害嚴重而影響產量。草菇磚栽具有產量高、易管理、病蟲害少等優點。方法如下:(1)培養基配方為:幹稭稈100 kg,米糠5 kg,幹牛糞5-8 kg,草木灰2 kg,石灰2-3 kg,碳酸碳1 kg。(2)選用無黴變、色澤金黃的1幹稭稈進行堆肥,切碎成3 cm左右的小塊,在1%石灰水中浸泡1天,然後取出瀝幹,構建堆肥。樁的寬度為1.5m,高度為1.5m,長度視情況而定。壹般不應超過10m。先鋪20cm厚的稭稈,再撒上牛糞(牛糞粉要提前三天預濕)、米糠、碳酸鈣、草木灰、石灰(石灰用量要調至pH 7 ~ 8)。這層稻草壹層壹層鋪,直到堆好。3天後,翻堆。翻堆時,將輔料與稭稈混合均勻,2天即可制磚。(3)草磚制作方法:自制幾個長40cm,高15cm的方形木框。將1片放在木框上(長、寬約150 cm,中間每隔15 cm做壹個10 cm大小的孔,方便澆水和通風)。用發酵好的培養料填滿框架,壓實,表面覆蓋壹層薄膜,吊起木框做草磚。(4)滅菌接種:將制備好的稭稈磚進行常壓滅菌(100℃保溫8 ~ 10小時)。滅菌後移入培養室(培養室應提前清洗幹凈,用敵敵畏1500倍液熏蒸),待飼料溫度降至37℃以下時接種。接種時,先打開表面的膜,采用播種的方式播種,播種後立即覆蓋膜,移至菇床培養細菌。(5)栽培管理:接種後5天,解開表面的薄膜,蓋上1 ~ 2 cm厚的燒土。3天後可以噴水,保持空間濕度在85% ~ 95%,促進原基生長發育。壹般蘑菇出芽後5天即可采收。第壹個潮菇收獲後,要檢查培養料的含水量,必要時可在pH 8 ~ 9的石灰水高地使用。然後提高菇房溫度,促進菌絲生長(有條件再播)。然後按照上面的方法管理,直到結束。壹般整個栽培周期為30天,蘑菇可收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