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圖解茶經》(唐)陸羽

《圖解茶經》(唐)陸羽

於觀亭編譯

? 記得小時候,爺爺的茶杯總是冒著熱氣騰騰的茶香,忍不住偷偷伸進舌頭舔壹下,當然,被燙的嘶嘶嘶哈哈哈的亂叫壹番,大人發現後,總是會說“小孩子不可以喝茶的,去喝白開水”。。。不知道妳是否有這樣的記憶,或者妳現在也會和孩子說著當年大人對妳說的話。

“茶中的世界,澄澈空靈,卻又藏有天地、納有宇宙。”書的封面有寫的這句文字,頓時顯得特別大氣。想象著剛喝下去的那口茶,在胸腔中形成小宇宙,醞釀出無窮的能量。

《茶經》這本書對於我們這些愛茶之人,猶如小學語文課般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作者陸羽,更無需多做介紹了。整本書分成四個部分茶源篇,茶類篇,名茶篇和茶具篇來解說,並配有詩文和精美圖片,讓人沈浸其中。

茶源篇:“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也是茶的發明者,傳說有壹次他在野外釜鍋煮水,恰巧有幾片葉子掉在鍋裏,水變成了黃綠色,神農氏喝了壹口感覺清香無比。發現其湯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和利尿解毒的作用,湯所到之處,胃腸幹幹凈凈,於是他把這種植物叫做“擦”,後來轉化成“茶”的發音。

在我國,茶文化經歷了“發乎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而盛於宋”的過程。在古代有“煎茶、點茶”法,直到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權,才開始簡化為泡茶。古人飲茶場景有六:壹是隱士談玄悟道時;二是晨鐘暮鼓傷感時;三是讀書寫字困倦時;四是親人團聚享受時;五是雨天閉門在家時;六是宿醉熬夜自救時。(話說這個古人也是多愁善感浪漫多情的)

茶類篇:茶分成六大類,分別是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黑茶、烏龍茶。如果說還有壹類,就是花茶啦。我就重點劇透常見的幾類茶:

綠茶:“兒茶素”是綠茶成分中的精髓,對於抗衰老、殺菌消炎有很大功效。所以很多男士喝綠茶,對抗自由基。我們常見的綠茶有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安吉白茶是綠茶不是白茶)

紅茶:其性甘溫,生熱暖腹,溫胃驅寒,有降血脂、抑制動脈硬化等功效。常見的紅茶有祁門紅茶、雲南滇紅、斯裏蘭卡紅茶、英國紅茶等,個人比較推薦這四種,如果按性價比,屬滇紅。

白茶:白茶是中國茶葉中的特殊珍品,富含氨基酸,可以有效增加免疫力(新冠疫情中醫有特別的報道)所以冬季喝老白茶可以預防感冒。產地主要在福建福鼎和雲南,常見的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有壹句話形容老白茶:壹年為茶,三年為藥,七年為寶。如果有朋友贈妳老白茶,請珍藏。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可以煮,其香氣飄滿整個屋子,壹般好的老白茶有棗香、荷香和梅子的香氣。(曾有幸煮過壹壺十幾年的荒野老白茶,被古老的大自然包裹其中,竟淚流滿面)

黑茶:在制作的過程中有發酵環節,可以產生“普諾爾”,其有效防止脂肪堆積。所以,吃完油膩大餐之後,來壹杯普洱茶,不僅助消化,還可以讓多余脂肪排出。

其余還有烏龍茶、黃茶和花茶,就不壹壹介紹了。烏龍茶中的鐵觀音也是非常經典的,以香氣濃郁,滋味鮮爽為名,可惜現在市場上95%以上的鐵觀音都添加了香料。(炫耀壹下,我家冰箱有那5%,是安溪鐵觀音村村長家自留地上的茶葉,村長贈於壹位高僧師父,我占了點小光)還有黃茶,以毛尖為主,畏寒者不適用;常見的花茶有玫瑰、茉莉、菊花和金銀花等,適合養生的姑娘。此篇讓我學到很多制茶工藝技術。

名茶篇:此篇以江南、華南、西南、江北劃分區域,分別介紹了各區域的名茶;江南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為代表;華南以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茉莉花茶為代表;西南以滇紅功夫茶、雲南普洱為代表;江北以信陽毛尖、六(lu)安瓜片為代表。在劃分區域的時候,把地理特征和範圍說的非常清楚,此處讓我又學到了地理知識。

茶具篇:在介紹此內容之前,我要交代壹件事情,很多朋友問我總是半夜不睡覺在幹嘛?其實我半夜都在看直播燒窯,然後淘幾件不值錢的孤品,孤芳自賞。此篇介紹的茶具主要有燒水壺,泡茶壺、蓋碗、六君子等必備茶器。同時講述了茶器的發展史,此處又讓我學到了歷史知識。比較熟悉的有紫砂壺、金銀、陶瓷、玻璃和玉石,個人鐘愛粗陶,煮水略帶“泥氣”,外表有古樸的氣息,恍惚回到某壹個特定並反反復復夢中出現的年代,熟悉且安心。

《茶經》成書於唐代,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壹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茶之於我們的生命,是儒家的真誠和中庸,是釋家的明心見性,是道家的無中生有,是現代人對生活的恬淡平和。

此刻的我,手捧著壹杯冒著熱氣的普洱,享受著陳舊的木質香,綿厚的茶湯在舌間流動。也祝願妳早日遇到適合自己的茶,相伴於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