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只能安慰自己:
丫丫說:“另外,妳有多久沒發關於美食的文章了?”
為了不掉粉,今天我就來介紹壹道當地的美味:懷化芷江鴨。
這道菜的發源地是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壹道菜可以標上域名,可見其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當妳有機會看到世界上最長的風雨橋,參觀紀念廣場祭奠芷江抗日投降,漫步芷江,甚至看到懷化街頭大大小小的“XX芷江鴨店”、“XX正宗芷江鴨店”、“X的芷江炸鴨店”時,千萬不要驚訝。這些店真的是靠這個菜撐起來的。
懷化芷江來自城市深處的味道記憶壹定是:芷江鴨。
據說芷江鴨的制作方法起源於元代。背後的故事是:為了反抗元朝蒙古人的暴政,芷江侗族人民於八月十五日集會反抗元朝。為了秘密傳遞起義的信息,首領靈機壹動,做了壹個口令:“八月十五日殺鴨(韃靼人)”。然後,然後,就在那時...
當然,為了營銷這道菜,妳去餐館吃飯,上網搜索,還是能聽到看到很多關於枝江鴨起源的傳說。
唯壹的問題是妳信不信。
想想還是信。吃完壹道菜還能吃到民族氣節,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壹道菜的“色、香、味、線、意”中來源於“意”的部分的衡量標準。吃點歷史文化風味的總是好的。
妳貪婪嗎?我不叫劉壹手。來,我教妳怎麽做。
芷江鴨制作的全過程
1.油炸芷江鴨步驟1:
肯定有鴨子。枝江鴨之所以好吃,除了制作工藝還有壹個重要原因。枝江盛產壹種麻鴨,個頭適中(成年鴨重約4公斤),皮薄肉嫩,脂肪少。去市場可以按照這個標準選壹只小鴨。
2.鴨子洗幹凈後,剁碎,瀝幹血水。把血瀝幹,這樣煎的時候就不會粘鍋了。
記住鴨頭、掌、腿、肝、肫都要切好,分開放。這些會先被煮熟。枝江鴨不是水煮,而是油燜,直接下鍋炒,這是它能保持原汁原味的重要烹飪特點之壹。
妳必須準備這個盤子。就拿幾塊桂皮,八角,白紐扣等大料。太多會破壞味道。洋蔥打了壹個繩結,這樣在烹飪過程中就不會散開。鎖結怎麽打?這個我也幫不了妳。這是個技術活,我不是三言兩語能解釋清楚的。個人可以接受辣椒。酌情!金吉!合適,合適,合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有人說妳玩的不多吧?蒜妳狠!這是因為我忘了在家裏買這麽多。
今天玩創新,準備放點湘西特產,魔芋豆腐。
5.將油加熱,將鴨肝煎至兩面發黃。依次筷子肉(鴨腿)、頭、鴨掌、翅膀、鴨肫。
6.煎至表面金黃色。帶走。
7.然後把剁碎的鴨子放入鍋中,水煎至表面金黃即可。這時候可以加入大料和姜片,香味壹起爆出來。
8.將鴨頭、鴨腳、內臟放入鍋中,可以同時調味。先煮點白酒去腥,再加入芷江鴨的特制醬料——懷化洪江黑醬(我給妳說壹下甜面醬,北方菜常用的)。蠔油,生抽,老抽,豆瓣醬,妳家裏有,妳試著放。小心顏色太濃,味道太鹹(這些調料鹹的好吃,基本不用加鹽)。也建議放壹點香醋。
9.該放的都放好之後,再加水,直到鍋裏的鴨肉剛剛被淹沒。大火煮(急火),慢火(小火)煮。千萬不要用高壓鍋壓,因為這樣會省事。我只能告訴妳,這道菜妳全白費了(鴨肉沒有嚼勁,油油的,沒有枝江鴨特有的醬香)。
10,收集濃縮汁後,成品大概是這個顏色。在家做飯,用手機拍照。只要妳了解成像質量。
11.如果要安裝托盤,頭部和腳部可以擺動。
妳學會了嗎?妳不學可不能怪我。我用圖片和文字教妳。
還有,如果有壹天妳真的去了枝江,突然發現為什麽他們的鴨子裏有五花肉和黃椒。不要質疑我的教學不地道。我這道菜是認真的。為師從之江學來的!
所有的理由都只是:我們不用芷江鴨,也沒有本地的椒王辣椒!真正的枝江鴨,皮薄肉薄,沒有肥肉。會加點五花肉壹起煨著補油。
所以吃原味芷江鴨,或者來懷化來芷江!妳不僅可以領略侗族的風土人情,還可以品嘗他們的葉童粑粑。如果幸運的話,妳甚至可以品嘗到真正的美味——竹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