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滿城盡是卷簾門”本質是對公信力的質疑]滿城盡是卷簾門

[“滿城盡是卷簾門”本質是對公信力的質疑]滿城盡是卷簾門

因壹則不實傳言而演繹出“滿城盡是卷簾門”的奇異現象,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深反思:如果是正常的執法活動,何以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如果整個市場環境是公平而有序的,商家為何個個都如驚弓之鳥?更需追問,如果城市管理是透明開放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又何以如此緊張?

7月中旬起,沈陽部分商鋪出現了關門歇業的現象,與此同時,各大微博、論壇等各個網絡空間都在熱烈討論沈陽市面上的“大蕭條”、“滿城盡是卷簾門”現象。經進壹步了解,在遼寧大連、本溪、鞍山、撫順等地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據各地媒體報道,情況大同小異,都是說傳言打假或大檢查,只要找到任何毛病就是重罰。8月6日,中***沈陽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沈陽發布”稱,這是“因受不實傳言影響”所致。(《東方早報》8月7日)

事實上,從7月中旬起,沈陽、撫順、丹東、鞍山、營口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商鋪“關門歇業”的現象,警方也曾表示高度關註。但直到8月6日下午,遼寧省政協委員莊廷偉提交了壹份加急提案,同時通過微博公布,希望沈陽有關部門能及時回應市民關切、網絡質疑,官方隨即做出正式回應,事情才算塵埃落定。持續了近壹個月,並引發民間輿論高度關註的“沈陽現象”,再壹次證明,很多時候謠言確實跑得比真相要快。

謠言之所以比真相跑得快,總是少不了這樣壹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真相始終曖昧不清,或者姍姍來遲。事件的發端,據說是為了迎接明年在沈陽舉行的全運會而開展的“嚴厲打擊經濟犯罪‘破案會戰’”,但對於這場“破案會戰”的解讀卻是非常淩亂的。真相未明之即,這種信息上的出入無疑加劇了商鋪的恐慌感,迫使他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更重要的在於,當“商鋪關門”不斷升級,甚至已經成為壹種現象的同時,職能部門長時間的沈默,以及權威信息的莫名缺席,更是對事態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於在官方作出正式回應之後,很多人仍然不明就裏。所謂“不實傳言”究竟是指什麽,“不實”在哪裏,其實都還是大大的問號。

權威信息的缺席,事實上只是整個事件的表層,仔細審視“沈陽現象”,我們會發現,還有更多值得剖析的內在肌理。在壹個實行市場經濟並且信息發達的現代社會,居然會出現“滿城盡是卷簾門”的反常現象,這固然讓人產生壹種時空倒轉之感,但比之更加讓人錯諤的是,這壹切居然是源於坊間的口口相傳。許多商家都表示“沒有接到通知”,但“看到大家都關門了,我也關了”。甚至於還有許多明明證件齊全也沒有假貨的商家,因為感到害怕,而慌不擇路地加入了關門大吉的隊伍。

所有的意外從根本上說,其實都不是意外。自古以來,商家都是壹個社會中最具經濟理性的群體。他們寧願蒙受著相當大的經濟損失關門歇業,也要選擇相信壹個沒有多少事實根據的傳言,顯然不是毫無道理的。現實而言,這樣的場景我們屢見不鮮:壹些城市為了確保某個重大活動的順利進行,或者僅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重視程度,往往會采取壹些非常規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也正因為“非常規”,不可避免地帶有矯枉過正的嫌疑,甚至於會以壹種“特事特辦”的姿態,輕易突破管理尺度乃至權力底線,讓民眾無所適從,心情忐忑。某種意義上說,與其說那些關門歇業的商家相信“不實的傳言”,不如說他們對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活動缺乏合理的預期。

正如有店主所言,本來是不怕檢查,但他認為這次檢查不是正常的那種,當時都傳壹罰就是幾萬元,而且還抓人扣貨,“比如妳有個員工健康證去年沒年檢,人就被當場帶走,交錢去贖人。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相比於這種“不正常的檢查”,關門歇業的損失無疑是可以接受的,這事實上是壹種相當理性的判斷。惶恐不安的背後,其實是對管理活動公正性與合法性的質疑和拷問。

因壹則不實傳言而演繹出“滿城盡是卷簾門”的奇異現象,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深反思:如果是正常的執法活動,何以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如果整個市場環境是公平而有序的,商家為何個個都如驚弓之鳥?更需追問,如果城市管理是透明開放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又何以如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