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鐘政臘八粥的材料是什麽?

鐘政臘八粥的材料是什麽?

臘八粥的八種材料

“臘八粥”也叫八寶粥,裏面有五種口味。所謂“八寶”,就是“吉祥”的意思。但是粥不壹定要用八種材料來煮,其中三種是必不可少的,分別是大棗、薏米、菱角米。其中紅棗去皮搗成泥煮粥,壹般是砂鍋。同時最重要的是把薏米炒熟染紅,煮的時候撒在臘八粥上。兩者都取“蓬勃發展”之意。

臘八粥的由來

臘月初八是佛陀的開悟日。四大天王從天而降,分別向佛祖供奉了金、銀、玻璃、瑪瑙等盛有八寶飯的碗。佛陀收下後,把四個碗合二為壹。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壹的八成道學,以及接受四大天王供奉的米粥,壹些佛寺會在這壹天為佛祖煮臘八粥,並派發十善信,所以臘八粥也叫“佛粥”。也希望喜歡吃臘八粥的人,能夠分享到佛陀開悟的快樂,受到佛陀的加持成長。

唐宋時期盛行臘八粥的習俗。宋代孟元老寫《東京夢》,其中記載:“初八,大街小巷三五僧尼,組隊念佛...各大寺廟舉行佛事沐浴會,送七寶五味粥及弟子,稱為臘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也吃水果雜料粥。”此外,吳的《夢記》也說:“十二月八日,廟裏叫臘八粥,各廟都有五味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

在清代,民間人們會準備臘八粥來祭祀祖先,並分發給親朋好友,以示祝福。他們也效仿佛教,把它送給貧困家庭。吃臘八粥是宮廷活動。皇帝和皇後給文武大臣送臘八粥,也給各大寺廟分發米果。在舊社會,臘月初八吃臘八粥是家家戶戶的習俗,甚至主人還會給家裏的雞犬餵幾勺,在花果樹枝上抹幾口,以為這樣壹定會六畜興旺,水果豐收。比如童謠裏說的“臘八粥,臘八飯,雞吃了就下蛋”。夫差敦沖的《燕京年記臘八粥》:“臘八粥,用黃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紅豆、去皮棗泥等。、水煮、外染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和白糖、紅糖、葡萄。

各地臘八粥介紹

山西的臘八粥,又稱八寶粥,以小米為主,配以豇豆、小豆、綠豆、大棗、粘黃米、大米、糯米。在晉東南,用水煮粥也是飲食習俗之壹,這種粥叫香米,就是臘月初五的小豆、紅豆、豇豆、紅薯、花生、糯米、柿子。

在陜北高原的臘八這壹天,除了各種米和豆類外,還用各種幹果、豆腐和肉煮粥。壹般早上做,甜的鹹的,看人的口味。如果是午飯,我們應該在粥裏煮壹些面條,吃壹頓團圓飯。吃完後還要在門上、竈上、門外的樹上放粥,辟邪避災,迎接來年農業豐收。根據民間傳說,臘八在這壹天避免吃蔬菜,說吃蔬菜會導致莊稼長很多雜草。陜南臘八族要吃混粥,分“五味”和“八味”。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銀杏、豆類等煮成。後者用以上五種原料增加肉丁、豆腐、蘿蔔,還加了調味料。在臘八節,人們不僅吃臘八粥,還用粥祭祖和糧倉。

甘肅人傳統上用五谷雜糧和蔬菜熬制臘八粥,煮好後不僅供家人食用,還分發給鄰居,用來餵養牲畜。在蘭州、白銀市區,臘八粥是用大米、豆子、紅棗、銀杏、蓮子、葡萄幹、杏幹、冬瓜幹、核桃、綠豆絲、糖、肉丁熬制而成。烹飪後,首先用來祭祀門神、竈神、土地神、財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然後送給鄰居,給最後壹家享用。甘肅武威講究“蘇臘八”,吃的是大米粗米、扁豆米或粗米,煮熟後配炒籽、麻花吃。民間稱之為“豆粥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