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都知道蛋清很粘,因為蛋清富含粘蛋白。卵粘蛋白中所含的蛋白質分子呈螺旋狀排列,張力很強。當蛋清同向機械攪打時,隨著旋轉的力度,蛋白質分子原有的多肽鏈排列結構發生變化,保持蛋白質空間結構的弱鏈斷裂,使張力減弱,重疊分子膨脹。
這時,在不斷的拍打中,重疊的分子逐漸包裹住空氣,與空氣分子融合形成氣泡。隨著攪拌次數的增加,混入空氣的氣泡逐漸變成小氣泡,蛋白質的體積越來越大,最終形成新的雞蛋氣泡結構。蛋清送其實就是把它所含的蛋白質變性的過程,蛋白質原本有序的空間結構變成了松散混亂的結構。
蛋清送走後經常用在蛋糕或面糊裏。糕點壹般是由烤好的蛋糕、糖糕等制成。和聲醬是中餐常用的,比如雪利酒醬,雞蛋泡醬。蛋清中加入壹定比例的澱粉可以油炸新鮮蔬菜或肉類,成品潔白、蓬松、飽滿。
蛋糕裏的蛋白通常用打蛋器打。這裏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只要勻速打蛋清,就會被打。中餐和糊的時候,蛋清用的比較少,經常用手工攪打。這時候難免送不走。下面廚房就來分析壹下蛋清不能用手送的原因:
原因1。雞蛋不新鮮:蛋清中有兩種卵粘蛋白,壹種是不溶性的,壹種是可溶性的。雞蛋的保鮮期,蛋白質分子間的張力強,發泡最好。隨著雞蛋存放時間的延長,不溶性蛋白質含量降低,會導致蛋清濃度降低。用這樣的蛋清,不會有利於蛋白泡沫的形成,蛋清也不會被送走。
原因二。蛋清和蛋黃沒有完全分離:蛋清和蛋黃混合在壹起,在打漿過程中會形成不穩定的結構,也會導致蛋清送不走。當然,幾滴沒問題,多了就不行了。
原因三。容器內有油脂:油脂是很好的消泡劑,表面張力強。蛋清形成蛋泡時,張力很小。兩者相遇,張力小的泡沫會破裂,使蛋泡內的空氣漏出,蛋泡消失,所以蛋清不會被送走。
原因四。沒有壹個方向的攪打:如果沒有規律的攪打,蛋白質分子是不可變的,空氣包不住,蛋清也送不走。
原因五。打漿時沒有快速均勻的打漿:蛋清在變性初期是可逆的。這時候如果沒有機械式的均勻打漿,蛋液很容易回到蛋清狀態,很難送走。
原因六。攪打:雞蛋氣泡形成後,如果繼續攪打,蛋白質分子會失去結構組織,變得水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化。
以上六個原因只要1沒有做好,蛋清就不會送走。接下來的時間裏,廚師會分享平時手動送蛋清的操作流程,希望小夥伴們可以參考壹下。
~送蛋清的操作流程~
原材料和器具:
三個雞蛋,兩雙筷子和壹個不銹鋼盆。
開始制作:
1.蛋清蛋白分離:將雞蛋皮掰成兩半,雙手交替,將蛋清與蛋黃分離,然後將蛋清放入無油不銹鋼盆中。
2.正式鞭打:將不銹鋼盆傾斜,取兩雙筷子,用手掌托住筷子頂端,其余分開。將筷子頭放入蛋清中,按照橢圓軌跡開始攪打。蛋清起泡時,加快攪打速度,直到打發掉蛋清為止(最好的狀態是筷子插入雞蛋氣泡中不掉下來)。
~送蛋清的小技巧~
1.手動打蛋清是體力活,三個蛋清需要打十分鐘左右才能打發走。這個時候如果體力耗盡,蛋清就很難打發走,所以手動的時候最好兩個人交替鞭打。
2.筷子是我們最常用的蛋清,最好用打蛋器。
3.攪打蛋清時,盆內最好有壹定的傾斜度,這樣蛋清和攪打工具能更好的貼合。
4.在打漿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壹點白糖,可以提高蛋清的粘度,穩定雞蛋氣泡,使其不容易消失。
5.雞蛋泡形成後要加白糖。如果過早加入,會抑制氣泡的膨脹。這裏最好用軟糖。
6.無論做什麽樣的申請,打發走蛋清後都要趕緊用,不能放太久,很容易懈怠。那些暫時用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冷藏。